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玄同佚文<给黎锦明先生的信>表现了钱玄同鲜明的个性,激进的态度和对五四精神的可贵坚守,特别是其中有关文学和文化的一些独立的学术见解,对我们研究当年和思考今天都有着重要的史料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钱玄同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语言文字学家,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激进派代表人物之一,曾与陈独秀、胡适齐名。学术界对于钱玄同的研究,已逐步走向科学、客观和公允,但有一些问题仍需强调说明,这就是:钱玄同语言偏激,但目的是疗救社会;他以唤醒社会、救救青年和孩子为其教育理念;有着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删繁就简、嘉惠士林的社会关怀;另外,作为以思想家为主的钱玄同与政治家有着不同的认识逻辑。只有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认识和研究钱玄同,才能给钱玄同以客观、公正的评价,才能使后人了解这位为中国学术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历史文化名人。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编辑意图等方面阐述了《给黎锦明先生的信》应收编入《钱玄同文集》的理由。通过解读,认为这封信表现了钱玄同鲜明的个性、激进的态度和对五四精神的可贵坚守,特别是这封信中有关文学和文化的一些独立的学术见解,对我们研究当年和思考今天都有着重要的史料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钱玄同总其成的《刘申叔遗书》,是同类书籍中更为成功的一种。钱玄同在躬亲此役的过程中,提出并坚持"尊重历史,表彰学术"的指导原则,设计了严谨的体例,付出了艰辛的劳动。钱玄同曾以思想偏激著称,但他在指导本书编辑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对于故友的深情,对于学术持有的大视野,以及知人论世的客观与平和,又说明他是一个至情至理、平实通达的人。研究这段历史,对进一步认识钱玄同,尤其是其晚年思想,无疑会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钱玄同于1911年2月拜访崔适,问学三年后开始执弟子礼。经钱玄同推荐,崔适于1914年秋季进入北京大学哲学门任讲师,并由北大出版部印成了《史记探源》《春秋复始》《论语足征记》。崔适年老体弱,口才不佳,1920年失业后搬离北大,住进湖州会馆。后经钱玄同设法,崔适于1922年回北大预科上课,1923年因不能上讲台而只能改作文。1924年8月,崔适客死京城,钱玄同设法筹钱为其办理后事。钱玄同又通过参与“古史辨”运动,扩大了崔适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钱玄同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反对封建主义,提倡新文化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五四”后新文化阵营的几次争论中,他以一个纯粹思想家的身份参与其中,有时甚至是争论的一方和主要代表人物。争论中显示了他的理性主义态度和自由主义立场。但“五四”风暴过后,随着《新青年》阵营的分裂,以争论为载体,新文化阵营也随之分裂。钱玄同与原属新文化阵营的共产党人在对很多问题的认识上产生了矛盾和分歧,并因而成为他没有信仰马克思主义、加人中国共产党从而走上革命家的道路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因而受到了后人的批评和指责。有人认为,五四风暴过后,钱玄同成了鲁迅在《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中所说的“《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中“高升”的一个。还有人认为五四风暴过后,钱玄同思想“僵化”了,“落伍”了,甚至“倒退”了,说他躲进了宁静的书斋,从而与革命者分道扬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五四”后,钱玄同思想并未僵化和倒退,而是在思想和学术领域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同新文化阵营产生争论和分歧的原因在于思想家和政治家不同的认识逻辑。  相似文献   

7.
20世纪20年代,在五四和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中,“古史辨派”应运而生。其代表人物顾颉刚疑古辨伪的工作,一直受到钱玄同的深刻影响和有力支持。顾、钱二人的学术关联,无疑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重要的一页。  相似文献   

8.
钱玄同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长期致力于语言文字的研究和改革工作。他是古文大家章太炎的高足,“本其师传,复运以科学方法,参以新获材料,卓然成当代大师”。他在现代汉语的规范化,汉语拼音方案的设计、制作和简体字的选用、推行等方面做了许多切实的奠基工作,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出于反封建的需要,钱玄同因其主张偏激而遭后人微词,又因为他在“五四”以后没有接受马克思主义,主张学术民主、思想自由而为一些当代研究者所不满,从而造成对他文字改革的功绩重视不够,研究冷漠。本文试就钱玄同文字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作以粗浅论述,以期引起同行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周维强 《中国教师》2013,(13):51-51,59
钱玄同先生是国学大师章太炎的高足,曾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研读日语和教育学,是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著名人士,语言文字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兼职导师,祖籍浙江湖州。钱玄同1939年去世,其后数十年里,不断有他所教过的学生撰文怀念钱玄同的教育教学工作。这里面,有当年北师大的学生,也有当年北大的学生。从他  相似文献   

10.
<正>钱玄同是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学家、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上世纪初,钱玄同从国外留学归来后,开始从事教育工作,后来在北京高等师范学院执教。钱玄同善谈、幽默,因此学生们很喜欢上他的课。有一次,钱玄同走进教室时,发现学生们在教室里吵成了一片。经过询问,钱玄同得知,近期文学社团将举办一次活动,但在活动参与方案上,大家的意见产生了分歧:一部分人认为需要一定资质才能参与,而另一部分人认为不该剥夺每个人参与的权利,  相似文献   

11.
由"复古"转向新文化1906年秋天,钱玄同第二次到日本,留学早稻田大学.这年章太炎出狱后也来到日本,在东京创办同盟会机关报《民报》.钱玄同拜识章太炎后,于1907年加入同盟会.钱玄同听章太炎讲国学,立定了他的研究国学的志向,并从此走入汉语言文字学的研究道路.大约在1910年,钱玄同和章太炎、陶成章在东京办《教育今语》杂志,出过六期.……  相似文献   

12.
钱玄同(1887~1939)原名钱夏,号疑古,浙江吴兴人,北京大学教授,"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一。如果钱玄同没有找周树人约稿,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也许不会出现鲁迅  相似文献   

13.
中国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教育家钱玄同自20世纪30年代起一直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1936年,钱玄同在北师大中文系讲传统音韵学,讲到“开口音”与“闭口音”的区别。一位同学请他举一个例子。他说:北京有一位京韵大鼓女艺人,形象俊美,特别是一口洁白而又整齐的牙齿,使人注目。女艺人因一次事故,掉了两颗门牙,  相似文献   

14.
朱希祖是民同时期的著名史学家,早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并与鲁迅、许寿裳、周作人、钱玄同等人共同受业于章太炎。他对章太炎先生十分敬重,章太炎对他也非常赏识。朱希祖治学严谨,学术造诣精深,他不仅继承和发扬了太炎先生的史学思想和治史风格,而且不断突破师说,在史学上创造出辉煌的成就,为推动史学的独立化和现代化做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大师判分     
钱玄同印分钱玄同是五四运动时期赫赫有名的文化名人。做教授自然有其特有的架子,他从不批改学生们的考卷。钱玄同收到考卷后,即直接送到教务室,由教务室盖上及格的图章,而后按照各人的名字分别记入学生档案。钱先生的做法,让校方很是生气,警告钱先生,如再次拒绝判卷,将按校纪对他进行处罚,  相似文献   

16.
良好的家庭有良好的家风。我国现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一家就有着良好的家风,从父亲钱玄同到儿子钱三强再到第三代钱思进,一脉相传,形成了忧国爱民、自强好学的好家风。携子参加五四运动游行钱玄同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闯将。从1915年起,他先后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后来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为弘扬新文学,他曾用假名“王敬轩”致函《新青年》故意反对白话文学,再由编者刘半农具名复信,进行批驳,由此引发了一场新旧文学的论战。钱玄同也因此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风云人物。钱玄同在社会上对旧文化…  相似文献   

17.
钱玄同的经学思想既有师承又不泥家法,超然今古两派;同时,其学术研究与时代要求交织在一起,强调经即史料,不仅要辨伪书,更要辨伪事。  相似文献   

18.
1917年10月,胡适把他一年来写作的白话诗编成《尝试集》,给钱玄同看,并请他作序。钱玄同和胡适还没见面时,1917年7月,他就对胡适发表在《新青年》上的一些新诗提出过意见,说胡适的“白话诗”“犹未能脱尽言的窠臼”。胡适看了钱玄同的批评,给钱玄同复信里说:“此等诤言,最不易得……”所以胡适后来在北京所写的白话诗。就都不用言了。  相似文献   

19.
钱玄同是五四时期的文化斗士,长期从事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工作。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他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轨迹。他主张“欧化”、“世界化”,主张民主、科学,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他始终坚持“五四”精神和反帝斗争大方向。其中西文化观的不足之处是空疏和偏激。  相似文献   

20.
现代学术体系建立以来,我国的文学史科学在铸造过程中,都回避不了雅和俗的甄别;对俗文学、民间文学的总体把握.自然成为人们所关注的学术话题。胡适是较早关注这一话题的学者,他在《答钱玄同》(《新青年》第四卷第1号,1918年)中,曾提到活语言与死文学、白话与文言、民间文学与贵族文学这三种文化联系的逻辑关系,也赞同别人提出的“自当从民间文学入手”这一说法。在《白话文学史》中,他勾勒了民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