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以"985工程"高校1994—2008年间产学研合作发明专利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施引专利数作为专利质量的衡量指标,运用跨层次模型,研究分析了高校产学研专利质量特征及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高校的产学研专利质量体现出所属主体和学科门类高度集中的现象。在专利质量影响因素的个体层面上,专利应用的部门数越多、在技术发展地区获得专利授权、引用较多文献及专利数以及与企业进行合作研发,均有助于高校产学研专利质量的提高;从专利权人所属的组织层面上,技术含量高的专利更容易在理工类高校产生。其次,高校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市场活跃度对专利质量之间的影响关系不显著,但高校拥有较大的企事业单位科研经费规模有助于专利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基于“985高校”的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演化路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以中国985高校为研究对象,绘制了985高校与其他高校、研究机构以及企业之间的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分析了1985-2009年期间专利合作网络结构及空间分布的演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985高校的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特征1,999年以后,网络规模不断增大、联系迅速增多、连通性越来越强;1985-1998年、1999-2005年和2006-2009年3个阶段,综合类和工科类985高校在高校-高校、高校-研究机构、高校-企业合作子网中呈现出不同的演化路径,而985高校所属的区域在区域内与区域间专利合作中呈现出不同的空间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意义]为了提升川渝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水平,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川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方法 /过程]运用Python、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工具、专利计量方法等对川渝双一流建设高校近十年专利技术转移数据进行分析,从校企专利技术转移度数演化、IPC技术领域、专利转化的企业所在地等维度进行分析。[结果 /结论 ]川渝双一流建设高校中,重庆大学专利技术转移到不同企业的数量上占据优势;成果转化激励政策一定程度促进了高校专利技术转移;专利技术转移高校IPC技术领域与高校一流学科关系密切。川渝双一流建设高校专利成果主要服务西部川渝经济区域;其次服务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域。经济区域分布首先是受到地域的影响;其次,高校与企业、地方政府等签订了产学研协议或建立了不同模式的成果转化平台影响了专利技术转移的区域分布;最后,校企合作研发也会影响专利技术转移的区域分布。本文从高校和企业视角提出专利技术转移建议。  相似文献   

4.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8所陕西省主要高校作为研究对象,基于1985—2016年间的专利数据,运用软件UCINET 6.0绘制高校之间及其与诸多研究机构、企业的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图,系统分析其演化路径与演化动因。研究结果表明: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的演化总体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高校在网络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网络演化的动因与网络所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的时间点基本契合。  相似文献   

5.
产学研合作对推动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专利数据信息,从发展趋势、专利类型、专利权人和技术领域角度分析南京市高校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现状,总结存在的问题,并就加强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专项为例,采用新工艺、新产品、专利与论文为因变量构建负二项分布模型,探讨边界效应对跨区域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结论如下:边界效应普遍存在,本市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要高于跨区域(市际和省际)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行政边界的壁垒阻碍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的提升.为了有效消除边界效应的负面影响,需要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跨区域产学研合作的顶层设计,高校、科研院所应加大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企业应根据创新目标选择适宜的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7.
基于专利分析和文献计量方法,从发展趋势、重点技术领域、区域分布、优势机构等方面开展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态势研究,提出我国医药制造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一方面相对于高校院所,企业创新能力普遍不足,另一方面高校院所大部分科研成果仍被束之高阁,产学研结合有待进一步加强。而美国、日本、德国等医药制造业传统强国在中国布局有大量专利,给我国相关研发工作带来较强专利壁垒。由此,提出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中国C9联盟高校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高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以专利为载体的协同创新活动进行计量分析,探讨我国高校专利合作的主要特征与模式,并选取典型案例深入挖掘有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高校与其衍生企业、所在地周边企业和大型企业集团的合作共同构成了当前高校专利合作网络的主体部分;高校的专利合作行为大多属于偶发、零散和非系统性的合作,真正具有战略目标的持久深入合作关系较少;清华大学与富士康集团的专利合作案例表明,高校与企业应发挥各自在协同创新链条上的长处,探索建立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才能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学研"合作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中国专利质量的三维评价方法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完善专利质量评价体系对于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和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从专利的独占性本质出发,提出专利质量的三维评价方法,包括专利长度、专利宽度和专利深度,分别衡量了独占时间、独占范围和独占强度。基于1991—2018年中国全样本专利数据库,对专利质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中国专利质量从1991年开始迅速上升,在2014年达到最大值,之后保持稳定。从专利质量的三个维度看,专利长度波动上升并保持在高位水平,专利宽度达到峰值后明显下降,专利深度迅速上升至高位后略有下降。从不同专利申请人类型看,企业专利、高校科研机构专利以及产学研合作专利的质量均呈现显著提升,产学研合作专利的整体质量最高,高校科研机构专利的整体质量最低。基于研究结论,从专利评价方法和专利统计制度的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产学研专利合作是中国通信技术创新与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以3年为间隔构建2002—2017年中国通信技术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并对专利合作总体状况、网络节点中心势、网络结构特征以及网络演化进行分析,发现产学研合作专利总数不断增长,但与境外单位的专利合作数量呈不断减少态势;高校已经成为通信技术领域技术研发及专利合作的“领头羊”;专利合作网络趋于复杂,网络中“小团体”数量逐渐增多,但不同团体之间的合作交流壁垒逐渐加剧,小世界网络特性逐渐削弱。最后,从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三个方面提出产学研专利合作相关建议,希望能够促进通信技术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学-企业专利申请合作网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数据库中检索到的7736项中国大学和企业联合申请发明专利的数据,构建了中国大学-企业专利申请合作网络图,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技术对专利申请合作网络的规模、密度、中心度和中心势等网络结构指标进行了测度。研究发现,1990年以来中国大学-企业专利申请合作网络的规模迅速增大;网络密度分析结果显示,各类型专利申请合作网络成员间的联系强度有所区别;企业的中心度和中心势尚未真正形成,反映出中国进一步推进产学合作的空间还很大。  相似文献   

12.
使用来自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CNIPA)公布的2011—015年发明专利转让公告为样本数据,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可视化方法,构建中国内地高等院校与企业间的以专利为媒介的技术转让网络。从所绘制专利转让图谱中直观发现:校-企之间专利权转让以同省主体间转让为主,个别高校如北京工业大学、上海大学等出现跨省向企业转让的现象。同时,大部分校-企之间专利转让为一对一转让模式,主要包括高校转让给某领域的企业、高校转让给本校的资产公司或成果转移公司两种。下一步,应当打破校-企专利转让的封闭格局,充分挖掘高校专利转让以及转化的有效方法,使其不但支撑本地区域经济发展,同时能够辐射更多地区和企业。  相似文献   

13.
专利是实现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高校作为专利的聚集地,其“高产出、低转化”的现实难题亟待解决。对此,研究从整体视角出发,以高校、科技中介和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基于专利转化的全过程,探究高校专利转化的多元等效路径。研究发现,高校的专利转化存在多重并发因果关系;大数据能力是提升高校专利转化绩效不可缺失的关键因素;产生高专利转化绩效的有高校创新主导下的科技服务驱动、企业能力支撑下的商业资本赋能以及科技中介连接下的校企协作转化三种模式。研究结论为高校专利转化提供了不同的路径选择,也为高校专利商业化模式的选择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专利的侵权与防护是产学研合作成功的重要要素。通过对产学研短期合作中无惩戒与有惩戒机制、长期合作中的预期收益三种情况进行演化博弈分析,探讨了不同情形下演化均衡及相关要素。研究发现:企业的策略与其侵权的净收益、惩罚成本、长期合作的预期收益有关,而学研方的策略由防护收益与防护成本的大小决定;提高专利防护收益,降低防护成本,是有效激励学研方进行专利防护的重要手段;设计合理的专利侵权惩罚制度、签订完备的专利保护契约、加大信誉关系治理,是有效抑制企业侵权的重要举措;提高长期合作的预期收益是抑制企业侵权行为的有效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校与企业合作是应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传播信息速度的加快,校企合作进行技术创新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因素对高校与企业合作的顺利进行却有一定的阻碍。本文建立了校企合作技术创新风险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了评价,并对校企合作技术创新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以求高校和企业提高警惕,从而提高合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incoPat专利信息平台检索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与企业间专利转让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校企专利技术转移网络,探究整体和个体网络结构特征、热门技术领域及动态演化情况。研究发现:(1)校企专利技术转让关系主要呈现"一对一"的形式,网络逐渐由"一枝独秀"向"遍地开花"的格局演变。(2)综合类和理工类高校表现突出,大部分高校技术转移能力亟需提升;重要能源型企业和战略性新兴技术企业的技术受让广度和深度较高,大部分企业从"双一流建设"高校获取专利技术数量有待提高。(3)G01N(借助于测定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来测试或分析材料)、H01L(半导体器件)、A61K(医用、牙科用或梳妆用的配制品)、G06F(电数字数据处理)和H04L(数字信息的传输)一直是校企专利技术转移中的热门技术领域,理工类重点高校技术转移涉及技术领域较为广泛。最后,从政府、高校以及企业三个层面提出我国校企专利技术转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产学研合作申请专利为研究对象,从合作主体、合作技术等方面对装备制造业的产学研合作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网络表示学习算法node2vec进行合作预测研究。以辽宁、江苏、广东和北京的装备制造业为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各省市专利增长体量及申请人组成存在较大差异,发展缓慢省市的产学研合作局限在小团体内部,与其他区域相比校企合作较少;在技术特征中,不同省市的发展既各有侧重点,又有相同之处;最后通过合作预测发现最具有合作潜力的机构,为促进产学研合作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导师制要适应校企合作的需要,通过对导师的细分,发挥导师特长,建立起生活型、科研型、创业型、企业型等多类型导师制,有利于学生确立个性化的成才目标,有利于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有利于提高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使得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与企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9.
大学—企业合作网络结构及对企业创新产出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企业合作是大学知识溢出的重要机制,基于关系邻近性的溢出过程对企业创新产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检索大学和企业联合申请发明专利的数据,构建中国大学—企业专利申请合作网络图,运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验证网络规模、密度和中心势等网络结构特征指标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学—企业专利申请合作网络结构对企业创新产出存在显著影响,网络规模、密度和中心势与企业创新产出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家电类中小企业在产品研发过程中,产品设计前期调研的主要内容有:产品功能设计、产品交互设计、产品造型设计和产品CMF设计。本文阐述了地方高校图书馆针对家电类中小企业产品研发,提供产品设计前期调研报告的主要工作方法;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在开展社会化信息服务中,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加强与工业设计院系及相关企业的深度合作,提高服务质量的嵌入式信息服务模式;并提出应注重联合地方公共图书馆等情报机构,协同服务中小企业,为地方家电类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企业竞争情报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