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促进武术21世纪更好地发展,有必要研究武术加世纪的发展.20世纪武术发展主要有以下特征:其一,武术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其二,武术的性质发生着变化,社会功能趋于多元化.其三,武术界派系林立的局面被打破,传统的技术体系被分化.其四,武术得到了世界性的大面积传播.  相似文献   

2.
我国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必由之路--高、难、美、新、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武术事业得到迅速发展。1959年,我国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的出版,使武术开始沿着规范化、科学化道路迈进。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武术已成为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完整体系。目前,我国武术呈多元化发展态势。从类型上讲,它可分为竞技武术、社会武术、传统武术、实用武术、健身武术、学校武术、商业性表演武术等等。其中竞技武术是武术的龙头,它对整个武术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竞技武术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方面的严峻挑战。过去几十年中,竞技武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发展需求的推动下,武术舞台剧的发展历时20余载,是一种新兴的武术文化产品.武术完成了不同历史时期所赋予的功能使命,现今,武术的多元化发展路线已逐渐清晰明朗,社会对武术功能体系价值定位和取向的侧重,决定了武术发展的方向.武术舞台剧就是在文化多元化、信息全球化、经济大发展的国际环境中发展的,在发展的同时也遇到许多阻力,如中西文化的差异,跨行业的融合等.为了更好地迎合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求,文章对武术舞台剧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提出相关的发展对策,希望为武术舞台剧表演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武术是我国的一项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健身与观赏是当前武术发展中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方面。其中,武术的观赏活动,即武术的审美活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当代审美发展变化的影响。在当代审美大众化、多元化、全球化、商品化、媒介化等特征的影响下,武术审美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武术健身的审美呈现出大众化、多元化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5.
一、武术特色长足发展 多年以来,学校坚持将武术特色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以"武术特色"为龙头,确立了"以武术道德陶冶情操,以武术精神鼓舞学习,以武术训练增强体质"的办学理念."发展武术,振兴中华"的口号也许喊得大了些,但学生们的精神劲,没有半点虚假,他们的喊声振奋人心,铿锵有力,让我们看到的更多地是希望,振兴学校的豪气在每个教师的心头升起!学校多年如一日,在稳步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继承与发扬并存,开拓与创新同在,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武术特色凸显,武术特色操已享誉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6.
中华武术发展新思路:发展21世纪武术的初步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成银  孙金玉 《山东体育科技》2000,22(1):106-106,109
中国武述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杰先生说 :即将来临的 2 1世纪是武术发展的非常重要时期 ,2 1世纪给我们提供了机遇 ,也向我们提出了挑战。我们认为 2 1世纪的武术发展应建立系统工程 ,包括多元化发展目标 ,整体化发展思路 ,多样化发展方式 ,立体化的发展空间。1 社会武术发展目标多元化社会武术发展目标多元化就是转变观念 ,深化改革 ,依据武术多功能作用 ,根据人们不同要求 ,不同兴趣 ,大力普及推广武术运动。武术县有健身、防身、保健养生 ,防治疾病 ,修心养性 ,娱乐欣赏等多种功能作用。根据武术功能的多样性 ,设立健身武术、竞技武术、武…  相似文献   

7.
武术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为了武术国际化道路越走越宽广,文章通过阐述多元化的世界与中国武术、武术双语教学的联系,指出在多元化环境的影响下,中国武术在对外传播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瓶颈,及武术双语教学对武术走向国际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文化、社会、经济视角探索武术双语教学,阐述武术双语教学对其三方面的联系和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并为更好的开展武术双语教学、培养出国际型武术人才提出建议,为全面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促进武术对外传播做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8.
后奥运时代中华武术与大众体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后奥运时代的来临,体育发展战略必然从竞技体育向大众体育转变。武术被称为"国术",其文化积淀很深、群众基础雄厚,在后奥运时代发展中华武术有很大的优势,有助于我们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道路。文章从中华武术的特点入手,在探讨后奥运时代大众健身特点的基础上,从后奥运时代推广武术作为大众体育项目的意义、推广武术作为大众体育项目的策略两个方面分析了后奥运时代中华武术对大众体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开展综合格斗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在我国开展综合格斗不仅是全面体现武术格斗本质的需要,也是武术发展的需要,更是顺应时代潮流的需要。武术只有面向未来,面向大众,面向市场,走国际化、多元化的发展道路,才能更健康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从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中理清武术功能演化的脉络。得出结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三大因素决定着武术功能的演变,也决定着武术的发展方向 武术功能的多元化决定着武术发展的多样化 武术"技击"功能的弱化导致了传统武术的失落和社会武术的萎缩。提出:武术本质功能的"技击"必须得以更好的承继,才能促使社会武术与竞技武术的契合,改革学校武术教育的竞技武术模式,使学校武术教育成为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桥梁和纽带,从而恢复武术原貌,夯实竞技武术根基,以期实现社会武术与竞技武术并蒂开花。  相似文献   

11.
“文以评心,武以观德”,说明了武德在中国武术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武术在长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突出地强调了道德修养的作用,并以传统的崇德扬善的道德观来协调习武者与他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德”与“艺”(武技)的统一。文章以武德的概念,传统武德的主要内容为出发点,来分析武德在武术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价值。以此来激励更多的人注重对武德思想的关注,及学习。  相似文献   

12.
中国武术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其蕴含的教育价值、健身价值、娱乐价值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然而尽管武术的价值极其丰富,武术的发展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分析、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探讨了制约中国武术发展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形式逻辑学角度,对武术概念的内涵、外延和属概念进行讨论,从而得出武术新概念为:武术是以具有攻防技击特点的动作为主要内容,以体育形态、军警形态、艺术形态为主要存在形式,以保持和发展人的身心潜能、杀伤和制服敌手以及反映实战技击生活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相似文献   

14.
武术演艺是武术与表演艺术的有机结合。它的出现,体现了新时代背景下武术的娱乐功能、商业价值的凸显;更是武术文化价值的重要展现形式,武术演艺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使者;武术演艺也为当今的武术学科增加了新的内容和发展方向。它更加体现了武术的一种时代特征和时代需求,是当代武术发展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15.
武术套路是民族体育课程设置体系之重点,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文章通过对武术套路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指出教学中教师对武术套路技术的教法缺乏创新等不科学、不规范之处。并剖析其中原因,总结出武术套路教学的基本特点和教学中应遵循的基本规律,从而为高校更好地开展武术运动、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近代武术的发展与演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根据相关史料,对中国武术在近代史上的发展与演化,从历史转换时期的传统的武术、传统与现代碰撞中的中华武术和近代体育不平衡发展时期的武术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进行了分析。结论认为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扬、传统武术在中国体育近代化历程中的净化以及武术的逐渐走向科学化,为新中国武术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武术在千百年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总是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并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环境中生存下来,是因为武术是一种肢体文化,其技击性、健身性、娱乐性决定其有着极强的社会适应性。武术发展到当今社会,包含着传统武术、竞技武术套路、武术搏斗(散打与推手)三种不同性质的运动形式,也正是有这三大武术运动形式支撑着当今社会的中国武术,形成中国武术之“三足鼎立”之势,并在未来较长的时期内共同存在与发展着。  相似文献   

18.
竞技武术套路训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收集1990-2007年间学术期刊中有关国内竞技武术套路训练研究的文献资料,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了分类整理与分析,指出了研究中的优点与不足,旨在使今后的研究能够更加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以期更好地为竞技武术套路的训练服务。  相似文献   

19.
现代武术发展过程中的得与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古到今,衡量武术的唯一标准始终是“技击”。“技击”是中华武术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华武术的灵魂,不论历史怎样变迁,“技击”始终是武术发展的前提。今天,作为“攻防技击”的代表,“散打”实现了武术的市场化,套路更加竞技化,但是,武术的“技击”特征却在遗失。文章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法,对本质特征下的现代武术发展成果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和阐述。  相似文献   

20.
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根据我国武术发展的实际情况,从武术的竞技性、传统性、健身性以及各自的特点等方面阐述我国武术多元化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