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择校制度产生至今已有三十年了,其成果是显而易见的,文章通过追溯美国择校制度从无到有的发展,以特许学校为例,从微观角度去看美国择校制度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发展前进的,试图从中找到一些经验和方法能为我国所用。希望不仅能对处理我国择校现象有所帮助,而且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2.
韩伏彬 《培训与研究》2007,24(9):92-93,132
择校制度是美国教育改革的一个中心议题。美国目前已形成特许学校、磁石学校、学费券、家庭学校等多种教育形式共同发展的多元化格局。本文以特许学校为例,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美国择校制度的演进,择校制度的推行以及择校制度的效果,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前,“择校”在西方教育改革大潮中属于热点问题,而美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教育凭证制度又是“择校”范畴中的热点。对美国教育凭证制度改革的评析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美国基础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4.
择校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极为引人注目的教育改革之一,90年代布什政府提出了“择校就读”的思想。1990年,教育部长卡瓦佐斯在《推行选择制,改革美国教育》的报告中强调“选择的机会是我国进行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基础。”《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则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择校制度。择校对美国以公立教育为基础的教育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也出现了一系列择校现象,尤其90年代以后,择校已成为教育中的热点问题,引发了一系列教育问题,而目前对择校的研究与择校本身的激烈程度和意义是不相称的。对两国择校的比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我国的择校问题。  相似文献   

5.
择校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极为引人注目的教育改革之一,90年代布什政府提出了“择校就读”的思想。1990年,教育部长卡瓦佐斯在《推行选择制,改革美国教育》的报告中强调“选择的机会是我国进行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基础。”《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则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择校制度。择校对美国以公立教育为基础的教育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也出现了一系列择校现象,尤其90年代以后,择校已成为教育中的热点问题,引发了一系列教育问题,而目前对择校的研究与择校本身的激烈程度和意义是不相称的。对两国择校的比较,有助于我们更…  相似文献   

6.
《广西教育》2006,(7B):19-19
“择校”制度是美国教育改革的一个中心议题。在2002年《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教育改革法和《2002年-2007年美国教育战略规划》实施后,美国目前已基本形成了特许学校、磁石学校、学券制、家庭学校等多种教育形式共同发展的多元化特征。根据美国政府日前的政策,基础教育阶段改革进一步市场化,以达到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的提高。与美同的择校制相比,中国的择校在含义、产生基础及对教育的公平影响方面有所不同。美国择校制度源于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择校”是近几年美国基础教育中重要的改革措施之一。它对美国的公立教育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的择校制度可以追溯到70年代卡特政府所提倡的“备择”学校(altenmtive school)思想。当时比较有名的是磁石学校(magnatic school)。然而八十年代末之前的择校制度改革仅仅是对原有体制的缝缝补补,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可以说,正是美国公立学校教育改革的不尽人意和教育质量的不断下降,导致联邦政府下决心进行“择校”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择校”制度是美国教育改革的一个中心议题。在2002年《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教育改革法和《2002 ̄2007年美国教育战略规划》实施后,美国目前已基本形成了特许学校、磁石学校、学费券、家庭学校等多种教育形式共同发展的多元化特征。根据美国政府目前的政策,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改革将进一步市场化,以达到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的提高。与美国的择校制相比,中国的择校在含义、产生基础及对于教育公平的影响方面都有所不同。美国的择校制改革对于中国的教育改革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择校制度”与基础教育改革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美国的“择校制度”与基础教育改革曾晓洁“择校制度”(selectingsystem)是近几年来美国基础教育改革中最引人注目的改革措施。过去,在美国传统的公立学校制度下,各州均实行“就地入学”的政策。这种“择校”就读的选择只发生在公立与私立、教会学校之...  相似文献   

10.
姜良琴 《培训与研究》2007,24(3):88-89,92
择校制度作为西方教育改革的潮流,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普遍的推广。但中美择校制度在择校的含义、产生基础、范围和类型、政府对择校的态度以及择校对教育公平的影响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比较的基础上,建议借鉴国外经验,把竞争机制引入教育,发展特色教育,加强对择校的规范和整治,逐步推行并完善择校制度。  相似文献   

11.
自七十年代卡特政府首次提出“磁石学校”计划以来,美国社会从未停止过对“择校”(School choice)的关注。作为美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重要部分,“择校”牵涉到许多社会问题的敏感点,比如教育平等、教育竞争和自由选择权等问题。“择校制度”的改革旨在解决现有相关教育制度中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择校问题开始成为我国城市教育面临的新问题,虽然国家在不断采取解决方案,但择校问题依然非常严重。美国择校问题产生的时间和研究的历史比我们长,基于我国中小学小升初择校问题的分析,通过对比美国的择校问题的一些研究成果和解决方案,提出一些有效解决我国小升初择校问题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目前“择校热”在我国中小学中愈演愈烈,备受专家及教育工作者关注,我国禁止择校,然而在美国由于教育券制度的实施,使择校得到政府承认和许可。文章在分析教育券制度产生的根源、内涵及我国择校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借鉴美国教育券制度,找出解决择校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美、英等西方国家“择校政策”作为公立学校的改革政策得以推行,我国在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择校”现象,但由于往往与高收费挂钩,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出台了一些禁止择校的政策。面对同样的问题,中美两国的政策大不相同,这的确应当引起我们的思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比较分析中美两国的择校政策,从中得到相关启示,对我国今后择校政策的制定有所裨益。择校行为产生的原因“择校政策”是近几年来美国基础教育改革中最引人注目的措施。“美国择校行为的产生,在20世纪60年代是作为大多数家长响应联邦政府取消种族隔离要求而…  相似文献   

15.
姜波 《教书育人》2008,(11):62-62
“择校”的政策与法律取向 美国的择校制是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和美国政府的支持下产生的。美国教育理论界一直在讨论如何打破政府垄断,将教育的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避免出现政府垄断下的为少数人服务和官僚僵化的教育,将教育的主权下放到家长手中,美国政府支持学生家长择校。因此,美国“择校”实际上是政府推进的一项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6.
择校是目前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各国根据本国的教育状况采取不同的择校形式,体现了不同的特色。美国、英国、加拿大三国的择校政策尤为突出,他们的择校策略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使我们在教育改革中正视我国出现的择校现象,避免盲从和片面模仿。  相似文献   

17.
美国择校制度已有较长历史,并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多样化的择校方式对学生发展提供了有力帮助。在借鉴美国择校经验的基础上,应该认识到我国择校制度与美国的根本区别,取消"就近入学"的强制性规定,鼓励科学择校,并大力发展私立学校和民办教育,以弥补公立教育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美国的"择校"制度改革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七十年代卡特政府首次提出"磁石学校"计划以来,美国社会从未停止过对"择校"(School choice)的关注.作为美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重要部分,"择校"牵涉到许多社会问题的敏感点,比如教育平等、教育竞争和自由选择权等问题."择校制度"的改革旨在解决现有相关教育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教育管理的传统是实行地方"教育自治".但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他们在自由主义的路上走得太久,现在是该回到集中统一的方向上来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9.
学校选择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影响力最大的一项教育改革,同时也是最具争议的教育改革。在中国,一方面教育部门明令禁止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禁止以权钱为基础的择校行为,另一方面教育领域中违反规定的择校现象屡禁不止。借鉴美国学校选择的实践和评价框架,对推进我国择校问题解决、教育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美国学者Levin提出的学校选择评价框架基础上,重新明晰了自由选择、生产效率、公平和社会凝聚四个评价维度及其博弈,并对各维度的指标选取和实践困境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八十年代英国和美国家长择校制度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70年代后期英两国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右派改革,教育便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两国颁布了体现改革指导思想的教育法律: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和《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并采用择校制度作为解决教育领域中问题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分析两部教育法律入手,比较相同的择校制度在两国的表现及效果,并进一步引发对基础教育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