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腊珍 《早期教育》2003,(12):27-27
案例1:某幼儿园中班。游戏收拾完毕,小朋友与老师各就各位。老师说:“我来请小朋友说一说今天你玩了什么?”A幼儿说:“今天我去了娃娃家。”B幼儿说:“今天我在图书角。”C幼儿说:“今天我在表演区。”……老师:“你们怎么玩的?玩得怎样?”D幼儿说:“我们大家一起搭了个大桥,玩得很开心。”E幼儿说:“我和××、××一起跳舞,玩得很高兴。”教师略总结:“今天大家玩得都很开心,但如果×××、××能遵守规则就更好了。” 案例2:某幼儿园小班。游戏结束,老师说:“今天我们都玩了哪些游戏……”“哦,娃娃家的妈妈应该……爸爸应该……下次记好了,爸爸妈妈的工作是要分工的……”  相似文献   

2.
神奇的木棒     
老师用手帕蒙住眼睛,坐在椅子上,手里拿着一根小木棒。幼儿依次排队,站到她面前,她用木棒在各个幼儿身上摩擦几下,对木棒说:“小木棒,小木棒,他是谁?你快讲。”接着把木棒放到耳边听了一会,说道:“小木棒,谢谢你,我知道了。”教师高兴地对面前的小朋友说:“小木棒已告诉我,你是×××!”果然,老师猜中了。  相似文献   

3.
通常,教师在交待故事(或诗歌、歌曲)的名称时总是这样说:“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个故事,故事的名称叫××××。”让小朋友跟着念几遍,要求他们记住。经常运用这种交待“名称”的形式激不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注意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设计既能吸引幼儿,又易让他们记忆的新形式,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给幼儿讲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我指着装有小蝌蚪的玻璃瓶问小朋友:“小  相似文献   

4.
一、儿歌《认识新朋友》目的:初步认识新朋友,知道他们的姓名,并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说话;学习翘舌音“是”。方法:幼儿坐成圆圈或半圆形,大家一起有节奏地拍手。老师以亲切的语气问:谁是×××?被指名的幼儿起立,右手或双手抚胸,面带微笑,清楚而响亮地告诉大家:我是×××。众幼儿双手插腰点头齐向被指名幼儿问好:你好你好×××。被指名的幼儿答谢小朋友:谢谢小朋友。  相似文献   

5.
体育游戏3则     
全体幼儿站成一个大圆圈,教师指定某幼儿当第一个传球者。游戏开始,众幼儿念儿歌:“大皮球,圆又圆,你来接,我来传。”传球者边与众幼儿齐念同样儿歌边跑到圈中央站定接球,紧接着独个儿念:“×××(接球幼儿的名字),你来接。”此时众幼儿念:“一二三,快快传。”传球者须在念“快快传”时将球抛向接球者。接球者边接球边独个儿念:“四五六,我接住。”接住后他即当传球者,以同上方式继续游戏。如有人失球,失球者须念一首自选儿歌,然后由他请一位幼儿当传球者,继续进行游戏。此游戏能培养幼儿按信号行动的能力,使幼儿动作协调、灵敏。教师应注意引导,使全体幼儿有当接球者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本班幼儿年龄小,幼儿之间打打闹闹的事情时有发生。为了安全起见,我经常教育他们,有事告诉老师,老师会帮你们解决的。于是,幼儿成天“老师,老师,××怎样怎样啦?”等等喊个不停。芝麻绿豆小  相似文献   

7.
在幼儿园,我常常见到这样的情况:全体小朋友在愉快地游戏,老师发现某个孩子行为不好,于是就立即高声大叫:“××,你怎么搞的,快坐好,别讲话!”等等,结果是老师自己破坏了小朋友们安静而愉快的游戏气氛。我认为,一个好的教师,在小朋友游戏时,应尽量少讲话,多巡回指导,养成幼儿安静游戏的习惯。对不守游戏规则的幼儿,应轻轻走过去告诉他,也可用暗示的方法提醒他,如  相似文献   

8.
向老师献花     
目的:教会幼儿认识几种常见的花,培养幼儿尊敬老师的感情。准备:一束美丽的塑料花。玩法:全体幼儿坐成单圆圈,面向圆心,教师坐在中间,游戏开始,教师把花束交给任一个幼儿后,回到圆中间击鼓,幼儿按顺时针方向传花束,鼓停,拿到花束的幼儿站起来,走到教师跟前敬个礼说,“我把心爱的×花(说一种花名如菊花)献给您,请收下”,教师收下花枝,并说“谢谢”。游戏重新开始。  相似文献   

9.
随着离婚率逐年上升 ,许多完整的家庭解体 ,许多幼儿要面对父母的选择 ,要失去一方的关爱。我园中班有一名幼儿叫席×× ,其父母离婚后 ,他判给父亲 ,他的父亲不准他跟母亲来往 ,有一个星期五的下午被母亲悄悄地接走 ,第二个星期一下午到幼儿园接幼儿时 ,父母都没有来接 ,本班老师打电话通知他父亲 ,他的父亲来接孩子时 ,得知孩子感冒了 ,非常生气 ,对老师 :“我不接他 ,你们老师叫他妈妈来接。”甩手就准备离开 ,席××看见父亲来接时 ,边哭边喊 :“不跟他走 ,我要妈妈。”最后 ,在老师的劝说下 ,这名幼儿哭着被他父亲抱走了。看到这一幕 ,…  相似文献   

10.
德育应渗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现列举我们在幼儿一日生活几个环节中的具体做法。晨间活动1.“接待小司仪”。每天由两名幼儿来担任,按幼儿的座次轮流。担任小司仪的幼儿每天早晨必须提前五分钟入园,整理好桌椅,然后在教室门口接待来园的老师和小朋友,会说“老师,您早”,“××,你早”,“祝你今天快乐”等礼仪语言,每次值日时间为半小时。这个活动很受小朋友欢迎,它是全班幼儿一天愉快生活的良好开端,可激发幼儿文明礼貌的意识。  相似文献   

11.
~~〔提示与建议〕生活中有许多好听的声音,需要我们细心倾听,用心感受。活动前,教师为幼儿准备许多能发声的物品。先玩“听声音猜猜看”游戏,让幼儿仔细分辨发出声音的是些什么物品。再让幼儿自由探索这些物品的声音,使幼儿感受到声音不但可以感知,还可以去创造。然后引导幼儿选择其中一样物品拍打节奏,如××—××—、××××—×××—等。接着,教师带领幼儿学唱。在学唱歌曲的基础上,幼儿按歌词内容分成盆、碗、碟、杯四组,在念白处“盆子说”“杯子讲”“碟儿唱”“小碗也来凑热闹”,用盆、碗、碟、杯等自制乐器敲打出节奏。活动延伸…  相似文献   

12.
“面向全体”须有实际行动日前,去无锡市参加了由该市教育局组织举办的全国名师教学观摩活动,活动期间听了10多堂语文课,启示多多。听的第一堂课是上海著名教师蔡骏上的三年级的《我爱花城》。蔡老师的课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教学的安排上处处留心“面向全体”,给听课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蔡老师在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时是这样“面向全体”的。蔡老师问:“哪位小朋友起来读第×节到×节?”全班40多位学生举手的有30多位。蔡老师望着如林一片的小手,微笑着点点头,说:“好,许多小朋友都想起来试一试,这样吧,举手的都站起来读。”举手的学生都非常珍惜蔡老师给予的“表现”的机会,读得  相似文献   

13.
在参观××学校的时候,看到一些令人惊异的现象。一个学生,检起一块砖头,在老师背后瞄准,并且狠狠地说:“我要把你的脑袋砸碎。”学校里的墙壁上,也有学生用粉笔写着:“打倒×××老师!”我有些不理解,学生何以这样仇视自已的老师呢?于是,我特别  相似文献   

14.
我班幼儿值日生工作做得不错,他们不仅能自己打扫卫生,而且饭后端菜盘、碗筷,扫地,擦桌子,连玩具橱也整理得干干净净,我呢,往往在一边“指手划脚”地指挥,先干这个,再干那个,干完了,就来一通表扬:×××小朋友真勤劳,真爱劳动,真像值日生。今天和平时一样,我坐在椅子上指点幼儿劳动,突然周敏捷小朋友冒出这么一句话:“老师,你不是说劳动最光荣吗?那你为什么不来劳动呢?”我一时无言以对,只好说,“对对,现在就和你们一起干。”今天的值日工作做得更欢了。  相似文献   

15.
这天上课我出了这样一道题:计算下面各题(:1)273×37=()(2)273×74=()(3)273×111=()(4)273×148=()(5)273×259=(()6)273×333=()你能找出规律吗?请直接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十分钟左右,小翔举起了手。我一看他的答案,全对了。半节课过去了,只有十来个学生举起了手。我表扬了小翔同学。话音刚落,他的同桌就站起来毫不客气地说“:老师,他用计算器了!”这时,教室里一片混乱。有学生说“:怪不得这么快,没什么稀奇的!”“他用计算器老师还表扬他,那以后我们也用计算器了”……“同学们,老师建议先让小翔同学把他的想法说出来。”教室里马上静…  相似文献   

16.
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家长担心他被人欺负,于是有些家长就教给孩子“小朋友欺负你,就告诉老师”之类的话。也有的孩子不用家长教,遇到一点儿小事就去告诉老师。孩子爱告状,那他通常会向老师说什么呢?1“.老师,××打我了。”2“.老师,××不和我玩。”3“.老师,××说话了。”老师,××不听话。”4“.老师,××打小朋友了。”我们可以从孩子说的话看出,发生的都是些小事,不是什么大事。就是这些小事,孩子也需要处理,也需要应付。如果一个人在孩提时代处理这些小事得当的话,可以为其长大后处理大事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家长别小看了孩子处理…  相似文献   

17.
小熊来了     
目的:练习一个跟着一个整齐地走,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准备:小熊头饰一个。玩法:全班幼儿围成一个圆圈,选一名幼儿扮小熊,戴上头饰,蹲在圆圈中间。老师说:“我们去散步,请小朋友一个跟着一个走。”全体幼儿按圆圈一个跟着一个整齐地走,边走边拍手。当老师说“小熊来了”时,幼儿马上站立不动,扮小熊的幼儿站起来检查是否都站好不动了,谁没有站好还在动(包括(?)),(?)“吃”的幼儿站到圈外,老师又说:“把这吃人的小熊赶走。”扮小能  相似文献   

18.
(一)大鼓和小铃目的:培养幼儿的听辨能力,要求幼儿能用拍手跺脚的动作表现节奏。准备:大鼓一只,小铃一副。方法: 1.教师出示大鼓与小铃,让幼儿分别上来敲,听辨感受大鼓的声音是“冬——冬——”,小铃的声音是“丁——丁——”。2.教师引导幼儿坐在位子上听着大鼓节奏跺脚(左右脚交换),听着小铃声音拍手。如大鼓敲节奏××|(?)×|,幼儿跺脚××|(?)×|,小铃敲节  相似文献   

19.
妈妈问我     
有一天,妈妈开完家长会回来,问我:“方禹,老师说在你们班发现有男女同学之间传纸条,你传吗?”“没有!”我肯定地说。妈妈说:“老师说传纸条的内容都是:‘我喜欢你!’‘我想跟你好,可以吗?’‘我告诉你一个小秘密……’之类的话,你怎么看这件事?”我说:“同学之间互相喜欢是正常的。”“那你喜欢谁?”妈妈亲切地问。我不好意思地说:“我喜欢我班的××、××。”妈妈问:“你为什么喜欢她们?”我说:“她们学习好,长得漂亮。”妈妈高兴地说:“呀!我儿子长大了,知道喜欢别人了。知道喜欢别人的优点,是向他人学习的开始。”妈妈又问:“那你喜欢男…  相似文献   

20.
偶然,在杭州虎跑寺“李叔同纪念馆”里,读到了漫画家丰子恺的一篇回忆文章,大意是说,丰子恺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求学时,受教于李叔同。有个学生在上音乐课时老读闲书,有个学生则随地吐痰。他们以为老师未必知道,其实李先生一清二楚,不过他并不立刻当众厉声斥责。直到下课了,他才轻声说:“××和××等一下再走。”等到其他学生都走出课堂后,老师才缓缓地说:“下次上课不要看闲书,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