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肖川 《天津教育》2008,(3):50-50
个性决定着一个人的处世风格。有的人热情奔放,有的人冷峻内敛;有的人做事干净利落,有的人则优柔寡断、拖泥带水;有的人积极乐观,惯于从正面看问题,有的人则消极悲观,常常心灰意冷、无精打采。好的个性是自信而不轻狂,果敢而不专横,温和而不软弱,沉稳而不迂腐。  相似文献   

2.
个性是一个人的处世风格。有的人热情奔放,有的人冷峻内敛;有的人做事干净利落,有的人则优柔寡断、拖泥带水;有的人积极乐观,惯于正面看问题,有的人则消极悲观,常常心灰意冷、无精打采。好的个性是自信而不轻狂,果敢而不专横,温和而不软弱,沉稳而不迂腐。  相似文献   

3.
个性是一个人的处世风格。有人热情奔放,有人冷峻内敛;有人做事干净利落,有人则优柔寡断、拖泥带水;有人积极乐观,惯于正面地看问题,有人则消极悲观,常常心灰意冷、无精打采。好的个性是自信而不轻狂,果敢而不妄为,温和而不软弱,沉稳而不迂腐。  相似文献   

4.
教学过程中师生人际关系与学生的个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涛 《教育科学》1990,(4):19-23
我们的教育口号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即既要注重每个学生知识的获得,又要注重个性的发展,而不是把学生囿于固定的、呆板的框框之中。许多成功者的经验都证明,只有具备了稳定的、良好的个性品质才能更好地运用其所学的知识。发展个性不仅是当代学生、家长的呼声,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呼声。个性是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在其形成和发展中,生物因素是个前提,但重要的是后天社会环境的影响,因而良好的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学生的社会环境是什么?长期以来,教学论的研究只把教学活动看成是纯认知活动,即传授知识,接受知识。实际上,教学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也是由人们之间的互动构成的,参与教与学的人然具有一种社会性的交互作用。教学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上海市实验学校高中部学生个性记录卡的统计分析后得出“同伴交往”、“师生交往”、“集体活动”是教师最关心的三类行为。学习状态记录显示男生表现不如女生,表现出教师对两者的不同期望。个性记录卡显示在及早发现学生良好品质和不良行为方面有作用。学校应该对教师记录个性卡做出明确要求;教师应及时准确记录个性卡;对个性卡现实的学生不良行为应及时矫正;应利用个性卡在学生品质形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价值多元的世界,人与人由于先天禀赋、环境影响和接受教育后的内化过程等方面的干差万别,必定会有无限丰富的个性。因此,教育学生必须适应学生个性,尊重学生个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8.
9.
10.
心理学认为,每一个人出生以后,在一定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在和周围现实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了对周围现实不同的态度、观点和行为趋向,使个人对周围现实表现了选择性。个人对周围现实的选择性如果经常表现逐步稳固,便成了个性倾向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越来越尊重人的个性发展。本文就教育如何对学生进行个性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一个不尊重个性的时代决不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时代。个性发展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人的个性发展的最完善的标志是健康的个性。所谓健康的个性,从内部心理机制来说,是一种与生理和谐发展的个性;从外部活动的效能来说,是一种富有高效能的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学校教育主导着学生的个性形成与发展,而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绝不可忽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在一个教育大省的省城,考察一所在当地蛮有名气的小学校,主人带我们参观一个被称为“个性空间”的大楼。进去才知道,所谓“个性空间”其实就是一个学生课外活动的场所。弹琴、吹箫,击球、舞蹈,乍一看热热闹闹,可你再仔细看看,就感到有点不对劲。阅览室里,读书的学生有站的,有坐的,可站的都是同一个姿态,坐的都是同一个标准;尤其叫我们难受的是,席地而坐的孩子们一个个按照要求,不仅手里拿书的高度个个相同,而且连盘腿的弧度都是一样的。主人本来可能是向我们展示学生在阅览室里的自由,可这种统一的“自由”实在令人悲哀。我…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在和市场的结合上更加密切,但是由于受到旧的教育体制、落后的思维方式、片面的教育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影响,中等职业教育仍然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问题日益突出。目前,流行的做法是“应势培养”,即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中等技术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学校教育重点突出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这往往导致了学校教育倾向于学生多种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作为社会建设全面基本素质的培养。这种观点虽然强调了教育和市场需要之间的关系,但很明显,这种教育模式具有短期效应,它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抑制了学生的长期发展,当然也就谈不上对社会的长期贡献。  相似文献   

15.
创造力的核心特征是独特性,而独特性是基于个体的差异性,导致这种差异性的内在根源就在于个体创造个性的差异性。由此,创造教育如何对待个体的个性差异将直接制约着个体能力倾向的分化以及创造潜力的开发。承认学生创造个性个体差异并对产生这种差异的成因进行理论分析,从中外比较的角度给予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克服个性教育中的去个性化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雄杰 《四川教育》2002,(10):13-13
学生从步入学校的那一刻起,就处在由特定的方式组合起来进行活动和交往并相互制约的群体之中。活动和交往是学生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基础,群体是影响个性的重要力量。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积极开拓学生个体活动的领域,精心设置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提供适合个性发展的条件,帮助学生挖掘潜力,使其通过学习、活动和交往,形成自由而和谐发展的个性。但同时必须看到:学生在群体中必然受到群体的影响和制约,形成特定的群体成员共同的“群体心理”现象。群体成员一旦投身于群体活动之中,就可能产生诸如模仿、从众、随俗、共鸣、互动、情绪感…  相似文献   

17.
在学校体育教育中提倡发展学生个性,并使其逐渐完善化,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彭山二小,一所原有900多学生的县城学校,经过三年的努力.现有学生1700余人。生源几近翻番,个中缘由在哪里呢?是学校重新修建,校园扩大了吗?不是。是教师大轮换,把全县优秀教师都集中到该校了吗?也不是。……那是什么原因呢?作为一名教研员,我所看到的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学校以班级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尊重学生主体,张扬学生个性,以班级凝聚师生,以个性放飞成长。  相似文献   

19.
沈建新 《河北教育》2003,(11):10-10
如今,许多学校都建立起各自的特色,有以科技见长的,有以艺术见长的,特色建设已成为让学校扬名的一条捷径。但是,笔者在对几所特色学校进行深入的调查与研究后,发现它们在特色建设中普遍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让学生的个性屈从于学校的特色。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误教育观。 我们知道,学生是学校的主人,是学校服务的对象,学校一切软硬件的设置,一切制度的建立都应该是为学生的成长服务的,学校特色建设也不例外。可现实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20.
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一大批一模一样的人才,而是造就一大批富有鲜明的个性特点、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人才。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国内教育界也日益重视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因为良好个性的形成、学校教育的引导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新一轮的教改也把发展学生个性列为体育与健康教学的任务之一。体育教学的特点也决定了其过程是发展学生个性的理想场所。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提倡发展学生个性.并使其逐渐完善化,是提高体育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