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教版自然教材第十册《二氧化碳》一课中,课本提供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方法是:在一个瓶里装入一些碱的粉末,再倒入一些醋,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在瓶口塞紧带有玻璃弯管的塞子,把二氧化碳气体由胶管引到广口瓶里将蜡烛火焰熄灭。这种制取方法在实际教学时,由于其反应迅速且学生难以操作、控制,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很难将蜡烛火焰熄灭,直接影响探究二氧化碳性质这一后续活动。我在教学本课时,将实验作了改进:1.实验器材烧杯、火柴、蜡烛头、细铁丝、碱末、醋等。2.实验方法不再通过玻璃弯管和橡胶管把二氧化碳气体引到广口瓶里,而是把…  相似文献   

2.
小学自然第十册的《二氧化碳》一课,要求是先用实验方法制取一些二氧化碳气体以备课中的实验用。这个制取方法是在一个广口瓶内放入碱粉和醋,两者就立刻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同时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再用导管和集气瓶收集。这个制取方法由于广口瓶不大,又不能放入太多的碱和醋(否则混合物溢出)。有时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可能还不够用,还需要再次重新制取,因而就耽误了时间,影响了教学活动。针对这个问题,本人对实验方法加以改进。在瓶塞上多插一根玻璃管,其中一根管子仍旧用于收集气体,而另一根管子则作输醋之用。醋瓶可以像医院…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自然课本中,已经介绍过验证人呼吸过程中呼出二氧化碳气体的一种方法。我通过多次实验,发现了一种新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材料易得,对小朋友自己设计实验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理卫生》第五章呼吸系统的实验和实习,安排了三个内容。实验内容1.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课本73页第4行的实验设计是用干净的玻璃管向石灰水内吹气,观察石灰水是否发生浑浊现象。如此设计的实验做法,与小学自然第四册第14页作业描述无异,实验结果只能表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但是否“较多”;与什么相比,“较多”:是否与吸入的空气相比,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就本实验而言,并没有得别证明。这是疑问一。  相似文献   

5.
原题为小学自然课本第四册十二课《人的呼吸》这一节的作业的第一题: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呼出的空气比吸进的空气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CO_2)。根据题意,要在同一个实验里同时证明呼出的空气比吸入的空气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为此,我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6.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教材第十册《制取二氧化碳装置实验》是在一个瓶里放入一些碱的粉末,倒进一点水,使其湿润,再倒入一些醋,瓶里就会产生二氧化碳,然后在瓶口塞紧带有玻璃弯管的塞子,把二氧化碳由胶管引到广口瓶里。通过实际操作,该实验装置不理想。由于此实验装置是固定的,向瓶里加碱粉与醋很不方便,而碱粉与醋反应的速度又快,学生往往来不及塞紧瓶口塞子,(还没有收集满一瓶二氧化碳时),它们的反应便结束了。为此,学生做此实验时,常常是收集到的二氧化碳不足或收集不到二氧化碳,导致实验难以成功,直接影响了学生…  相似文献   

7.
〔习作初稿〕上课铃声骤响,同学们一窝蜂似地涌进课堂,今天这一节课,又是我感兴趣的自然课,要学习“认识二氧化碳”。上课了,老师给我们做了个实验。她先问我们谁认识二氧化碳?知道它是怎样的一种气体?我给蒙住了:既然是气体,就看不见摸不着,怎么去认识呢? 老师做实验了,她要一个同学往清石灰水里吹气。一会儿,清石灰水一下子变得十分浑浊,我觉得挺奇怪,这是怎样回事?原来吹在清石灰水里的气就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  相似文献   

8.
空气的成份分析实验的新设计潜江市熊口镇石阳小学佘时云(433100)小学自然第四册第二课《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吗》,需要证明空气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按照教材中介绍的方法是教师比较熟悉的传统实验。这个实验是这样的:在水槽里点燃一支蜡烛,用一个上面有开口...  相似文献   

9.
敢于言败     
高乃定 《师道》2004,(5):26-26
教学人教版自然第十册第七课《二氧化碳的性质》时,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认识了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气体,它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在认识到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时候,学生把澄清的石灰水倒人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振荡过后  相似文献   

10.
鄂教自然第十册《二氧化碳一课,在进行二氧化碳比空气重的实验,运用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发现实验现象不明显,主要原因是气体重量轻、器材灵敏度不高。为此,我把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1.
在人教版自然第十册《二氧化碳》这一课中,有一则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按教材中介绍的实验方法制取二氧化碳,效果不太好、不理想。用碱粉末与醋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实验时由于反应迅速和产气量不足,还没来得及完成收集气体的操作,产气即将终止,很难收集到较纯的二氧化碳气体,并且需要较多的原材料。如果用稀盐酸与我们这儿随处可见的石灰石反应,实验效果非常好:反应迅速、剧烈,实验明显;反应持续时间长,能让学生明显看到反应的现象(像沸腾一样接连不断地冒气泡);产气量多,用的原材料较少。做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和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12.
周伟 《化学教学》2003,(7):17-18
众所周知,二氧化碳和氧化钙分别是常见的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所以实验中遇到要吸除二氧化碳气体时,很自然会想到选用生石灰.  相似文献   

13.
农村小学的实验仪器十分匮乏,为了使学生认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在制取这两种气体时,我因地制宜地对气体收集的方式进行改进,采用密封向下排水法收集氧气和气球收集二氧化碳。这两种方法直观性强,氧气进入集气瓶挤出水和二氧化碳进入气球鼓胀了气球,增强了乐趣。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二氧化碳和氧化钙分别是常见的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所以实验中遇到要吸除二氧化碳气体时,很自然会想到选用生石灰.……  相似文献   

15.
“二氧化碳”是小学自然第十册的教学内容,教材中安排了3个实验:①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图1)。②将二氧化碳倒入燃有2支蜡烛的烧杯(图2),以让学生认识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③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烧杯中(图3),以让学生认识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笔者认为,这样的安排有不妥之处:在第1个实验里,二氧化碳的收集采用的是向上排气收集法。我们应该知道,采用这种方法的前提出“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同样的,学生完成这个收集过程,也可能产生“二氧化碳比碳比空气重”这样一种认识。如此一来,第二个实验既显得多…  相似文献   

16.
一、实验——躬行实践,增强探究体验。实验是学生获取自然知识的最基本渠道。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实验的特有功效,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操作和感知体验中,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如教学《二氧化碳》一课,为了解二氧化碳和澄清的石灰水是否反应,有什么反应这一教学要点,老师可组织学生把一瓶制好的二氧化碳气体送入一瓶石灰水里,然后摇晃,过一会看有何反应。实验中发现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并且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再如:要了解二氧化碳气体在空气中的比重大  相似文献   

17.
<正>一、实验操作细节的改进1.验证二氧化碳气体比空气重实验的操作细节改进。教科版小学科学十二册《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这课,为了验证二氧化碳气体比空气重,按照课本范例,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直接倒向燃烧的蜡烛,可是做了很多遍,蜡烛就是不熄灭。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呢?我请教了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他指出了问题所在。一是蜡烛没有放在杯中,倒入的二氧化碳气体无法集中;二是药剂量不够,导致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量不够,容易被上升的热气流冲走,实验容易失败。他指出了要改进的环节,实验时要用短的蜡烛,并放入玻璃杯底,这样倒入的二氧化碳气体才能集中下沉,淹没火焰而使之熄灭。如果蜡烛太长,火焰离杯底高,二氧化碳倒入杯中可能无法覆盖火焰,实验可能就会失败。可是,杯子口太小,徒手无法放入小小的蜡烛头。怎么办?把硬纸板做成"L"型,将燃烧的短蜡烛粘在勾上,探入玻璃杯底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做好这一切后,用大烧杯来混合药剂量较大的小苏打和白醋,就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把二氧化碳气体缓缓倒入玻璃杯中,蜡烛火焰缓缓地熄灭。按照改进的操作方法来做,实验成功率就能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200多年前,人们已经知道空气里除了少量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外,其余的气体就是氧气和氮气。空气里只含有这几种气体吗?英国的物理学家雷利和化学家拉姆塞用实验事实肯定地回答了空气中还含有其他气体。1894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理卫生》第五章呼吸系统的实验和实习,安排了三个内容。实验内容1.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课本73页第4行的实验设计是用干净的玻璃管向石灰水内吹气,观察石灰水是否发生浑浊现象。如此设计的实验做法,与小学自然第四册第14页作业描述无异,实验结果只能表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但是否“较多”;与什么相比,“较多”:是否与吸入的空气相比,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就本实验而言,并没有得别证明。这是疑问一。实验内容2.肺活量的测定。课本73页第7行“迅速……用力吹气”的实验指导,“迅速”两字,为什么?这是疑问之二。因为肺活量的概念不同于时间肺活量的概念,肺活量测定时并不限制呼气的时间,只需作最大限度的  相似文献   

20.
气球系列小实验六例枝城市师范王仁俊(443300)因陋就简,往往是物理(小学自然)实验最为常见的手段之一。利用气球可向学生展现许多物理(小学自然)实验现象。下面介绍几例。一、气体的热膨胀实验〔实验目的]验证气体受热膨胀现象。[实验器材〕气球、锥形烧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