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以诗证史”一直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种发展思路。陈寅恪先生是“以诗证史”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中国诗虽短,却包括时间、人事、地理三点……中国诗既有此三特点,故与历史发生关系”[1],其《元白诗笺证稿》则是利用中国诗来研究历史的典范之作。诗歌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形式,与历史有密切的关系,可以反映不同时期广阔的生活画卷,且后人亦能从中发掘王朝兴替与社会变迁的诸多信息。利用古诗作为日常教学的史料,可以展现史料的多元特征,有助于培养学生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素养。  相似文献   

2.
"诗教"是中国传统诗学的重要范畴,中国新诗建设者曾对它的历史不足严加批判。但是,"诗教"的事实在新诗中依然存在,传统"诗教"理论中的核心意识"天人合一"其原型是中国的"化生"神话,而中国新诗将其演化成了一种"生生"生存诗教,应对着中国现代的"苦难"历史语境。通过对"化生"神话与中国新诗的"生生"生存诗教之间关系的梳理,对中国新诗的民族性考察以及重建中国诗学话语有着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诗与西方诗差异何在?首先,中国诗源远流长,有三千年的历史传统,形式多样,流派众多,风格迥异。在中国,诗这个普通的字眼是有着宽广的含意的,它不包括词(抒情诗)和曲(合乐诗),也并非特指中国第一部诗歌  相似文献   

4.
中国在世界上有“诗国”之称,这是中国人的骄傲;常州在中国,历史上也有“诗国”之称,这是常州人的骄傲。当然,后一个“诗国”不是指国家,而是指城市或地区:另外,这个称呼也不是自封的,它有历史根据:大约是在清代初年,浙江著名诗人查慎行(初白)就有过这样的诗句:“毗陵诗国千年事”。(见于《续毗陵诗录》)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诗歌大国。自孔子以来,已有2500多年的诗教历史。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就是说诗有审美、认识、教育作用。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社会上对诗是越来越冷淡,学校也存在同样的情况。长此以往,中国这个诗之泱泱大国怕会沦为诗的沙漠。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诗在诗的自身发展史上的意义,一位学者有过精辟的分析.他认为历史的观点“就本质而定的诗才是诗的命脉”,诗只有借此才能保持它自身的绵延存续,因为一种东西若缺了自身不变的本质,便不能有一贯的历史发展,具有历史有所不变的第一特性.而历史有所变的第二特性,诗的历来迁化的痕迹也证明了诗的本质才是屡次变革的主因.诗文初具时,以本质的区分为标准,只有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2012,(Z2):128
1.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10首诗(栏目:"文苑")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许多诗都有很大的影响。这里要评的是影响"最大"的十首诗,而不是最好的十首诗。因为要影响大,所以除了要写得好,还必须通俗易懂、易记。  相似文献   

8.
《初中生》2012,(8)
1.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10首诗(栏目:“文苑”)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许多诗都有很大的影响。这里要评的是影响“最大”的十首诗,而不是最好的十首诗。因为要影响大,所以除了要写得好,还必须通俗易懂、易记。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2012,(7)
1.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10首诗(栏目:“文苑”)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许多诗都有很大的影响。这里要评的是影响“最大”的十首诗,而不是最好的十首诗。因为要影响大,所以除了要写得好,还必须通俗易懂、易记。  相似文献   

10.
从形式上看,《错误》一诗短小精美,既是中国传统的题材,有大量传统的中国意象,又有新颖的现代表达,称得上古今结合,中西合璧,这是共识。但在内容上,从女性的角度,结合与此诗题材相关的历史、文学两方面进行深层解读,笔者认为此诗实是借写一缕愁思来写思妇,借写思妇的苦来展现中国社会的苦难,其写作是为这个主题服务的。学习这首诗,在学习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基本层面之前,应先结合诗本身以及所占有的历史文学资料进行想象、还原。  相似文献   

11.
秦思 《中学生英语》2023,(4):95-107
20世纪70年代迄今,美国出版多部中国禅诗英译选集及禅宗隐逸诗僧诗作单行本,英译中国禅宗诗歌逐渐形成中国古典诗词在美译介一个醒目的翻译诗学特征与诗歌翻译次场域。禅诗翻译既是翻译文学,也是诗歌文学和宗教文学。本文试图从禅诗英译发生时美国的宗教、文学、以及诗歌翻译三个方面回溯与梳理禅诗英译次场域形成的历史脉络,再现禅诗英译在美的滥觞与发展。归根结底,禅诗翻译的形成与建立,源自宗教、文学与翻译场域的历史互动与对话融合。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2012,(9)
1.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10首诗(栏目:“文苑”)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许多诗都有很大的影响。这里要评的是影响“最大”的十首诗,而不是最好的十首诗。因为要影响大,所以除了要写得好,还必须通俗易懂、易记。  相似文献   

13.
古诗是文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素材。古希腊诗人荷马的诗被称为“史诗”,中国唐代诗人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就说明了诗这一文学形式的史学价值。前者指记史之诗,后者指用诗记史,语异意同。惟其诗可证史,所以也就可以引诗教史。但是,引诗教史,应该弄清诗的发展规律及其历史价值,注意科学性。本文欲借论说“诗言志”说的历史意义,来为引诗教史提供些文学理论依据,算是旁敲侧击吧。 “诗言志”出处,一说《尚书·尧典》,一说《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诸说不一,但它是我国早期文学理论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它标志着我国人民对诗的认识开始由迷信走向科学。  相似文献   

14.
历史教学语言的精炼化、艺术化,是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诗歌,能起到这方面画龙点睛的作用。诗与史具有深邃朦胧、斑烂多彩的共通性,古今中外以史入诗、以诗叙史论史的,不乏其例。中国是个传统诗国,留下的遗产极为丰富,史学工作  相似文献   

15.
高宇兰 《考试周刊》2012,(46):60-61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一个“诗教”最为发达的文明礼仪之邦,诗灌溉出了伟大的民族和辉煌的历史。语文教育是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因此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营造诗一般的情感氛围,让课堂洋溢着诗的情感,诗的意韵。  相似文献   

16.
诗与音乐的联姻,是中国古代特别突出的文艺现象。从发生学观点看,艺术诞生时期,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本源性质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基因。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在中国古代文艺王国中,音乐和诗歌仍然是关系最密切的两大家族。音乐的情绪性和中国古代诗人抒情素质的沟通,使古代诗人大多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而促进和推动了诗与音乐结合的日臻关合直至完美。诗与音乐的联姻,主要指两方面:一是诗之入乐(以乐配诗和以诗配乐),二是以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诗歌历史的国度,同时也是有着几千年诗学史的国度,诗学的历史与诗的历史几乎一样的久远,被朱自清先生认为是中国诗论开山纲领的“诗言志”的观念就记载在《尚书·尧典》之中。中国古代尽管有各种诗学观念、具有民族特色的诗学范畴术语、丰富的诗学文献,但缺少自觉的学科意识,因而记载诗人轶事、讲述诗坛典故、探讨写诗技法的诗话便成为古代诗学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8.
漫话书信诗     
有人说南朝宋人鲍照和鲍令晖这对兄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对写"书信诗"的人,到唐代白居易更是写下长篇巨制《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我国古代这种以诗代信的"书信诗"多平淡无奇,相反那些抓住写信或  相似文献   

19.
魏红梅 《文教资料》2006,(24):84-85
所谓“道学诗”是指宣扬迂腐封建道德观念的诗。杨维祯是以蔑视礼法、行为放荡而闻名的,但他确实写了一些道学诗。它们是伴随着程朱理学在中国历史上取得科举上的独尊地位后而出现的最早的道学诗,也应该是我们研究当时社会思想的有用资料。  相似文献   

20.
《初中生》2012,(Z3):81
正(2011年11月~2012年1月)1.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10首诗(栏目:"文苑")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许多诗都有很大的影响。这里要评的是影响"最大"的十首诗,而不是最好的十首诗。因为要影响大,所以除了要写得好,还必须通俗易懂、易记。第一首,李白的《静夜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