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徒生童话》一直被全世界人民奉为儿童文学的经典,普及率非常高。然而调查的事实却是大部分人只知道老三篇(《灰姑娘》《丑小鸭》《海的女儿》),对其他作品并不熟悉。经典原本应该成为学生成长历程中的心灵鸡汤,但现状却是让学生看起来很美而不愿靠近,更谈不上真正走进。经典阅读的最终目的是浸润学生的心灵,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2.
《丑小鸭》是安徒生用童话形式写的自传。安徒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童话作家之一。他1805年生于丹麦奥登赛城的一个鞋匠家庭,11岁时父亲去世,靠母亲为人洗衣度日。他母亲要整天浸泡在冰凉的水中干活,只得以酒提神抗寒,因而备受歧视。这些辛酸岁月,在他的童话《她是一个废物》中得到了真实而温情的反映。贫困未能扼杀他追求幸福未来的梦想,卑贱更坚定了他奋发图强的决心。他幻想着当一名歌唱家、演员或剧作家。14岁那年,他只身赴哥本哈根,但在皇家剧院只谋得一份小配角的差事,后来在一个善良而热心的人的资助下,读了一段时间的书并进入哥本哈根大学学习。  相似文献   

3.
青年学者李红叶的著作《安徒生童话的中国阐释》对安徒生的童话做了外国文学、儿童文学、比较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全方位研究;此书是纪念安徒生诞辰200周年的重要著作。本书学理层面的意义在于作者由“儿童的发现”的做的安徒生童话的中国阐释。在中国到了“五四”民主运动开创的时代,才有了“儿童的发现”和“儿童文学的发现”,也才出现了对安徒生童话的“立体解读”。李红叶的著作是“一部完整的安徒生的接受史,阅读史”,她是做此工作的中国第一人。  相似文献   

4.
严文井对安徒生童话至为推崇,其作品《南风的话》、《歌孩》和《浮云》在结构方式、浓郁的诗情风格和现实关怀等方面都明显受到了安徒生《没有画的画册》的影响,这3篇童话可以说是严文井的"没有画的画册"。但由于时代和国情的不同,严文井的童话饱含教育的目的,形成了自己的风貌。  相似文献   

5.
小学第一学段童话教学需要关注其文体特点,创设情境展开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启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可以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语境中学习字词。情境的创设主要表现在创设情境阅读童话,在童话语境中认识字词,在故事情境中写生字。可以通过讲故事,游戏,角色体验等形式创设童话情境。  相似文献   

6.
朱逢 《教师》2015,(10):63-64
安徒生童话是一部优秀的童话,曾经是孩子们成长最好的精神食粮。但现代社会,可选择的读物非常多,因此选择传统童话的孩子和家长越来越少,由此有人质疑,安徒生童话已经过时了,安徒生童话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太大作用。本文通过调查问卷、材料分析、行动研究等方法对安徒生童话在儿童及其家长中的接受程度以及安徒生童话对儿童的作用价值进行了调查研究,试图证实安徒生童话依然受孩子们的欢迎,仍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安徒生童话的出现标志着童话从古典意义的民间童话转向现代意义的文学童话。在转型过程中,安徒生的童话创作既汲取大量的民间童话素材,又融入浓厚的现代意识。本文试从母题和人物类型两方面来阐述安徒生童话的现代意识以及现代意识对安徒生童话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安徒生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的瑰宝,其儿童读者阅读水平和审美情趣的特殊性是作品翻译的难点和重点,叙事视角的灵活运用和研究为此提供了一条出路,也对童话这一特殊文体的翻译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没有经典,语文教育就没有灵魂。遗憾的是,一些小学语文教材对经典缺乏起码的尊敬:许多名家名作,被改得面目全非乃至无一句无一段与原作相同后,仍被当作经典进行教学,甚至要求师生从这些白开水一样的文字中挖掘出伟大的意义。其结果,一方面是大大降低了语文课的文化品位,另一方面是迅速败坏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对文字的感觉。让我们回到经典,回到原版的经典吧!只有原版经典,才最能引诱孩子感受到人类文明与思想的巨大魅力,才最能带领孩子走进丰富而高尚的精神世界,才最能唤起孩子对美丽而优雅的母语文字的敬慕。必须从孩子们进入校门的那一天起,就让他们与最优美最有意味的文字亲密接触,与最高尚的心灵密切对话。我们必须明白:一流教育从经典训练开始。  相似文献   

10.
童话中充满着人类的想象,而想象在认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概念整合是人类思维的过程,是对想象的整合。本文首先对概念整合理论进行简单介绍,接着以安徒生童话《丑小鸭》为语篇样本,对概念整合理论视域下童话语篇意义的建构机制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探微:(1)认知的深化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共进性;(2)等级分明的利益世界与纯净的童话世界的矛盾性;(3)苦难情境横组合特征下丑小鸭的顽强品质;(4)幸福场景纵聚合特征下对内在美的探求。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探微,以期通过表层的语言揭示童话语篇的意义建构认知机制,为意义建构提供新的研究路径和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1.
《丑小鸭》是《安徒生童话》的经典名篇之一,曾是人教版小学教材的入选篇目,在国内的知名度很高。丑小鸭象征了现实生活中备受歧视而又善良、隐忍,没有放弃梦想、追求美好、光明的小人物。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结合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重温儿童文学经典文本,发掘其中蕴含的思政资源,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艰苦的奋斗、真挚的爱、死亡的超越,在安徒生的童话里频频出现,这三个话题经分析又与永恒密切相关,而永恒也是安徒生毕生所追求的根本。安徒生的童话可以说是他人生的写照,永恒也自然在他的童话中有所反映。  相似文献   

13.
整本书阅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的阅读活动,对激发阅读兴趣、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传授阅读方法有积极的作用。《安徒生童话》为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的推荐书目,有故事性强、人物形象鲜明的特点,以此书为例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符合学生的阅读规律。  相似文献   

14.
童话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体。教师要科学有效地引导小学生阅读童话故事,让他们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爱上童话,爱上阅读,进而爱上语文。  相似文献   

15.
童话作为儿童文学中的一种特殊体裁,其中隐含的一些观念与知识,在儿童阅读与理解的过程中,会影响到儿童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形成。但有时由于教师选材不当,却难以实现童话的教育价值。现以解读童话《小花籽找快乐》为例,提醒教师在为儿童选择童话时应注意童话对儿童认知的适合性。  相似文献   

16.
在安徒生的童话中,丑小鸭最后变成了白天鹅,可网上流传着丑小鸭的另一个悲惨结局——成为了盘中餐。无独有偶,"睡美人"变成了邪恶的复仇女巫;"灰姑娘"遭遇火刑成为了王子的陪葬者;"阿拉丁神灯"成了阿拉丁为神灯出卖朋友……恶搞的"黑暗童  相似文献   

17.
矛盾冲突是构成戏剧的主要元素之一,悲剧中的矛盾冲突往往更激烈尖锐。学习悲剧,就是要紧抓矛盾冲突,探究其产生的根源,探究悲剧人物身上“有价值的东西”的具体内涵及其被毁灭的痛苦。这种痛苦既有主人公的恐惧与痛苦,也有阅读者的良知与悲悯,两者产生共鸣共振,才是悲剧作品崇高审美价值的体现,才达到了语文教学提升个人审美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董林 《考试周刊》2008,(53):124-125
基督教文化是安徒生作品意识形态的基调,基督教文化的死亡意识为解读卖火柴女孩之死提供了意识形态视角。本文从《卖火柴的女孩》的创作背景及基督教的影响出发,提出了与我国传统理解不同的看法,并分析了我国传统理解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许珂 《小学语文》2014,(6):28-29
童话,是儿童文学最基本的体裁之一,它是以幻想、夸张、拟人为手段来编写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虚构故事。根据童话的特点,我们在童话教学中尝试让学生以童话的方式学习童话。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末英国优秀作家王尔德一生创造了大量作品,他被公认为是一位独树一帜的童话作家,他的童话措辞优雅,风格独特。本文以《巨人的花园》为例,从意象和情节两方面探讨其与以安徒生童话为代表的传统童话的差异,展现这篇童话的宗教特点和唯美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