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积累题是近年各地中考的必考题,这种题型常以学生的课内外阅读积累作为命题内容,侧重从词汇、名言警句、典型事例、古诗文、文学名著阅读等方面考查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掌握与积累,现结合中考试题简析如下:一、从词汇方面命题。这类题重点考查学生对词语、成语(包括俗语、典故等)的积累与识记。例1.汉语中许多成语都表达了创新的意思,如“革故鼎新”“别具匠心”等,请你再写出两个表达创新意思的成语。(2001年安徽省中考题)做此类题时,要认真读准题干,正确写出符合题干要求的词语或成语,字写错写别不得分。题干要求写的…  相似文献   

2.
和前几年一样,九七年高考语文仍然考查了四个成语的运用。这四个成语,教材没有出现过,一般词典没有,有的连常用成语词典里也没有,只是社会上在用。不了解成语的意思.只靠上下文是无法判准答案的,所以试题就显得又偏又难。恐怕今年做对此题的学生是有限的。尽管又偏又难,仍给我们的教学和复习以有益的启示。这里就以第4题考查的四个成语谈谈,请老师们指正。  相似文献   

3.
一、重视积累学习语文要重视积累。《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因此,语文考试应重视考查学生的语言积累情况,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语言积累,养成自觉积累的习惯。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考查学生语言材料的积累情况,包括字、词(尤其是成语)、句(尤其是名言、谚语、歇后语等)、优美的段落、篇章(尤其是古诗词、古文)。如题目:1.小朋友,春天的景色真美呀。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词语,请写一写。2.请写出你课外搜集到的两条与学习有关的谚语。二是考查学生运…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命题例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丰富积累,奠定发展基础 题1:按要求写成语①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②反映人物品质的成语;③描写冬天景色的成语。(不少于4条,多写加分)(四年级) 题2:在日常学习中,你一定积累了不少好词佳句,请你写几句从课外读物中学来的描写冬天优美景色的句子。(五年级) 题3:请写出你在课本以外能背的古诗(词)一首,另外写出3~5首古诗(词)的题目。(三年级) 题4:任写一段话,用上一两个成语或歇后语。(六年级)  相似文献   

5.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20分)1.按要求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古诗文中的句子。(10分)①夜久语声绝,。②?烟波江上使人愁。③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④《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⑤“无人问津”这一成语出自《桃花源记》,文中的原句是:。⑥从下面两个诗句中任选一句(用▲号标出),展开合理的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句所表现的画面或心情描绘出来。(2分)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⑦⑧两题任选一题完成)(2分)⑦写出反映我国古代民风民俗的两个诗句(连续的两句),。⑧下面语段的横线上…  相似文献   

6.
当我们对高考语文命题所选用的语言材料进行分析的时候,你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事实:即近几年来,《诗经》中的成语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在1991年一1998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中,共有9道题光顾了《诗经》中的成语或诗句。它们是:(1)1991年第1题考了《诗·小雅·小晏》中的成语“战战兢兢”,考查了“兢”字的读音。(2)1992年三南第2题,考了涉及《诗经》中的“国风”、“大雅”、“小雅”的成语“附庸风雅”,考查了“风”字的意义。(3)1992年上海卷第4题,考查了《诗·大雅·抑》中的成语“耳提面命”四个字的字形。(4)1992年全国…  相似文献   

7.
解释成语     
老师在黑板上写了“扑朔迷离”四个字,然后指着一个学生说:“请你解释一下这句成语的意思。”  相似文献   

8.
一、“量”的考查。这类题具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提供一个情境,考查学生成语的积累。例1 按成语接龙的形式,另写出三个成语。石破天惊:__________ _____ (2003年湖北荆门题) 解说:这是一道考查成语积累的好题,以“惊”字开头的  相似文献   

9.
考前寄语:相信你能行!一、你注意读准拼音了吗?请根据拼音写词语。(4分)fěn shēn suìgǔjīn búzhù()()yǒu yìxuàn yào()()zìxiāng máo dùn dān yōu()()wūrǔróng qiù()()〔重在基础知识的考查。在考查中既兼顾二、三、四字词语,更兼顾不同结构、不同成份的词语。〕二、你细细地分析这些成语了吗?请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分类。(6分)()竽充数()无虚席光明()落大公无()刻舟求()比肩继()1.形容人物优秀品质的有:2.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有:3.表示人多的有:〔这道题借助分类,既考查了学生对成语的积累,也考查了学生对成语的…  相似文献   

10.
一、高考字形题的命题规律字形题是近年来高考必考试题。高考对字形的考查,呈现出以下几条规律:1.考查形式灵活。主要设置客观单选题,辨析字形正误。有时单考字形,有时结合字音考查,有时对二字、三字、熟语等进行辨析,有时也以句子为语言材料辨识句中错别字。2008年、2009年湖北卷对四字成语进行了考查;2010年湖北卷字形题在选项的组配上一反  相似文献   

11.
一、字、词、句部分这部分共四道题,第一题主要复习汉语拼音中的轻声,通过练习,让学生懂得几种要读轻声的情况;第二题是成语练习,要求把成语补充完整,再说说所填字的意思。目的是理解成语中关键字的意思,积累常用成语;第三题,给两段话加标点,是使用标点符号的综...  相似文献   

12.
作文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长期以来,形成了“教师命题、指导—学生独立写作—教师评改”的传统作文训练模式,这种传统的写作训练模式已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那么,如何用新课程的理念来处理教材中的习作训练呢?我认为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注重”上。一、注重语言和生活积累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要想写出好文章,就要注重积累。积累主要有两种:①语言的积累。要抓好课内外阅读,帮助学生不断增加语言积累。如丰富的词汇,精彩的句段,有趣的歇后语,形象的比喻,健康向上的顺口溜,富有哲理的成语、格言、…  相似文献   

13.
“3月23日!金童老师1“一蟹不如一蟹2#项庄舞剑,意在沛公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4%不到黄河心不死”翻开学生的《三分钟积累》本,每一天的成语积累课堂作业都是这样的格式,并且有一个个“金童”老师的亲笔批改,有错的同学订正好后还有这些小先生的二次批改。这项成语积累课堂作业全由学生操作。三年级的孩子每天都有一至二节语文课。每天早晨,昨日教成语的小老师往往第一个到校,把写有他教的成语的小黑板挂在黑板上,以便让同学记住这四个成语。第一节语文课上课前,昨日教成语的小老师会及时发下《三分钟积累》本,然后在黑板上写上日期和她(他)的姓名。语文课铃声一响,学生就翻开本子,手握钢笔,静悄悄地等待小老师吩咐。有些小老师会吩咐默写;有些则让大家听写;有些小老师要求高一些,会自己说意思,让大家根据意思写出这四个成语;还有要求更高的,则说一个不完整的句子,让大家根据这个句子写出相应的成语,当然范围就是他教的这四个成语。结束后,迅速传好本子,小老师抱走,我开始上语文课。当天中午,小老师会趁午休时间改好全班的这些作业,并找有错误的同学一一订正,然后一本不落地整理好本子传给下一位小老师。第二节语文课铃声一响,下一位小老师闪亮登场,指着小黑板...  相似文献   

14.
哎呀,真是日月如梭,小朋友们在不知不觉中又将送走一个学期。老师最喜欢把学习当成快乐的孩子。今天,我来出一些快乐语文复习题,大家用这学期所学的知识来回答,答对的小朋友,就是“语文智多星”!哈哈,请看题!请写出两个形容时间过得非常快的成语: 再写出两个和学习相关的成语: 大雪纷飞的冬天,又可以用哪两个成语来形容呢? 成语积累是非常有趣的学习过程。小朋友们可以把语文书上的成语进行归类,对熟悉的成语,一定要会写会用。做下面的练习时,一定要看准拼音,…  相似文献   

15.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认为这样的语文考试才是理想的:一是听,可以模仿英语的听力考试,来测试学生的听的能力;二是说.可以进行即兴演讲或者口头作文,教师打分,考查学生说的能力:三是读.除了可以做阅读理解题.或者听一段话后.解决一些问题.考查学生读的能力.还可以通过学生的诵读对其进行评价;四是写.考查学生写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教学要求 :复习汉语拼音和成语 ;练习写近义词 ;理解多义词 ;学习修改病句。教具准备 :写有“字、词、句”部分第一题至第四题的小黑板或投影片。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提出要求今天我们来学习《基础训练3》的第一部分内容 (字、词、句 )。这部分内容有看拼音写汉字 ,写近义词 ,理解多义词 ,修改病句四道题目。请大家翻开课本第73页。二、练习第一题 :看拼音写汉字1 读题 ,明确要求 :这一题主要是复习汉语拼音和学过的成语 ,要求大家能熟练拼读音节后写出汉字 ,并能说出成语的意思 ,掌握成语 ,不写错别字。2 出示写有题目的小…  相似文献   

17.
考试,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尺。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努力发挥语文测试的作用,在试题中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让考试命题更为科学、合理。一、万丈高楼平地起——重视积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为此,语文考试应重视考查学生的语言积累情况,促进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1.语言材料的积累情况。主要考查字、词(尤其是成语)、句(尤其是名言、谚语、俗语、歇后语等)、优美的段落、篇章(尤其是古诗词、古文)的积累情况。如题目:A.三月份,我们学校举办了快乐的读书…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以考查学生语言积累和运用能力的“情境题”成为中考语文试题的一大亮点,但从学生答题的情况看,问题多多,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误。笔者想就“情境题”的类型及解答技巧作一些分析,希望能给同学们以启示。综观近年中考的“情境题”,主要有如下类型:一、默写或选择古诗文的情境题请看2005年重庆市中考“古诗文积累”部分的两道“情境题”:1.根据下列语境,各用两句连续的古诗句填空。漫游祖国各地,面对名山大川,人们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感慨。站在黄河边上,我们会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站在高山之巅,我们会想起“__…  相似文献   

19.
(本期★题。欢迎参与,参与有奖)1.请把下列一堆杂乱的汉字卡片拼成四个成语。2.根据意思,写出表示各种“快”的成语。(1)看书快———(2)走路快———(3)吃饭快———(4)办事快———(5)变化快———(6)水流快———(7)航速快———(8)车速快———(9)回答问题快———(10)写字画画快———(11)时间流逝快———3.下面这一组成语中藏有一句唐诗,每个成语各藏一字,你能读出这句诗并写出诗题和作者吗?一叶障目万紫千红饱经风霜无济于事日积月累眼花缭乱三心二意诗句:诗题:作者:摘自《趣味学成语》(江苏教育出版社张履祥姚建宏编著)成语趣题(二…  相似文献   

20.
期末考试,有一道写成语的题,有一些学生写了“机智勇敢”“努力学习”“意志坚强”等。阅卷时教师们对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的认为这是成语,有的认为这不是成语。在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情况下,干脆“放宽政策”:像这些辨别不清的四字短语都算成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