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界》2015,(24):34-37
从传播学角度,系统梳理相声发展百余年来传播介质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相声的传播空间、受众、反馈、效果等方面的变化,对相声研究而言是一种比较稀缺的视角。从相声早期的撂地街头、入茶园的群体传播,到广播、电视时代的大众传播,再到新世纪回归剧场、网络等新媒体传播并行的立体传播,这些都是相声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传播媒介变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传播空间的转换,带来传播氛围的变化,以及受众主体地位的变化。然而,相声的兴衰还是由其自身规律,以及受众选择和社会大环境所决定。因而问题就落在如何遵循相声的艺术规律,寻找和媒体传播的结合点上。  相似文献   

2.
对于相声在哪里演出,海峡两岸相声界人士大多认为应回归剧场。从实践上看,剧场相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于电视相声,多数观点认为:电视使演员和观众的距离拉大;电视使相声的表演性成分加大,淡化了相声的艺术特性。回归剧场的传播本质是让观众追逐相声,这与“受众时代”很不协调,因此应探索电视与剧场在相声传播中的作用和关系。不能将两种传播方式对立起来,进而成为相声低迷的理由,正如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吴文科先生指出的,离开电视谈相声的繁荣,等于“抓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荒谬。荧屏观众使演员同现场观众产生疏离戏剧演员处理自己…  相似文献   

3.
翁小芹 《青年记者》2007,(12):108-109
电视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肩负着理论宣传的重任。电视理论节目能否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电视理论节目能否受观众欢迎,能否长久办下去的因素之一。本文结合实际案例,从栏目定位、节目题材内容、节目形式、节目语言等方面入手,分析电视理论节目如何遵循“三贴近”原则,优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4.
美国华语电视根据自身频道和受众定位以及当地的市场特点,在节目引进、编排、构成等方面有着相应的模式。美国华语电视与我国对外电视的发展密切相关,它在我国国际传播中扮演着接受者的角色,对于扩大传播范围和增强传播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其内容模式对于我国电视对外传播也有着重要的启发或借鉴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研究:美国华语电视的内容模式、美国华语电视内容模式的成因以及美国华语电视内容模式对于我国对外传播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相声是一种特殊的以语言为主要表达形式的喜剧性艺术。关于相声的研究比较少,且主要从语用、交际和修辞等语言方面,分析相声话语风格,采用的语用策略,实现的幽默效果。本文试图采用认知语言学中Fillmore的框架理论研究相声的对外翻译问题。通过对范畴体系中框架理论的介绍,文化与思维关系的分析,指出相声翻译讲求内容的情景和语境,借助人类思维框架模式的普遍共性特征指导相声翻译,可以实现翻译理论的功能对等原则,具有很好的解释力。由于中西方文化依然存在一定差异,框架理论的解释力也有局限性,因此需要迁移框架模式,再进行翻译,才能有效实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京津地区相声演出现场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遗产》2010,(2):47-55,157
中国传统相声发展已过百年,当下京、津相声现场演出的形式主要是茶馆与小剧场演出。本文对京、津具有代表性的相声场所,其中包括北京的天桥乐茶园剧场、湖广会馆、东城区周末相声俱乐部、广茗阁(鼓楼)笑剧场,天津的天华景戏院、新名流茶馆、大金台茶馆进行了现场描述。通过问卷调查,对京津地区观众听相声的目的、方式、场所选择等问题进行考察,并指出了京、津两地相声观众的差异。在相声演出生态方面,依据田野调查与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京、津相声演出的文本创新性、演出氛围、表演空间以及相声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等问题,并就营造良好相声演出生态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芳玲 《采.写.编》2020,(1):150-153,132
相声语言中很多桥段的设计,都离不开语用学方面的理论。岳云鹏作为近几年的相声届新秀,不仅继承着上一代相声大家的优良传统,也在不断地进行突破创新,文章以岳云鹏、孙越的相声为例,通过手写记录相声台词,从语用学角度出发对相声台词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简单探讨了言语交际原则在相声语言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概念合成理论因其强大的解释力而成为认知语言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利用概念整合网络及其图表形式清晰地解释相声言语中幽默效果的动态产生过程,一方面丰富国内目前关于相声的语言学研究,另一方面试图论证概念整合理论对幽默的阐释力.  相似文献   

9.
面对新媒体的步步紧逼,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似乎日渐式微,曾经占领了话语权高地的黑盒子如今要面对市场被分割、受众被分流、影响力减弱的局面。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下,电视媒体如何改变和整合去构建话语主导性,成为一个迫切且必要的课题。本文将以凤凰卫视和湖南卫视为案例,从传播内容、传播形式、引导舆论三个方面来说明电视媒体应该如何重塑话语权。  相似文献   

10.
开播于2007年的天津相声广播是全国首个相声专业广播,十年来一直广受欢迎。为了保持稳定发展,天津相声广播主动向自己"开刀",对内实行量化考核,通过工作机制改革不断优化、创新节目,成为细分专业广播中的一个成功案例。在又一个辞旧迎新、回顾展望之际,本刊特约请新华社天津分社记者撰文,以天津相声广播的成长为例,从市场定位、改革创新、品牌维护三个方面,探究细分的专业广播应该如何赢得市场。  相似文献   

11.
电视媒介事件是电视媒体参与社会活动的一种传播形式,最早出现在欧美电视界,近年来,我国电视媒体大量采用,且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但目前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尚不多见。《电视媒介事件——传播的新形式与新效果》一文对媒介事件产生的历史,电视媒介事件的形式、内容和效果进行了研究。有助于加深人们对“电视媒介事件”这一传播现象的系统认识。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0月5日,天桥乐茶园,郭德纲和当时的搭档张文顺给相声迷们说了一段新创作的相声:《论50年相声之现状》。虽然这个段子中很多响亮的包袱,但听了它,所有爱过相声的人会心碎!  相似文献   

13.
从50年代起,马季(1934~2006)就在广播里逗人们笑;80年代,又在电视里逗人们笑。他还发明了小品,参予设计了头几届的春节联欢晚会语言类节目。回忆起他,人们应该微笑。在相声界,马季承前启后的地位无可撼动。无论是北京、天津,还是东北,相声门中人对他心悦诚服。有些争议声来自部分相声爱好者:关于由他开创的歌颂型相声,把相声推向电视的功过,与师傅侯宝林的关系,以及“马家军”在相声衰落中的责任。不管怎样,马季是新社会的人,他说了50年的新相声,是新相声的一代宗师。他的个人荣辱,也都关于这个时代。  相似文献   

14.
农业电视的传播内容就是农业电视节目,它是农业电视传播的中心环节,也是农业电视创作最终形成的有形产品。对农业电视传播内容的分析主要从农业节目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5.
《新闻天地》2004,(3):24-25
在湖南本土大红大紫并从湖南走向全国的相声演员奇志却不是湖南人,这让大家都感到很意外,因为在他的相声里,长沙本土方言也说得很好,他自己的解释是,在长沙呆了20年,已经是半个湖南人了。杨奇志的老家是辽宁,但是在山西出生和长大,他从小就很聪明,什么都是一学就会,儿时的他,已经展露出表演的才华,唱歌、舞蹈、说相声,几乎样样都能  相似文献   

16.
时事漫画作为传播新闻信息的一种独特形式,被广泛地应用于报纸、电视和网络中。其中,时事漫画对于报纸而言,在版面形式、内容鉴赏和阅读效果这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报纸时事漫画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本文对这个过程进行了梳理,并通过对发展脉络的梳理进一步概括我国报纸时事漫画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7.
肖嵩 《传媒观察》2014,(12):24-25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电视法制节目内容和形式都有很大的改变,但电视法制节目也存在内容和形式严重雷同、节目内容低俗化、和司法的关系处理不当、缺少对案件的深入和理性分析,影响了电视法制节目的传播。因此,必须从理解法的精神和本质、电视法制节目传播手段两个层面出发,才能实现电视法制节目的传播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电视活动传播指的是电视媒体根据需要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借以传播自己需要影响大众的内容。相对于电视新闻节目、电视纪录片、电视广告等传统电视传播形式,电视活动传播推出的是一个全新的内容载体,即“活动”。  相似文献   

19.
传播力与传播内容是传播过程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电视工作者除了要在形式上和传播方法上寻找突破以外,传播内容本身也会影响传播效果。经典文化应当得到更加正确的认识和传播。电视在提升整体国民精神文明素质的同时要注重对外传播,将国家价值观和审美品位一并传播出去,从而提升我国国家软实力。  相似文献   

20.
2014年被誉为中国“媒体融合元年”,河南省CMMB项目的创新产品手持电视收音机“戏曲宝”作为媒体融合的成果之一,自问世来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本文试从“频道内容模式”“厂家销售模式”和“河南中广传播的商业模式”三个方面总结“戏曲宝”的运营经验,并对CMMB手持电视收音机的未来发展之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