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寇尚民 《收藏》2013,(9):104-109
"龙洋"是清光绪至民国年间流通的银币,正面铸有"光绪元宝"四字,中间有小满文,并有铸造地名和"库平七钱二分"计重;背面为龙图,四周铸有外文(见图)。这种既有龙图又有外文的银币被称为"龙洋"。此银币首先由广东造币厂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正式开铸,后各省陆续铸造。关于各造币厂铸成"龙洋"之数量,因统  相似文献   

2.
徐国展 《收藏》2009,(9):150-150
民国21年(1932年)孙像帆船三鸟银币正面为孙中山侧面头像,背面有面值、双桅帆船、三只飞鸟、旭日等图案,俗称“三鸟币”。华光普《中国银币目录》述要:“上海中央造币厂铸,拟定之中华民国国币。嗣因背面有三鸟落日图案,时值中日关系紧张,有人附会图案隐含日本空军侵略中国的不祥之兆,认为不宜,乃即停铸封存(不久即作回收销毁处理),市场流出,为数无多。”对此,藏界将其归入“珍稀”类银币。  相似文献   

3.
寇尚民 《收藏》2013,(5):104-109
"龙洋"是清光绪至民国年间流通的银币,正面铸有"光绪元宝"四字,中间有小满文,并有铸造地名和"库平七钱二分"计重;背面为龙图,四周铸有外文(见图)。这种既有龙图又有外文的银币被称为"龙洋"。此银币首先由广东造币厂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正式开铸,后各省陆续铸造。关于各造币厂铸成"龙洋"之数量,  相似文献   

4.
张建功 《收藏》2008,(2):114-117
清末民初新疆省官铸银币以两、钱作面值,与内地银元币制不一致,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地区和民族色彩。以迪化(今乌鲁木齐)、喀什铸造的饷银银币,显示了边防省份的特色。因其品种版别繁杂,铸量偏少,更显珍贵,深受钱币界的青睐。  相似文献   

5.
王钢 《收藏》2013,(3):90-92
在研究袁像机制银币版别的过程中,我发现除了中央造币厂和地方政府造币厂铸造的各种版别的银币外,还有一定数量的军阀版或私铸版袁像银币。随着版别收藏的升温,这些军阀版、私铸版钱币也受到集泉者关注。由于军阀版和私铸版不容易区分,因此,笔者将这两类袁像银币放在一起探讨。军阀版和私铸版的概念业内所说的军阀版就是指各地军阀为搜刮民脂  相似文献   

6.
王钢 《收藏》2013,(5):90-92
在研究袁像机制银币版别的过程中,我发现除了中央造币厂和地方政府造币厂铸造的各种版别的银币外,还有一定数量的军阀版或私铸版袁像银币。随着版别收藏的升温,这些军阀版、私铸版钱币也受到集泉者关注。由于军阀版和私铸版不容易区分,因此,笔者将这两类袁像银币放在一起探讨。军阀版和私铸版的概念业内所说的军阀版就是指各地军阀为搜刮民脂  相似文献   

7.
周传芳  周国卿 《收藏》2006,(4):100-103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五月,新疆布政使王树楠向巡抚联魁建议,用内地各省拨来的财政补助银“协饷”为原料,在新疆(迪化)水磨沟机器局铸造银币。联魁于六月四日批准成立新疆银元局,铸造五钱、四钱、二钱、一钱四种银币,至三十四年七月止,共铸银32万两,主要用于军费开支,故称“饷银”。饷银五钱,正面主图为汉维文“饷银五钱”,背面主图系蟠龙。该币直径3.3厘米,重17克左右,成色85%。饷银五钱银币的版别较多,从正面看,汉文“饷银五钱”有字体大小、笔画粗细的不同,汉字中心有有花饰和无花饰的差异。从背面看,图案有无圈龙、线圈龙、珠圈龙,维文龙、蝙蝠龙的不同,蟠龙又有小头龙、尖角龙、小龙的差异。现就“饷银五钱”银币的具体版别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8.
寇尚民 《收藏》2012,(9):94-97
安徽安庆造币厂建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最初定名安徽银元局。光绪三十二年易名度支部安庆造币分厂次年改为安徽制造局。民国2年(1913年)利用制造局老厂房和机器重建安庆造币厂直至民国15年关闭。笔者现依据文献资料,对安庆造币厂所铸银币和相关史实作一探究。  相似文献   

9.
本期封面是清末由新疆古城寄新疆省城迪化(乌鲁木齐)吉祥洋行的实寄封。信封背面贴伦敦版无水印蟠龙邮票壹分两枚,销新疆古城庚戌二月初七(1910年3月16日)大型干支戳共3个,正面盖新疆迪化庚戌二月初十(1910年3月19日)同式落地戳,并有汉文、维文书写的地址和用俄历书写的日期,邮程四天。 新疆于光绪十年(1884年)建省。本世纪初,大清国家邮政在完成陕甘地区邮政局所的设置后就开始研究办理新疆邮政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朱仁和 《收藏》2011,(1):96-98
袁像银币,俗称“袁大头”,始铸于民国3年(1914年)天津造币厂。民国初年,国民政府财政部为了治理整顿银元流通混乱,种类繁多,成色不一,难于统一管理等状况,于民国3年颁布了《中华民国国币条例》,规定袁像银币一元为本位币,重七钱二分,成色是银九铜十,后改为89%.  相似文献   

11.
周齐林 《收藏》2012,(5):115
民国元年(1912年)之前,新疆饷银一直采用两、钱纪值,显示出新疆所独有的民族文化特色。民国元年饷银一两背壬子双旗银币,正面珠圈外逆时针方向排列着"中华民国元年",珠圈内按上下右左为"饷银一两"文字;背面的"壬子"则为传统的干支纪年,其旁边的两面旗帜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12.
寇尚民 《收藏》2012,(17):94-97
安徽安庆造币厂建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最初定名安徽银元局。光绪三十二年易名度支部安庆造币分厂,次年改为安徽制造局。民国2年(1913年)利用制造局老厂房和机器重建安庆造币厂,直至民国15年关闭。笔者现依据文献资料,对安庆造币厂所铸银币和相关史实作一探究。铸币历程在安徽省未铸造银元之前,市面流通的货币,除清朝各帝铸造的制钱外,还有银元宝、银锭、银锞子、散碎银、外洋和其他省铸造的银元。光绪二十三年三月,安徽巡抚邓华熙向清政府具奏:"请仿广东、湖北筹铸大小银元,以济钱荒,而挽外溢之利。"获准后,成立安徽银元局,委派营务处潘作  相似文献   

13.
张建功 《收藏》2010,(12):100-102
新疆近代官铸银元始自光绪十五年(1889年),铸期直到新疆解放为止。除民国38年(1949年)“壹圆”银元外,其余各种银元都属于天罡银元,面值则采用两、钱、分,且专用湘平而不用库平。其铸地主要有迪化(今乌鲁木齐)、喀什噶尔(今喀什)、阿克苏三处。  相似文献   

14.
王际朝 《收藏》2006,(1):101-101
西藏硬币中有一种“桑松郭母”银币,“桑松郭母”即藏语“三两币”的读音。公元1932年(藏历16~6年),十三世达赖喇嘛土丹嘉措为统一西藏地区货币,对造币机构进行调整,将梅吉、罗堆、多带三个造币厂合并为扎什电力机器厂,简称扎什造币厂。公元1933年(藏历16~7年)西藏地方政府在扎什造币厂始铸“桑松郭母”银币,有初版和第二版两种。由于较常见,故在国内外钱币目录中均有刊录。但究竟有多少版式,却未见有著述论及。现根据笔者多年收集的实物及相关文字资料,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5.
孟凯 《收藏界》2011,(10):78-78
在海峡两岸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笔者在归纳整理历朝铜币和纪念币时,意外发现民国十七年、二十年、十十一年福建铸造面值为10分、20分的机制白银币。此系列币是为纪念在黄花岗英勇就义的七十二位革命党人面铸,因当时铸量较少,所以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6.
林文君 《收藏》2010,(8):132-133
中国机制银元始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的广东,由于商民皆喜用,官府又获利丰厚,随后各省竞相效仿。据民国时期蒋仲川著《中国金银镍币图说》载:“陕西省造币厂,虽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开始筹办,终未正式成立,该省银币,仅由湖北造币厂代铸样币若干枚,兹得到一元、五角、五分三种、真如凤毛瞵角,绝少仅有,是为名贵珍品,此外二角及一角辅币,想必亦有样品,苦干无法搜罗耳。”  相似文献   

17.
陈传银 《收藏》2009,(11):120-120
笔者数年前集得一枚“江南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该银币铸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为江南省成立银元总局后的初铸币,因无干支纪年,俗称老江南银币。该币直径40毫米,厚2毫米,重26.51克(见图)。该银币直齿边,表面有轻度磨损,为保留原包浆,故未作除锈清理。其正面由S纹组成的圆圈内有“光绪元宝”四字,中间为满文;圈外上方自右至左为“江南省造”,下方为“库平七钱二分”;两侧分列六瓣花星。背面中间为“珍珠龙”图案,龙背长刺,龙外无圈;上下均有英文字母及面值,两边亦有六瓣花星;边纹则与“珍珠龙”版相同。其成色符合标准,包浆入骨,色泽自然,找不出作伪之嫌疑。  相似文献   

18.
杨觉 《收藏界》2010,(6):102-103
日本贸易银币的币面铸有"飞龙戏珠"图案(图1),俗称"日本龙洋"。1868年,日本明治天皇上台,为开展对外经济和商品贸易,维新政府于明治三年(1870年)开始铸造面值"一圆"的贸易银元,直至大正三年(1914年)为止。  相似文献   

19.
《收藏界》2007,(10)
纵览新中国贵金属纪念币,笔者注意到一枚央行1995年发行,沈阳造币厂铸造,面值3元的"中国传统文化第一组领衔纪念银币",疑为内容有误,现不揣冒昧,附上照片及鉴定证书(复印件),并撰文与大家商讨。  相似文献   

20.
寇尚民 《收藏》2013,(10):60-64
孙像镍币是法币的辅币,正面为孙中山先生侧面像和民国纪年,背面为布币图及面值。该辅币1936年开铸,至1943年停铸,于1949年退出流通,因国民政府未加以充分回收,现今存世量很大。进入收藏市场后,成交价低廉,加之书刊杂志宣传少,泉友们对这类镍辅币始终不屑一顾,长期被市场边缘化,属极冷门品种。笔者前后花费了3年时间,才收集到曾流通过的全套仅21种版式的孙像镍币(试铸未流通镍币除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