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2007年以来,城乡学生对国家资助体系的反应差异日益明显。根据统计分析可知:城乡学生在贫困生认定、资助方式和助学金效果等方面的认识存在显著差异,资助公布方式无显著性。对此,需要构建多层次资助认定体系,从无偿模式向有偿模式转变,规范资助工作流程,保证资助前提公平、资助实体公平和资助程序公正。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研究生教育外部收益的内涵,认为外部收益差异是研究生资助体系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审视了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即较少考量外部收益差异,资助主体限于学校及国家,资助对象一刀切,在职研究生教育资助缺失。认为应该遵循差异化、合理分配与分担、公平等理念原则构建我国研究生教育资助体系,按专业分类资助,施行将外部收益内在化的财政与政策专项资助,切实构建适应后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特征的在职研究生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3.
对美国研究生和本科生资助体系进行了比较,指出与本科生相比,美国研究生资助具有资助力度大、资助主体多元化、资助方式多样化等特征,认为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的内在性质不同是上述差异产生的客观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对湖北省Z市三所综合实力有差异的农村普通高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农村普通高中资助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资助获取难度大、资助面窄、资助力度小、资助效果不理想以及资助体系不健全五个方面.报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揭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定性分析博士生资助的影响因素基础上,利用2008年全国12所大学913份博士生资助问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博士生资助数额的影响因素,并着重讨论了家庭背景、学习阶段、学科差异、大学层次、导师资助制与资助数额的相关关系,最后针对未来我国博士生资助政策的调整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研究生经济资助理论及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生经济资助是研究生收费中保障公平、实现调控、优化结构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和财政手段。完善的资助政策是实施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政策的保证。研究生经济资助要保障五大原则:公开、公正、公平,效率优先、保障质量,区域差异资助,重点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重点资助学术类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背景下研究生经济资助需要建立多元的研究生经济资助体系、开辟多元的研究生资助经费筹措渠道、完善多元的研究生经济资助方式、建立研究生经济资助评审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7.
大学博士生资助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博士生资助状况直接影响博士生的生活状况、科研环境,间接关系整个国家的人才安全和科研创新,是教育财政政策改革必须考虑的重要方面。通过对913名大学博士生的问卷调查并结合实地访谈发现,中国大学博士生资助有以下特点:生活性资助额低,博士生生活窘困;资助方式较单一,固定生活补助最常用;资助结构不合理,公平与效率失衡;资助学科差异大,文科博士生资助水平更低。研究结论对于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和博士生资助政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博士生资助状况直接影响博士生的生活状况、科研环境,间接关系整个国家的人才安全和科研创新,是教育财政政策改革必须考虑的重要方面。通过对913名大学博士生的问卷调查并结合实地访谈发现,中国大学博士生资助有以下特点:生活性资助额低,博士生生活窘困;资助方式较单一,固定生活补助最常用;资助结构不合理,公平与效率失衡;资助学科差异大,文科博士生资助水平更低。研究结论对于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和博士生资助政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结合政策文本和大规模硕士研究生调查数据,从国家整体设计、院校实践和个人获得三个层面,分析我国研究生资助在不同学位类型硕士研究生中的配置问题。研究发现,当前国家层面的研究生资助政策关注资助体系的建立,不提倡对同学历、不同学位类型的研究生给予不同的资助待遇。但在院校实践中,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面临不同的资助条件。虽然我国研究生资助的覆盖面逐渐广泛,资助规模逐渐增大,但是不同学位类型的研究生获得资助的情况存在着明显差异。学术硕士不仅学费低于专业硕士,而且其获得总资助、赠予型资助和报酬型资助的比例和金额都比专业硕士要高。  相似文献   

10.
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建设是高校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组织保证。目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呈现"一窄一强二低三差异"的特点,存在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工作稳定性不高,激励不到位等困境,高校可从转变思想、重新定位和完善措施等入手,加强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建设,以期提高资助育人效能。  相似文献   

11.
以德、智、体、美、劳“五育”协同为目标,探索构建发展型资助体系是新时期高职院校资助工作改革的主要方向,也是资助育人的必然要求。当前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体系建设面临着标准差异、关怀缺失和监管不力等问题。对此,高职院校需进一步明确发展型资助体系建设的关键点,紧抓经济帮扶、资助育人、能力提升、精准施策、教育公平等方面,以“五育”协同理念为指导,推动发展型资助体系的改革创新;以项目式资助为载体,促进发展型资助体系与“五育”目标有机融合;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实现对贫困生的精准识别和动态管理;以长效监管机制为保障,实现资助工作的“五育”育人目标;以学生资助范式的三重转换为基础,开展资助育人系列教育活动,构建“五育”协同的发展型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贫困学生资助工作是高校资助工作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区别于一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因其生活习性、生活环境和专业基础现状存在很大的差异,少数民族贫困学生群体内部也各不相同,因而对资助体系的精准构建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对江苏高职院校少数民族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的研究,从资助策略、体系建设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提出如何改进高职院校少数民族贫困学生资助工作,以实现精准资助和育人。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完善高校贫困生救助政策和措施,随机抽样466名高校贫困生开展从政策知晓度、资助政策的满意度和目标群体影响情况三个维度对现行高校资助政策执行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贫困生对资助政策知晓度不高;对资助政策的满意度很高;贫困生资助面并未全覆盖;获资助生心理压力大于未获者,且差异显著等。基于此,提出加强资助政策宣传,扩大资助学生覆盖面、拓宽勤工助学途经、完善心理扶贫策略,关爱贫困生健康成长等举措完善高校贫困生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14.
印度私立中小学在基础教育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与政府对私立学校的资助分不开。印度政府对私立学校的资助主要以公立学校教师工资的一定比例为私立学校支付教师工资。受资助的私立学校的比重在各级教育内部、城乡之间和各邦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政府对私立学校的资助存在公平与效率问题。印度的经验说明,政府对私立学校的资助有利于私立学校的发展,政府在资助私立学校的同时,应该正确定位,避免过多干预。  相似文献   

15.
焦中宁 《高校辅导员学刊》2023,(1):69-77+99-100
从文献研究视角揭示资助育人政策初衷与现实背离的表现及成因,有利于厘清资助育人政策设计与运行机制障碍,为政策转型提供理论依据。资助育人政策缘起于资助育人的效应事实及影响差异,提升人力资本及促进全面发展成为政策初衷。传统资助政策绩效评价导向偏误导致了资助育人体制约束,从资助主体体验视角审视资助育人实践结果,执行效果偏差意味着资助育人实践面临困境。短期上,资助工作程序优化和科技赋能可以提高政策执行效率,根本上,资助工作模式创新和资助育人成效评价成为资助育人实践困境突破的转型路向。资助育人问题研究可以拓展理论基础,重新界定资助育人成效标准,构建资助育人实现机制,从提高政策设计与执行契合度上探索资助育人成效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6.
任雪莲 《大学教育》2022,(1):188-191
文章对菏泽市三所高校精准资助育人工作展开问卷调查,发现75%以上的学生对这项工作表示比较满意。采用SPSS20.0单因素分析,发现满意度在不同的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就读专业及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在深入分析原因并结合新时代大学生资助需求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优化模式提升资助成效、完善大数据时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模式、提升困难学生认定的客观性和精准性、拓宽资助渠道提升资助育人能力等措施,探索改进地方高校精准资助育人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美国博士生的学习成本较高,但资助体系比较健全,各种资助的覆盖面和资助强度都比较高。总体而言,助研、助教和各种奖学金、助学金逐渐成为其经济资助的主要来源,1998-2008年间博士生获得上述资助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但不同学科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从资助强度来看,博士生如果能够同时获得奖助金和助学金,则足以支付除全时/全年学习方式外其他情况的经济支出。不同的资助模式对博士生修业年限和完成率、博士学位获得者的职业发展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我国博士生资助体系的完善不仅需要教育、财政行政主管部门的努力,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需要一系列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8.
试析美国公立高等教育的政府财政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各州由于政策环境的差异,高等教育财政资助方式也各有不同,但大都采取以下三种基本途径:州政府财政税收拨款资助公立高校;州政府或州高等教育管理机构制定公立高校学费标准,高校向学生收取学费;联邦政府及州政府学生资助项目或计划资助就读学生。  相似文献   

19.
不同资助模式下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资助模式下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方法: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作为测试工具,对采用不同资助模式的大学生进行前后测试.结果:(1)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于普通大学生.(2)二年级经济困难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减小.(3)勤工助学和助学金两种资助模式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多个方面存在积极作用,在偏执和依赖方面存在消极作用.(4)勤工助学和助学金两种资助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各个因子上差异不显著.结论:勤工助学和助学金两种资助模式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采用自编普通高中贫困生资助方式偏好性问卷,对民族地区普通高中贫困生资助方式偏好性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除助学贷款和助学金以外,民族地区高中贫困生对其它各因子偏好性呈显著差异;他们对减免缓交学费的偏好程度最高,对公开性资助的偏好程度最低;女贫困生在勤工助学因子上的偏好性极显著高于男贫困生,其它因子无显著差异;高一贫困生对资助的偏好程度显著高于高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