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贲道宏 《儿童音乐》2011,(12):48-49
正音乐审美教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一种与美的感动相结合的教育,是渗透于人心灵的情感教育,直接影响人们的情感与理智、精神与道德、情操与思想。学校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能够懂得音乐、喜欢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这是普通中学音乐教育的宗旨。当然,音乐审美素养的提高离不开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2.
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流;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冼星海。音乐从起源到现在,经过不断的发展,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音乐经常被人们认为是减压的最好方式之一,另外音乐还有励志、抒发情感等作用。由此可见音乐作用之广泛。中小学时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与成长规律,他们不仅需要学习广泛的基础科学知识,还需要从心灵上去提升情感的升华,正确的审美观就是在这个时期初步形成的。而音乐教育正是一门审美课程教育,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是能从小培养小学生的审美。通过美感教育来启发小学生的道德情操,这是其他各门学科所不及的。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能、情感、身心健康等,具有重大作用。特别在农村,留守儿童居多,更应该关注音乐教育。从而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学习过程的快乐,从而真正地搞好当前所说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3.
高校是当前我国中学音乐教师培训的主要基地,在新形势下,需要对中小学音乐教师培养模式加以创新。就教育主体而言,当下的高校音乐教学需要改变传统观念,将过于笼统、模糊的培训音乐专长的音乐队伍目标,进一步微观化、专业化、层次化;就教育客体而言,高校音乐教育需要实现从歌唱技巧训练向审美情操、塑造全面发展转换;就教育手段而言,我国高校音乐教育需要更加注重物质载体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合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对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都具有重大意义。相对而言,由于条件、设备、师资等多方面原因,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还是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作为一名农村中学音乐教师,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组建合唱队,不失为一个较好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5.
音乐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一条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在音乐教学中,通过音乐本身具有的独特的育人功能,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情操。因此,如何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提高学生素质中的作用,这已成为当前音乐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音乐教学的本质是审美教育,离开了审美的音乐教育将是无源之水。音乐审美教育应该完整地体现在音乐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以音乐的美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7.
吴巧娥 《成才之路》2010,(20):64-65
音乐审美教育不仅要完整地体现在音乐教师的教育观念中,更要体现在音乐教育的活动中,体现在活动的全过程。为此,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素质教育在全国的广泛开展,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的,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和健全人格。音乐教育作为实施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也就成为落实审美教育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随着素质教育在全国的广泛开展,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的,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和健全人格.音乐教育作为实施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也就成为落实审美教育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的音乐审美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其审美意识和观念,现代的音乐教育方式也不是传统培养音乐技能的模式,更注重的是通过音乐教育来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情操,将小学生的审美加以开发挖掘后能够让小学生在后续人生道路中有效选择到正确的发展路径,基于此,论文一小学音乐教育为出发点,对小学音乐审美教育加以研究,探索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基本情况,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针对学生和教师的问题做出提升其审美教育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常我们指的智力方面的素质主要包括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感受能力等 ;而非智力素质主要包括兴趣热情、情感个性、意志毅力等。而音乐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情感教育 ,其作用在于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陶冶其高尚情操 ,健全其审美心理。在音乐教学中 ,非智力因素非常重要 ,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素质呢 ?一、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性表演 ,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积极的作用音乐教师应该既是教师 ,又是演员。教师在课堂上的范唱、范奏是十分重要的 ,其教学效果远比放录音要好 ,因为学生的听觉、视觉得到了最直接的…  相似文献   

12.
小学音乐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在活动中学习音乐,使学生不自觉地陶醉于音乐之中,从而自觉地学习音乐,是小学音乐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梁寒 《儿童音乐》2013,(12):47-49
音乐课程改革以来,面对从结构到体制都全新的新课标,音乐教师欣喜的同时又感到有些无从下手。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不仅仅是让学生认识一两条音乐艺术规律,也不仅仅是学会一两种音乐技能,而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这是一种与美的感动相结合的教育,是渗透于人的心灵的情感教育,可使学生情操得到陶冶,人格得以完善,成为全面发展、身心和谐的人。  相似文献   

14.
音乐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它给人以美的感受。音乐教育作为美育教育之一,音乐欣赏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还可以培养人的感知能力、注意力和记忆力。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要让他们接受音乐的熏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音乐并不是单纯的音乐知识理论传授,而是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等一  相似文献   

15.
小学音乐教育是以欣赏"美的教育"为核心的一门课程。它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儿童健康人格的培养,小学音乐教育更是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审美的感受,陶冶其高尚的情操,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小学音乐课程目标"也指出:学生要通过参  相似文献   

16.
音乐教育的宗旨是在学生享受音乐的过程中陶冶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初中音乐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出中学音乐教学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但在平时教学中,很多音乐教师偏重于"专业化"教学,甚至将音乐课看做简单的唱歌、识谱和音乐技巧等内容的传授,将音乐教学的审美功能忽略了.作为音乐教师,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每位教师认真思考的课题.那么,课堂教学如何突出审美教育呢?  相似文献   

17.
音乐是人们表达自身内在情感的一种对外艺术方式。音乐课程是一门培养人们艺术气息、陶冶人们艺术情操的主要途径。随着时代的发展,深化教育课程改革成为迫在眉睫的主要问题。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的全面高素质人才,音乐正是培养音乐美的重要方式。小学音乐教育正是提高学生艺术审美能力、陶冶学生艺术情操、丰富学生内涵的重要基础。音乐课程教育不只是单一的音乐教课,还包括与音乐密不可分的舞蹈律动。本文重点探讨舞蹈律动在小学英语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尹林飞 《考试周刊》2009,(9):240-240
音乐教育应当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但这是音乐的终极目标,不应该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现行目标,因此,如何加强音乐教育教学的自身建设,完善音乐课程体系,推进美育的发展,已成为摆在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课题。新课标的实施,给了教师广阔的教学创新空间.每个音乐教师都要调整心态、更新理念、转变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9.
崔惠英 《小学生》2012,(12):40-40
音乐是一种心灵的体操,一种灵魂的净化剂。音乐对一个人的熏陶与感染,对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其他艺术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文化的审美性、传承性、多元性等基本属性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高尚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文化素养,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价值所在。那如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呢?  相似文献   

20.
高中教师要通过发掘丰富的课程资源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并且在音乐教育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高尚情操。在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上引入微课,是对音乐教育的一种革新,通过加强学生的参与感,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成了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公。本文就从融入了微课的音乐课堂教育模式出发,对如何利用微课资源来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做出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