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童话类课文,是引导学生读童话、品童话、赏童话的过程。教师应多角色读童话,引导学生多维度品童话、多方式赏童话,以儿童之心读出童话之美。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渠道。童话是美的载体,又兼具学生喜欢的独特优势,因而童话教学成为美育的重要途径。本文以《蜘蛛开店》这篇童话为例,在童话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通过营造美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进入美的情境;通过开发美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品味童话的语言之美,领略童话的结构之美,领悟童话的哲理之美。  相似文献   

3.
童话是现行人教版小学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小学低段,篇数最多的一册课本占了其中的40%,但是童话教学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罗列了童话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意图以朗读为基础寻找童话教学的有效策略,从发现趣味点、寻找兴趣点、确立争论点、关注创造点等几个方面为童话教学注入鲜活之美,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乐趣,享受童话之美。  相似文献   

4.
正阅读教学要有"语文味"早已成为共识。近年来,还有个说法颇得人心:什么样的课文应教出什么样的味道。众所周知,教师对课文的解读是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基础,"还不同课文以不同味道"当由此开始。小学语文教材中,童话课文为数不少,教学时要确保其"语文味",也要还其"童话味",这就要求教师在解读课文时必须有"三只眼"。一、以辨体之"眼",鉴赏童话作品  相似文献   

5.
《巨人的花园》是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上册"中外童话"专题中的一篇童话。在童话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童话这一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童话最大的特点,便是想象奇特。如何让学生感受想象的奇特呢?我以为,以故事为圆心,以神奇特点为半径,童话课才有真正的"童话味道"。一、天马行空说神奇教室应该是一个很有趣、很好玩的地方,我们的课堂也应按照孩子的本性去设计,这样才能获得勃勃生机。在开课环节,我放弃了传统的"对课题质疑"或"从课题知道了什么"的方式,而是以"神奇"为话题,以孙悟空那根神奇的金箍棒与小红帽从大灰狼肚子里跑出来的故事情节作为想象的原材  相似文献   

6.
正拟人体童话、常人体童话、超人体童话是童话的基本类型,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随处可见。相对而言,低年级多见拟人体童话,而且所占篇数不少。因此,教好此类课文显得十分重要。本文试以《自己去吧》为例,谈谈教师可如何把握低年级拟人体童话的特点,落实"语言文字运用"。一、低年级拟人体童话的主要特征拟人体童话,就是让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或其他的"物"以人的姿态和语言生活,成为童话中的"人物"。拟人体童话之所以为儿童所喜爱,是因  相似文献   

7.
<正>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具有"泛灵性"的特征,它是指儿童总是赋予物质世界以心理的特征。在他们眼里,物质世界似乎是有心理活动的,是有人性的。而童话中的主人公都是"泛灵"的。正如周作人先生所说:"童话者,原人之文学,亦即儿童之文学,以个体发生与系统发生同序,故二者,感情趣味约略相同。且顺应自然,助长发达,使各期之儿童得保其自然之本相,按程而进,正蒙养之最要义也。"可见童话在儿童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而让童话步入低年级的读写生活,无疑是给孩子们的读写提供了一根拐杖。一、开窗放入大江来——大量阅读,精品感悟童话作品丰富多彩,儿童对此喜闻乐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一般推荐他们读有拼音和配图的、简短易懂的童话。如《小巴掌童话》《小猪唏哩呼噜》《小精灵的秋天》《安徒生童话》等和绘本童话。我通常会带领学生采取多种读的  相似文献   

8.
主要阐述在执教某区级"童话主题教学"公开课时磨课经历的真实记录。从初试、再试、终试这一次次蜕变中磨炼了深入文本的精神和钻研教材的能力,领悟到了童话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感受童话的基本特征,并教给学生阅读童话的方法,以实现从"教课文"到"教阅读"的华丽转变。  相似文献   

9.
小学音乐教材中有数量不等的优秀童话音乐作品,把童话引入到音乐教学中,让"音乐借助童话,童话走进音乐",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聆听"童话故事",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打开音乐圣殿的金钥匙,也是遨游音乐世界的翅膀。在上课之初,教师用生动的形式将所要学的知识装扮起来,制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必能  相似文献   

10.
如果给"童话"下一个明确的定义,笔者以为:童话就是为儿童编撰的、表达某种思想声音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故事.正如陈伯吹在<童话研究>中所说的"童话者,儿童所喜闻之话也."  相似文献   

11.
王尔德的童话故事除了遵循一般童话中的惩恶扬善、锄强扶弱、劫富济贫及褒美贬丑等主题外,还以唯美主义观点探讨"幸福"、"真爱"、"心灵之美"、"灵魂"等重大命题。王尔德的童话故事颠覆了以往传统故事的模式,在传统的童话故事中往往都是以喜剧结尾的,但是在王尔德的故事中死亡却很常见。本文分析了王尔德童话中的死亡情节,阐述了其对读者产生的心灵震撼,从而发现其童话的崇高目标。  相似文献   

12.
论王尔德童话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尔德打破传统童话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撰写正反人物性格鲜明的、扬善惩恶为主题的创作模式,他多以善无善报的悲剧结局为主题,折射人世间的冷酷和丑恶.人物多重性和可变性性格的塑造;花和心等传统意象的反义运用,童话篇名的反义设置;非童话生僻词、复杂句式和刻意修辞的使用,都是王尔德童话的特点.他以童话为"面具",对现实社会的冷酷与丑恶进行揭露和抨击是其童话的主要特点,也是其童话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以童话思维启动童话教学,教师需要有童心、童趣,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以激活学生的童话学习思维。多媒体展示、课堂演绎、童话创编等教学方式与学生的童话思维有更多的契合度,其操作也更贴近学生的学习思想,启动效果自然会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4.
<正>南京市建邺实验小学以"用童话温暖校园,用故事深耕人生"为办学理念。学校挖掘童话故事的育人功能,全面实施"童话育德"德育课程,用童话故事滋养儿童的精神,实现其身体和心灵的共同成长。"童话育德"德育课程中的"童话"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经典童话故事和发生在师生身上的"童话故事"。  相似文献   

15.
王芳 《广西教育》2013,(33):41-42
童话是孩子眼中的世界,而想象是童话的翅膀。翻开学生的日记,我们不难发现,童话题材是学生的首选,许多动物、植物都成了日记本中的"座上宾""席上客",孩子对童话的喜爱之心可见一斑。然而,在童话作文教学现场,孩子却思路堵塞,表达不畅;创编的童话故事天马行空,想象却欠合理。童话作文中的想象为何会缩水?根据童话教学观察,笔者发现,童话作文教学上教师只让孩子想象,而没有给孩子想象.  相似文献   

16.
邵瑞 《中国德育》2014,(19):73-75
正近代美学家、教育家蔡元培指出:"美感者,合美丽与尊严而言之,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之津梁"。按照他的看法,整个教育者应以美为"津梁"。而美德教育的要旨就在于以"美"为津梁,就在于追求师生教育活动中"真"与"善"和谐统一的境界。我们知道,"真善美"既是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目标,又是童话的精髓,让童话滋养童心,用童话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教育、生本教育。以学校的生活情景为媒介,重视学生内在  相似文献   

17.
<正>童话育人是我校多年来用心打造的办学特色。我们从1990年"童话阅读"起步,经历了"童话作文"、"童话创新",到现在的"童话育人",走过二十多年的特色建设历程。在童话育人特色办学的过程中,我们确立了以课题为龙头,以课堂为阵地,以活动为抓手,以评价为杠杆的特色建设实施机制,促进特色建设的全面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赢得了较高的社会美誉度。一、确立了"让儿童享有完整而幸福的童年"的童话育人特色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18.
在儿童文学中,童话是最为常见的文学形式。儿童文学语言具有独特性,对语言进行了特殊的运用,童话也不例外,本文将这种被特殊运用的语言称为"儿化语言"。通过建立童话大王郑渊洁的童话语料库,以《舒克贝塔历险记》为例,对其进行词频统计分析,总结出郑渊洁童话"儿化语言"的特色,"儿化语言"符合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并与汉语教学中的"分级读物"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9.
《去年的树》是一篇童话教材。教学这篇文章,要找到童话教学的永恒基点:置身儿童视野,牵手童话教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立足童话——以文学的方式把握童话;活化童话——以儿童的视野品味童话;超越童话——为心灵的成长提升童话。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走进童话,体会文本言与意的统一,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创作童话具有独特的审美特质,这是其风格的一大构成要素。在创作童话翻译中如何用恰当的语言体现其美学特质是儿童文学译者需要关注并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康德美学思想为指导,结合儿童的认知与审美特质,提出创作童话中一般包含欢愉、变幻与质朴之美,并以前景化理论为框架探讨创作童话审美再造的基本原则,旨在揭示儿童文学风格再造的美学之维,以期实现译作与原作最大程度的审美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