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建安时代,曹操及其二子曹丕、曹植承两汉文人诗歌创作的低谷而异峰突起,创作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乐府诗,为我国文人诗歌的觉醒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乐府诗创作颇多学习和继承两汉民间乐府之处。本文拟从创作手法、诗乐结合、思想内容(忧生、游仙)、语言特点等四个方面探讨三曹乐府诗对两汉民间乐府的继承情况。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古代叙事诗歌的奠基之作,汉乐府诗在创作时“缘事而发”,其蕴含的叙事观念及使用的叙事技巧对我国叙事诗传统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故事情节设置、人物形象塑造和细节描写出发,探究汉乐府诗的叙事艺术,并对其创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加深研究者对其叙事艺术特色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李益是中唐时期杰出的诗人,在大历贞元时期,他写了不少很有社会影响的乐府诗,在唐代乐府诗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然而,就目前李益诗歌的整体情况来看,学界大都从边塞诗这一题材入手,而对其占有一定数量的乐府诗的研究显得相对薄弱。文章就李益的乐府诗创作展开论述,首先对李益乐府诗加以整理分类,继而对题材内容、艺术特点进行分析,以评估李益乐府诗在唐代诗歌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魏晋之际的傅玄并不是一位非常杰出的作家,但在魏晋之际诗风变革的特殊时期,他确是一位取得重要成就、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乐府诗人。与汉乐府相比,傅玄乐府在模拟中表现出结构完整,形象丰满;注重炼字,辞采华美;善用典故,巧与构思;喜用修辞,求丽求巧的艺术特色。这些新的艺术特色为诗歌在表现技巧方面的提高做了有益的尝试,这种尝试成为从汉乐府到西晋文人乐府创作中不可或缺的承接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刘禹锡乐府诗可分为讽喻性乐府诗、风土民情乐府诗、抒情言志乐府诗 ,其特色主要体现为清丽与豪峻。刘禹锡先进的哲学思想、高超的识见能力、出众的文学才华及深厚的艺术功力 ,对该特色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列举了鲍照多首诗歌以及其他诗人对他的评价,说明了鲍照对中国古代乐府诗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萧统《文选》“乐府诗”共选录诗歌36题41片,这些乐府诗曲名多样,内容题材更是繁杂不一,对其题材条分缕析是必要且有益的。文章即运用分类研究的方法,对这41首诗歌进行分析,旨在梳理与归纳出三大题材,即志向怀抱类、军旅征战类、别离相思类等,每一类下再作小分类,并试分析与辨别每类题材的写作特征,以期更加深入地研读《文选》“乐府诗”。  相似文献   

8.
谢灵运的乐府诗并非像传统上以为的“寡情”之作那么简单。谢灵运的乐府诗主要包括伤时顾阴、冀朋望友、归隐抱朴三种主题 ;它们以变奏曲的形式 ,共同弹奏出了谢灵运的政治失意之音 ,从而赋予了其乐府诗以丰富的情感内涵  相似文献   

9.
两汉时期出现了互相品题或自我标榜的品评谣谚。这些人物品评谣谚,丰富多彩,意味隽永,反映了政治、社会、思想、学术文化的各个方面,特别值得研究者重视。  相似文献   

10.
鲍照乐府诗在继承汉魏乐府的基础上多有创新.其乐府在边塞、政治及咏怀等题材内容上多有开拓;形式上则表现为沿用乐府古题与自创新题,采用五、七、杂言,并在音韵章法方面有创新开拓;其乐府诗继承汉魏风骨,且受尚情时风浸染,呈现出一种古风与新俗杂糅的俊逸风格.  相似文献   

11.
明释宗泐一生创作过60余首乐府诗,总体上能够继承传统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抒写较多的是军事战争、生死观念、世俗生活等内容,体现出思想上兼具佛儒、情感上平淡冲和、形式上追求整严的特点,在史学、哲学、文学等方面都具有一定价值,在中国僧诗史上应当占有一定的地位。作为明代僧诗的一个个案,对于宗泐及其诗歌的认知与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真正认清元代以后僧人诗歌的实际情况,进而改变以往的轻视态度。  相似文献   

12.
13.
乐府诗是两宋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宋乐府诗不仅创获甚多,成就卓著,而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具个性与风采.北宋乐府诗既受唐人乐府诗的影响较为明显,而又有着自己鲜明的时代特征;南宋乐府则因靖康耻与家国恨的特殊历史原因,形成了一道闪耀着爱国主义光芒的乐府风景线.两宋乐府诗所凸显出来的三大特点,对金、元时期的乐府诗创作,均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乐府琴曲歌辞"操"、"引"、"弄"、"畅"等古题在文学特征、音乐风格等方面呈现明显的类型化特点:而此特点与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以元好问为代表的金代乐府诗,是乐府诗史上值得注意的一座艺术高标。这一时期的乐府诗,虽然具有两宋乐府诗的某些因子成份,但重要的却是"以唐人为旨归"后的一种成果展示。金代诗人之于乐府诗的创作,不仅继承了杜甫"忧黎元"、白居易"补时阙"的创作宗旨,推出了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闪耀着现实主义光芒的新乐府诗,并且还以对歌行类乐府的雅好,而使得七言歌行在当时成为了一种创作时尚。两宋乐府因与音乐脱离了关系,而为一种仅供人们阅读的案头文学,金代乐府诗则使这种案头文学又回归到了"原生态"时期,即其大都可配乐而唱。这种回归,显然是乐府诗史上的一种进步。  相似文献   

16.
汉乐府歌诗向叙事之演进,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一是缘事而发。歌诗缘事抒情,抒情不离事由,在乐府演唱方式和听众娱乐趣味作用下,开始了向叙事的演进。二是即事而进。歌诗由抒情转为叙事,而形为叙事实为语调抒情,形成场面集中、对话演事、人影粗疏的特点。三是铺事而成。歌诗完成由抒情向叙事的质变,具有场面转接、铺陈夸饰、人物鲜明的特点,显示了汉乐府叙事诗的成熟。四是叙事而极。《焦仲卿妻》标志着汉乐府叙事诗跃升顶峰,这是文人模拟乐府叙事进而创造的结果。其结构严整、叙事出新、写人入心,取得重要艺术成就。而受到乐府演唱的制约,《焦仲卿妻》成为孤篇绝响,后继为难。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从接受学的角度,把唐代乐府诗置于整个唐前乐府流传的大背景下,从两个不同层面考察、清理、分析了唐代乐府诗的流传形式与影响。文章认为,历代的编者或选家在对待乐府诗上存在一个较为突出的倾向:宗奉汉魏,重视六朝而轻视唐代。这种倾向随着相关典籍的流传而产生广泛持久的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唐代乐府诗的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19.
唐代诗人的叙事诗作由于纪录着丰富的社会、政治等内容,包含着大量的新闻信息,因而具备今日新闻的性质。从杜甫、白居易,乃至于李白的纪实诗作加以分析,能够较为明确地得出"纪实性———唐代叙事诗的新闻性元素之一"这个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