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扬 《湖南教育》2013,(3):22-24
【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并能背诵。2.借助注释、插图及工具书理解古文内容,感悟语言魅力。3.创设情境,引导想象,体会心灵相通的知音之境。4.补充古今名人的诗作,体会觅得知音之幸与失去知音之痛。【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体会心灵相通的知音之境,并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相似文献   

2.
高中生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的帮助下能够初步理解课内文言经典的字面意思,但由于语文经验、审美经验有限,学生大多只能以翻译为目的进行文本疏通.要使学生读懂、读好文言文,教师可以从实词、虚词、修辞等语言细节入手,帮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细节中探寻语言的真谛,进而把握文章所言之志、所载之道.  相似文献   

3.
古诗词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古诗词教学,一方面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另一方面也可提高古诗词的鉴赏能力。笔者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古诗词教学的自身特点,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古诗词教学“四读”法。一、音读整体感知是教读任何文学作品的第一步,而整体感知的方法可通过音读实现。一般情况下,一首古诗词(也包括曲)会有学生读不通的地方,如有的字词不会读,有的地方不会断句等,教师首先应该帮助学生清除这类障碍。教师可通过范读或播放录音解决音读中出现的障碍,也可让学生查工具书解决这类问题。在学生读顺一首诗…  相似文献   

4.
一、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帮助设计内容纲要图表。阅读,是分析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进行阅读预习时我提出具体要求:1.结合注释,查阅工具书、弄清课文的字、词、例;2.从审题出发,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应该怎样拿来?初读的要求宜粗不宜细,不要求全求深,要量体裁衣,适可而止,以既能使之轻松愉快地读下去,又  相似文献   

5.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因此,我们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在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还应该引导学生欣赏、领悟文言文之美,提高他们的欣赏品位;学习文言文经典的语言形式,应用于写作实践。  相似文献   

6.
<正>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良好的自学习惯,应该是科学的、规范的、符合语文学习规律及学生认识规律的自学习惯。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循序渐进,强化训练步骤。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提高课堂效率,必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五会""、三习惯"。一"、五会"1.会借助工具书。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时,就要及时地查阅字典、词典,借助这些工具书,自己弄懂字词的意思。养成查字典、词典的好习惯,能避免"有边读边、无边读中间"的读错字、写错字、望文生义等不良习惯,确保知识掌  相似文献   

7.
本文拟对《庄子·德充符》:"战而死者,其人之葬也不以翣资;刖者之履,无为爱之。"进行分析,考释名物词"翣"。通过从工具书的义项、相似形制名物对比、大小语境等方面切入研究,对"翣"释义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8.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课程阶段目标 7— 9年级“阅读”部分提高了要求 :“诵读古代诗词 ,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可见对于古诗文 ,诵读是最基本的学习方法。清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将做学问分为三种境界 ,笔者认为阅读古诗文也应达到“三境”,以提高对古代作品的欣赏品位 ,让学生真正做到熟读成诵 ,美读成习 ,以读为嗜。第一境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教师要让学生在“自读”中读准字音、…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9,(97):51-52
批注式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在认真研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简洁、精练的书面语言以及符号的运用,进行注释、评语以及标记。笔者在不断探索自读课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发现批注式教学存在不够"细""深""全"等问题。经过多次改进,形成了预习式批注、感悟式批注、迁移式批注三种自读课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人教本高中语文第三册《孔雀东南飞》的诗句“便言多令才”之“便”究竟该读什么音?教材课下注音为“便(biàn)言”,笔者却认为该读“便(pián)言”。教材注释:“便言,很会说话。”这注释与权威工具书及许多古诗文选本的注释没什么不同。查阅几个版本的《辞源》,对“便言”的注  相似文献   

11.
〔精讲要点〕1、懂得“难”“易”是可以转化的道理;2、了解本文中一些单音词同现代汉语双音词的对应关系。〔预习指导〕1、查工具书,给生字、多音字注音,释义;2、读课本注释,将“蜀之鄙有二僧”至“富者有惭色”译成现代文。3、找出作者的主要论点,(在本课原话下面画杠),并说说作者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把难的知识变容易,学生才感兴趣,在课堂上才愿意学.那么,如何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化难为易呢? 一、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1.多读. 初读要预习的课文,要想读懂一篇文章,首先必须要能读通,这就需要来扫清字词障碍.如果有些词语书下有注释,那么阅读时可以对照注释,自己弄懂它的意思;如果书下没有注释,这时就要查阅工具书,千万不能不懂装懂;如果工具书也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在上面打个问号,等上课老师讲解时,要特别留意.  相似文献   

13.
庄敏 《语文天地》2012,(22):29-30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为:"诵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从要求中不难看出,初中文言文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读通、读顺文言作品,还要对其基本内容有所了解。因此,在文言教学中,读、译、理解就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一、诵读  相似文献   

14.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注释是为了帮助学生读懂课文,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考察学生是否认真研读经典原著……能否借助注释、工具书、参考资料自主学习。可见课文注释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帮手,也是课文中的一块非常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教师主要体现"以读为本"的思想,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语言,在读中培养语言感受,在读中陶冶情操。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以境诱读、以读引读、以说带读、以练导读、以评促读的基本策略保证学生充分地读,促进学生自主地读,从而达到"以读促思,以读激情,读中感悟,读中迁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正>《杨氏之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的第一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讲述了梁国一位年仅九岁的杨姓小孩机智应对客人诘问的故事,情节简明,语言精练,风格幽默,妙趣横生。全文虽然仅有55个字,却蕴含着丰富的语文之美。一、蕴含着文字之美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明确提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学生在学习《杨氏之子》的过程中,自主借助文中的注释去读通,读懂文言字词,进而理解文章大意。  相似文献   

17.
"残步"是一个在古书中使用频率不太高的词,多见于明清时期的作品.一些工具书对此词作了注释,但都有可商榷之处.文通过对"残步"一词实际使用情况的考察,得出了"残步"当释为"残余之步.借指趁他事之便去做某事"的较为可信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目标1.读通读懂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二、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三、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相似文献   

19.
当下的语文教学界显得有些浮躁,马伟平老师凭借其韧性、静气和人文气息显碍卓尔不群。他坚持研习"结构尝试教学法",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结构与体系,追寻语文教学的"融通"之境。  相似文献   

20.
戴霞 《语文天地》2012,(12):54-55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倡少做题,多读好书。"在初中阶段,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