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曾经为很多法国作家的作品写过书评。早先是巴尔扎克、是雨果,后来是纪德、是杜拉斯、是波伏娃、是西蒙,后来又是昆德拉。在我的一篇书评《背德者纪德》中,我曾写道:对我来说,纪德是法国人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我一直觉得法国的文学以及艺术有她极为特殊的价值。自由的纪德来自自由的法国,或者说,只有法国才会产生出纪德这样的作家。法国的文学传统不仅仅是巴尔扎克,是雨果,是左拉,法国的  相似文献   

2.
我对自闭症的认识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在我4岁的时候我就知道约翰森是我们家里的一个秘密--每当家里有客人来时.我们总是很窘迫地把他藏到后面的卧室里.他的痛苦和由他而起的痛苦,是我们不能告人的秘密,我的姐姐们和我因此一到了可以独立的年龄,就迫不及待地离开了家--她们早早地嫁了人,而我横穿整个国家,到一个离家乡很遥远的地方去上大学.  相似文献   

3.
大概很少人知道纪姚安。他是纪晓嵐的父亲。我也是从《阅微草堂笔记》里才知道他的。纪晓嵐称之为“先姚安公”,他的官印、表字,我都不知道,更不用说生平事迹,有无著作传世了。《笔记》有一些材料是他提供的。纪晓嵐还记録了一些他的议论。他的议论很有意思。到后来我就专挑他的议论来看。越看越觉得有意思。  相似文献   

4.
《寻根》2016,(2)
正一《纯文艺》旬刊,徐迟编辑,纯文艺旬刊社发行,发行人杜君谋。杜君谋是徐迟夫人陈松一位女友的亲戚,一个出版商。1938年在孤岛上海,他出版了徐迟的小说《武装的农村》。徐迟回忆:"这个杜君谋还很欣赏我的文学。他劝我在孤岛上编一种旬刊,定名《纯文艺》。他说不要发表什么抗日的作品了,可发表一些无政治倾向的,不会找来什么麻烦的,‘纯粹’的文艺作品。"(《江南小镇》)于是,3月15  相似文献   

5.
威廉·福克纳(1897—1962),获194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是美国文学史上出色的小说家之一,也是英美意识流小说的杰出代表。他的《喧嚣与骚动》(1929)与《我弥留之际》(1930)被许多评论家认为是代表他最高创作成就的两部作品,也是福克纳高超意识流技巧的体现。最新出版的《诺顿美国文学选集》第三版不惜版面首次将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完整地收入集子,足以说明当今评论界对福克纳作品的高度重视与厚爱。 继第一部意识流小说《喧嚣与骚动》取得巨大成功后不久,福克纳对这种新颖、独特的艺术手法情有独衷、欲罢不能。于是,1929年秋,他又奋笔疾书,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第二部意识流小说《我弥留之际》。他曾对人说:“这本小说没有给我带来任何麻烦,我仅用6周时间便一气呵成,而且一字未改。”在这部小说中,福克  相似文献   

6.
正在得到新近出版的昆德拉作品时,我刚好幸运地有了一个创作的空当。于是便得以开始一本一本地阅读昆德拉,无论是他的小说还是随笔。这是一个有点艰辛但却非常愉快的过程。结论是,你只有系统地读过昆德拉的作品,才有可能真正了解他。我没有将新旧译本对照阅读,因为我非常赞同许均先生的观点,那就是不同时期翻译的不同版本,确乎只能完成它们在不同时期的使命。在过去时代的散乱的阅读,让我知道了世界上还有一种叫做昆德拉式的  相似文献   

7.
卸下期盼     
正午后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可是我的心却很凉。很久没有儿子的消息了,不知道他现在过得好不好。我是一个喜欢做计划的人,也自认为自己擅长做计划,我每天用计划对生活进行周密的安排。我不仅喜欢给自己做计划,甚至也给自己的亲人做计划,很早以前,我就为儿子设计好了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8.
岳力 《世界文化》2008,(1):39-40
北方深秋的午夜,从友人家里出来.风吹在脸上。女人的腿,晃动在银晃晃的路灯下.她们用手勾住男人.像叼着一根救命稻草一样。我内心空落,我丢失了一样东西,那是我自己……我把自己丢了。回到寓所.拧亮了灯,迫不及待地拿出卡尔维诺的书——《寒冬夜行人》,读了几行,我就被字里行间散发出来的气息征服了。老卡似乎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前面的某个地方.等我已经很久很久了,他的小说,不像小说,更像是一个老朋友的来信。  相似文献   

9.
亚历山大·绥拉菲莫维奇(1863—1949)是苏联杰出的无产阶级作家,原姓波波夫,一生创作了三部长篇小说、许多中短篇小说和特写。他是高尔基的好友。列宁对他很尊重,1920年曾给他写信说:“我很愿意告诉您,工人和我们大家是多么需要您的作品。”长篇小说《铁流》是他的代表作,在苏联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且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1931年,我国著名翻译家曹靖华将此书译成中文,由鲁迅亲自校编出版。鲁迅先生说这部小说写的是“铁的人物和血的战斗”,认为绥拉菲莫维奇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的作者”(见《鲁迅译文集》第八卷283页)。现将绥拉菲莫维奇的孙女伊斯克拉·波波娃的一篇回忆文章介绍给读者,这对我们进一步了解这位作家或许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D.H.劳伦斯是英国20世纪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巨星,他最富盛名的作品如《儿子与情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和《虹》等都是不可多得的杰作。俗语云"出名要趁早",劳伦斯才23岁便有一部作品刊布在相当具有影响力的《英语评论》上,于是他被当时的文坛中人呼作"天才"。谁曾料想这一天才作家不仅在创作上不走寻常路,而且他个人的婚恋生活也极富创造性,甚至可以称之为歇斯底里的疯狂。因为,这个出身于普通矿工之家的青年,在短暂相遇  相似文献   

11.
今天我读了莎翁名作《暴风雨》……有很多理由让我庆幸自己出生于英格兰,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我能用自己的母语阅读莎士比亚。若是设想自己不能面对面地去认识他,而只能聆听他那遥远的声音,并且是一种需经一番苦苦思索才能触动心灵的声音,那我一定会感到心灰意冷。  相似文献   

12.
记得我与他认识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傍晚.秋天到来,似有一股凉意,可我还在这有些昏暗的灯光下苦读.我朗读的声音很大,盖过了风吹树木的声音.当我停止时才发现身后站着一个身影,我被吓了一大跳.当我认真看时,是一个男孩,一个看起来很不错的男孩,他的眼睛在昏暗的光下很亮.他说话了,他说:"你读书的声音很好听,枯燥的课文从你嘴里读出来,添了许多生气."我受宠若惊,那晚我知道了他的名字.但他给我的感觉是忧郁的,显得有些伤感,这让我很迷惑.从此以后,我们成了朋友,也总是在那条大道旁看书.  相似文献   

13.
人们纷纷传说小说《尤利西斯》和《为芬尼根守灵》的作者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的妻子诺拉是爱尔兰一个无知的酒吧女招待,她从来不读乔伊斯的作品,她说:“我不知道我丈夫是否是个天才,但他肯定心术不正。”乔伊斯蜚声文坛后,她对朋友们说,乔伊斯用他那妙笔而没有用他那优美的男高音歌喉去建功立业,实属遗憾之事。研究乔伊斯的学者们,甚至理查德·埃尔曼在1959年出版的著名传记《詹姆斯·乔伊斯》中也认为诺拉·巴纳克尔是这位伟大作家的伤脑筋的伴侣。当英国女作家、女权运动的记者布伦南·马多克斯第一次就撰写诺拉的传记征求埃尔曼的意见时,  相似文献   

14.
卢卑克的参议员、商人托马斯·约翰·亨利希·曼看不上他的长子,认为他的这个儿子不请世事,性格内向,生活漫无目的——这些品质不合乎勤劳的声卑克商人家庭的要求。实际上,他的长子亨利希·曼(HeinrichMann)看上去确实很平庸。他练了一点写作,后来当了一名书店学徒,但他对这个差使不感兴趣。他一心想当画家,便到意大利去旅行。但是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1898年在罗马的阿根廷道34号,我的才能顿时进发。我不知道当时做了些什么,我想自己只不过是要用铅笔画一幅素描,可是却写了一部几乎是完整的小说。”这部小说叫《在懒人乐园里》,在书中亨利希·曼严厉地指责了他的父亲及其所属的上流社会。他抨击和讽刺了唯利是图  相似文献   

15.
吴铭能 《中国文化》2009,(2):195-197
一有的人很有奇情与才气,使人忍不住要多谈两句。 龚鹏程兄就是这样的人物。 认识鹏程兄已经超过二十年了,但比较常接触也是近三年而已。可以说,这三年我对他才真正的认识,但也说不上了解。  相似文献   

16.
如今在电影圈,特别是在北京,“罗异”这个名字叫得很响。他的另一个名字“彼特”知道的人更多。而最为人所瞩目的是他作为制片人接连两年推出的三部影片《爱情麻辣烫》、《美丽新世界》和《洗澡》。这一股中国影坛的清风是打哪儿吹来的?罗异来自美国,他的英文名字叫PeterLoehr。中文名字是一个台湾朋友起的,翻译得贴切而地道。三年前我们见面是他来西安考察。之前他来过电话,特别的语速,让我感觉他是个外国人。见面后才知道他的中文讲得非常好。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的是,在他的中国话里,“好玩儿”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很高。那年他28岁…  相似文献   

17.
平保兴 《寻根》2014,(1):26-31
对我国读者来说,“普希金”已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别林斯基说过:“只有从普希金起,才开始有了俄罗斯文学。”我国对普希金的接受肇始于他的小说的汉译。1903年,戢翼翠译的《俄国情史》是我国正式接受普希金小说的开端。至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期,他的《别尔金小说集》中的大多数小说译成中文。长期以来,普希金的小说广为人知,而他的中文译名却鲜为人晓,也一直未有专论。  相似文献   

18.
《堂吉诃德》是世界文学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几乎找不到一个成人或小孩不知道和不喜欢《堂吉诃德》,就象他知道并喜欢《格利佛游记》和《鲁滨逊飘流记》一样。在人类的意识中,塞万提斯  相似文献   

19.
你一了解他的各种各样的冒险生涯,就会知道为什么他的长篇小说叫《荒野的呼唤》。街道顽童——罐头厂童工——蚝贼——水手——流浪汉——淘金者——社会主义的鼓动者——随军记者——著名小说家!杰克·伦敦虽然只活了40岁,可是他的冒险经历却十分丰富,甚至比我们活140岁所经历的风险还要多得多。关于他的故事,他都写进自己的作品里,如果想知道,只要读一下他的小说就行了。杰克·伦敦的冒险经历有许多实际上并不如说的那样有趣。他小时候名叫约翰·格里菲思·  相似文献   

20.
有的人很有奇情與才氣,使人忍不住要多談兩句. 龔鵬程兄就是這樣的人物. 認識鵬程兄已經超過二十年了,但比較常接觸也是近三年而已.可以説,這三年我對他才真正的認識,但也説不上了解.我不願意説了解,是因爲鵬程兄未必同意有人真正了解他,論奇情與才氣,只是外顯部分,所謂"叔度汪汪,深不可測",鵬程兄既廣博且捷慧,用筆如舌,斐然成章,有誰敢説懂他全部的學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