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质量是编研材料的生命,因为它借鉴过去,指导现在,预测未来。就现实而言,是为了“资政”服务。如果一部编研材料,差错比比皆是,令人起疑生畏。谓之“不敢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质量问题既是编研工作  相似文献   

2.
“硬伤”系指志书中的差错和讹误。要提高志书的质量,消灭“硬伤”应是当务之急。笔者参与过四部志书的编纂,在长期的编史修志实践中对“硬伤”的问题比较重视,常年坚持做笔录,即便如此,也还不时“失足”。  相似文献   

3.
沪上一家刊物的老总约我采写京城一起著名的新闻官司,末了嘱咐一句:“不论是调解结案,还是判决,一定要给我提供一份法律文书副本,这是我的基本要求。”我在频频点头之余,不禁为这老总丰富的办刊经验和鲜明的现代意识所感动。因为,一份法律文书在手,不仅可以保证他的刊物所报道的案件准确合法,不出纰漏,也表明了老总对法律的严肃态度和对法庭的尊重。记得有篇文章说:现代人有两个重要标志,一是法制观念,二是对计算机的认识和使用水平。细想起来,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这两点真是不可或缺。前者  相似文献   

4.
平时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播音员主持人的语音“硬伤”一般有这样几种表现:平翘不分,前后鼻音不分,调值不准、儿话韵和轻重格式不到位等。那么,这种语音“硬伤”是如何产生的呢?  相似文献   

5.
无错不成书,无错不成报,这是读者多年来对新闻出版物的一种评价。你说冤枉吗?我们这些“生产”书报刊的“老总”们,心里最清楚:读者的评说是公正的。有错与无错,是辩证的统一。从宏观角度看问题,很难要求一部书,一张报,一丁点儿差错没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有错是绝对的,无错是相对的。但是,担负着生产精神产品的报刊社,可不能用“差错难免论”来搪塞读者,宽慰自己。眼下的事实是,读者——“上帝”一面在强烈呼吁报刊上消灭差错,为他们提供优质精神食粮,而另一方面天天“生产”书  相似文献   

6.
衡量志书质量,不仅有政治标准,而且还有内容是否全面、记述是否恰当、体例是否严谨、资料是否详实、印制是否精美……在这些问题中,有些问题不可能在短时期内解决,而且有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是,志书中常见的、多发的“硬伤”则是一个即时可发现并马上可纠正的问题。有人对1989年出版的一本县志进行统计,在6000余字的‘概述’中,出现了38个(次)错误,占全文引用数据150多个(次)的25%,可见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志书的“硬伤”,主要表现有: 一是统计数字。常见的有9种情况:第一是大事记与概述不一;第二是概述与有关分志不  相似文献   

7.
近日,英国顾问公司Butler Group的一份报告指出,企业使用CRM的失败率高达70%。调研表明,在所有CRM项目中大约55%没有达到软件用户的预期目标。贝恩管理咨询公司就25个流行工具的客户满意程度对451个高级主管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CRM列于倒数第三位。CRM(客户关系管理)最早由Gartner Group提出,是指在企业与顾客之间建立的管理双方接触活动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聂恒玉 《新闻世界》2004,(12):74-74
报纸杂志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在一些报纸的版面改革中,随着报纸“份量”越来越重.以往的报纸头版的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作用与杂志的封面非常相似.头版成了引导,“导读”或“提示”成了报纸精髓和眼睛如以往是“重要的新闻”.现在变成了“重要新闻的导读”;图片作用也被无限放大,一张图片甚至占据头版整个版面。  相似文献   

9.
冤良 《编辑之友》1999,(1):44-46
郭殿忱同志的《“硬伤”自探兼论“读书三难”》(载《编辑之友》杂志1997年第5期)分析了在编辑工作中遇到的一些误例及其造成的原因,对此我颇有同感。联系自己在出版社多年返聘工作中所碰到的不少意外的奇特事例,也确实感到读书之难。这里把新近发现的三个例子报...  相似文献   

10.
“硬伤”,就是确确凿凿的伤疤。一个人看了认为是伤疤,十个人看了认为是伤疤,一百、一千、一万人看了都毫不含糊、语出一辙:伤疤。如果严格说是伤疤,马虎点则不算伤疤,就不是硬伤。生活中带硬伤的物品多得很。苹果溃烂一部分,瓷壶碰豁一处,都是硬伤。文章有没有硬伤?回答是肯定的,而且在我看来,现在这方面的问题还十分严重,甚至已到了令人心焦或惊呼的程度,特别是报纸、刊物上文章硬伤之厉害,尤其要引起高度重视。理伤之一:错别字繁乡现象写错别字,是文章之一大忌。占人笔下绝少出这方面的丑,他们常常是:吟安一个字,捻断…  相似文献   

11.
只有及时有效的公民参与,才是消除拆迁;中突的制度源泉,并保证拆迁决策真正符合宪法要求的“公共利益”和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2.
读者对会议报道的诟病由来已久,提高党报办报质量,会议报道是个绕不开的话题。作为头版的常客,会议报道对于党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会议报道的现状却是常常成为阅读过程中被忽略的对象。这不仅意味着版面资源的隐形浪费,更意味着读者对党报心理上的疏离。  相似文献   

13.
警匪剧似乎永远是影视业的热门题材,尖锐的矛盾冲突与生死攸关的悬念总能把观众带入一种欲罢不能的颠峰时刻。近年来,警匪剧题材集中反映了反走私、反造假、反抢劫、反黑势力等社会治安热点问题,备受人们关注,因此一直是活跃在荧屏的“主角”,甚至出现扎堆儿现象。2002年广东省收视调查网显示,排在该省电视台卫星频道收视前十位的电视剧全是警匪剧。但笔者在细细  相似文献   

14.
"钓鱼执法事件"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事件,而是通过非常因素介入,通过二次调查逐渐真相大白的社会热点事件.;其前提是事件本身成为全国的公共话题,才可能有第三方调查。换而言之,如果没有互联网,或者这些事件没有被发布在互联网上,真相可能永远无法揭示。而媒体记者由于重重阻力,难以通过采访接触到真相。  相似文献   

15.
近世以来,屡有歧黄高手将其误诊医案公诸于世,不独医术鉴借有裨杏林,且医德之高尚亦足为世人钦仰。每每念及于此,常与自己编书时所犯错误——特别是其中的“硬伤”联系起来。实在惭愧得报,在我任《长白丛书》编辑室主任期间所出的二十几本书中,尽管有的得了编辑奖,甚至全国首届古籍整理图书奖,但其中让人郝然惶愧的“硬伤”还是有的。窃思:何必等待同道指出呢?不若自我曝光,或可于亡羊补牢有些益处。  相似文献   

16.
报道地区不平衡,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有些报纸在这方面作了些努力,制订了报道地区平衡表,规定了定期检查的制度,这都是很好的;缺点是仅仅从消灭"空白点"着眼,认为让一般地区或后进地区的报道经常在报上见见面,就算解决了问题.这样作的结果,容易形成"走过场"的现象,还不能说真正解决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新闻前哨》2004,(12):80-80
李霞在《中国新闻出版报》上撰说,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博导陈力丹先生在评报时发现,一家中央级日报5天共发消息39条,交代事实发生时间为“日前”或类似表达的模糊时间共有20条,占了一半多;另一家地市级的机关报,综合新闻版的消息,交代事实发生的时间几乎全部是“日前”。其实,电视台、电台新闻中的“日前”也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18.
陈刚 《青年记者》2017,(10):45-47
“有两点还在继续体现纸媒的价值,第一,调查性报道还是有存在必要性,毕竟人们了解真相的需求总是有的;第二就是言论,这是一个思想的市场,所以对新闻从业者来讲,应该更多地积累人类文明的知识,要发出真正有质量的见解,让大家能够看清这个社会.”中国青年报原副社长谢湘这样认为.①  相似文献   

19.
徐迅 《中国广播》2004,(5):55-56
广电关于“两会”的报道内容丰富,角度多样,形式不断创新。但术语概念的错误常常令人感到一只苍蝇坏了好汤,使得来之不易的进步成果打了折扣。  相似文献   

20.
不少平面设计人员都有过这种经历,如果工作的很晚了,只能把作品刻在CD-RW上带回家继续作。第二天,又要刻在CD-RW上或用移动存储带回公司。带着珍贵的数据奔波于住所、公司、印刷厂之间,不但成本很难控制,更要担心数据的安全,怎样改变这种状况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