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的《珍珠鸟》,经编者改动后入选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这篇短文既有情趣,又具理趣。尤其是篇末“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既是对上文哲理性的总结,又是留给读者不尽的思考。下面是本人公开执教的《珍珠鸟》课堂实录的片段及教后反思,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邢莉 《小学语文》2007,(11):35-38
一、教学实录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以前学过的字宝宝。(出示生字“称”。生认读生字。)这个字我们在学习《称象》一课时见过,那么,这个字呢?(出示生字“赞”。生认读生字。)[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郑文美 《广西教育》2012,(21):66-66
当前,“生本课堂”是一个热门话题。那么,何谓“生本”?“生本课堂”又有哪些特质?现以笔者执教的公开课《给予树》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4.
朱海峰 《考试周刊》2011,(11):68-69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在章节及全书的地位 《垂线》选自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就已经对垂直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这节课也是在学习了角、相交线后的一节课,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垂线的性质是后面学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坐标的基础,同时它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核心和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走进信息世界》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活动分“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两大板块,我执教的这一课属于第一板块。,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二项式定理是一种展开的方法,课堂设计时对于引入和定理的内容考虑不周,加上农村高中学生基础差,学生课堂效果不高,无法准确理解通项公式、二次项系数、项的系数等概念,导致学生的课题练习及课后作业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错误。作为老师,我在课后进行了反思,对课堂设计进行了剖析,产生了一些新的设计思想,对原有课堂设计进行了一些对比,我认为改善后的设计应该更容易让农村高中生理解。  相似文献   

7.
记得今年春天的时候,第一课《我给江主席献花》的教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犹如给我泼了盆冷水,凉了自己,也清醒了自己。一、战胜自己,投入激情"人们站在红地毯两侧,都在兴奋而激动地等待着江主席的到来,竟顾不得擦去脸上的雨水。盼着,盼着,中央代表团乘坐的专机降落了,仔细读读第二段,说说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当时人民的激动心情?"我微笑着说出设计好的过  相似文献   

8.
《掌声》这篇课文以饱蘸爱心的笔墨、朴实无华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了生活的勇气,走出了困境,打开了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扉,变得乐观开朗。伴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透过描写人  相似文献   

9.
口语交际《劝说》一课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三单元中的内容。“劝说”,有“规劝”“说服”之意,劝说他人改掉不良行为习惯。教材编排这一内容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学会怎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他人,了解规劝语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乡下人家》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课文一共7个自然段,前6个自然段写景,最后一个自然段抒情,描绘了乡下独特、迷人的风景。细细阅读后,可以发现,前面6个自然段中,1、2两个自然段描写的都是乡下人家房前屋后的静态景物,如瓜架、花卉、竹林;  相似文献   

11.
文化自信是继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之后,中国极为重视的第四个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让中国人"自信"的"文化",中华经典诵读是深入学习、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是培养、提高文化自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其教学的普及与提高可更好地推动全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认识,助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学习,培养与提升全民的文化自信力。本文以《国殇》诵读教学的设计策略及教后反思为主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黄艳枫 《云南教育》2005,(19):53-55
教材: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景物美、语言美。2.在体验感悟中有机地进行多种表达训练,学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话。3.认识“凉、郊、望、几、兔、羊、忙、追、逐、喊”8个生字,其中“追、喊、望”要求会写,积累课文优美的语句。  相似文献   

13.
袁领弟 《广西教育》2006,(7A):71-71
[教学片段]记者:船长,如果你的儿子不跳水,你会真的开枪吗? 船长:会的。 记者:那不是把你的儿子打死吗?(全班同学大笑) 船长:不会。如果他真的不跳水,我就会马上往天上开枪。他听到枪声,一定很害怕,就自然会跳水。  相似文献   

14.
在《草房子》的班级读书会中,我把学生分成了四组,分别代表《草房子》中的四个主要人物:桑桑、杜小康、秃鹤、细马,然后宣布从四人当中选出一名“最佳少年”。因为学生好胜心强,因此他们竞相用书中的事例和细节证明自己是四个人中最调皮的孩子、最英俊的孩子、最有出息的孩子、  相似文献   

15.
《珍珠鸟》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为现代作家冯骥才所作,是一篇文质兼美、朴实无华的佳作。文章为我们讲述了“我”与珍珠鸟相处、相知、相依的过程:“我”为珍珠鸟创设温情浓郁的“家”,珍珠鸟与“我”和谐共处,其乐融融。我在授课中始终抓住“‘我’与珍珠鸟信赖关系的建立”这一核心,并贯穿始终,因为信赖不仅是文章的主题,更是课文的延伸点。课文通过“我”与珍珠鸟的信赖关系,意在说明如果人与动物和谐共处,并努力为动物创造一种生存的环境,那么这个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1.“我”与珍珠鸟信赖关系的建立。珍珠鸟…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的课改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但新设置的一些课程(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到底该不该上,该怎么上,对于这一问题,老师们一直争论不休。经过高一语文组全体老师的研讨,我们推出了一堂梳理探究单元的《优美的汉字》研讨课,用实际行动去参与课改。并为后面的课改的进一步实施与深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7.
叶正茂 《考试周刊》2013,(44):24-24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强调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和反思。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语文教师注重重复经验,缺乏反思精神,对教后反思缺乏理论上的认识和操作上的完善。本文从语文教学过程的角度,以语文课程的特性为基点,对语文教后反思的策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8.
[课文精析]《珍珠鸟》是一篇贮满诗情哲理的抒情美文,曾为冰心老人所激赏。文章有三美。一是诗意美:辛弃疾诗中写道“一松一竹皆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冯骥才亦是以一颗诗心,给予了珍珠鸟呵护和尊重,珍珠鸟才由“怕人”到和“我”相亲相近相知相融。二是语言美:作者将人的灵性赋予珍珠鸟,语言亦轻盈活泼,写珍珠鸟娇憨可爱、怯怯生生、调皮淘气、无拘无束,让它在飞翔的动感之外散发着书的馨香,流露出文化的韵味。三是哲理美:人对鸟的殷殷爱意,鸟对人的脉脉温情,共同营造出朋友般无声而默契的亲密,家一样恬淡而和谐的温馨。——人类与自然本应相处得如此和谐才是啊!文章凝聚着作者深邃动人的哲思,展现着人类博大、真诚的胸怀。  相似文献   

19.
《语文沉浸式教学学生学法研究》课题试图通过对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课内外大环境做全方位的研究,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接近纯粹的、经典的语言环境,营造适合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存课堂内外都能“沉浸”在祖国纯正的语言氛围与高雅的文学艺术殿堂中,从而身心得到洗礼,让自己的欣赏品位得到提高,最终形成并提升基本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教学实录一:教师首先出示课文中的最后一句话:“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问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然后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第3节中描写雪松的语句进行教学。师:读一读,你能发现什么?(学生读书)生:老师,我觉得雪松很聪明,它不断地弯,再反弹。师:你还能读出什么?(学生再读)生:雪松不断地反弹,反复地……师:你觉得雪松有什么特点?生:不怕困难。生:雪松很有力量。师:你们再读读,不要放过每一个词。大雪压雪松,它会怎么想呢?相信你们还会有别的发现?(学生又一次读书)生:老师,雪松太了不起了,它不断地反弹。它是想先退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