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带来品德学科课堂中的新气象——"活动化"已成为本学科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活动"成为了教与学的中介,成为小学品德学科倡导的基本教学形式.那么,如何提高品德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呢?笔者就品德学科教学的过程,谈谈提高品德活动有效性的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实践活动是小学品德学科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学生课前调查的深入与否,直接影响实践活动的成效。学生自主调查能力的不足是长期以来品德学科的"短板",因此指导调查——通过调查中的学法指导与训练,成为了学生有效提升品德学科学习效率的关键。我从制定活动安排表,邀请家长参与督促,指导学生收集调查三方面入手,进行了探索实践,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新课标提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课  相似文献   

3.
小学教育体系中,品德学科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让小学生更好的接受教育和思想上的引导,应适当的"以点带面"开展教研活动,推动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文章针对如何"以点带面"开展小学品德学科教研活动进行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教师培训真的都能给教师带来"改变"?如何避免培训成为组织者一厢情愿的事情?怎样的培训才能使培训的效能最大化,使受培训的教师真正受益?这些都需要我们做细致、有深度的思考与研究。一、学科培训中的效能与受益的的调查与分析调查一:对某区55位品德学科教师的任职及学科发展情况做了随机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分析:就以上数据我们不难看出,担任79调查内容平时关注品德学科新理念与新问题的研讨每学年都撰写学科教学论文独立设计教学过程并运用于教学实践大于80%6与主学科冲突时不参加品德教研活动51兼任班主任50兼任综合学科2门以上4551语数外教师品德学科专职教师3人数  相似文献   

5.
通过采访调查,得知广大一线教师对学科资源整合的需求极其迫切,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归纳出"整合品德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让教学更高效"的观点。纵观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和综合实践活动两个学科的各方面情况,可以从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两方面进行整合,使教学更高效。  相似文献   

6.
学校一切德育活动都可以成为品德课堂的补充和拓展内容。品德老师要善于挖掘本校德育特色资源,把少先队活动、德育校本课程、党建活动等方面内容加以整合,进行合理利用,丰富品德学科内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为品德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新的品德课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强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呈现状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因此,有效的活动便是学科倡导的基本教学形式,是连接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学生的纽带和桥梁。  相似文献   

8.
<正>教师学科素养显著提高为了使"绿色耕耘"活动惠及到基础教育的每一个学科,从2008年开始,北京教育学院针对北京市远郊区(县)农村小学品德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11月19日.北京市芳草地国际学校富力分校举办了"探索九年一贯学科育德模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以落实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通过学科实施德育。活动分为两部分:首先进行了四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思想品德的课程展示,中小学分别以同样主题的课程采用不同的教与学方式,找准学科育德的转化点,开展特色学科学习习惯.在多元文化中进行国际理解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重、和谐"等元素。第二阶段,m北京市朝阳区教研室副主任王颖主持会议探讨活动;芳草地同际学校富力分校副校长郭艳秋做了题为《探索九年一贯学科育德模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学科课堂教学实践及教研方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品德与生活(社会)》倡导的课程文化是一种儿童文化,它是充满"童趣"和"童乐"的,与其他学科相比,小学品德学科的独特性在于它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的知识面极广,要想上好这样的课,实非易事。笔者认为,设计出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开展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各类活动,紧抓生活是品德课的源头这一理念,关注教材留白中的课程资源开发,就能打造出简洁而高效的品德课堂。一、情境——品德课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品德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使儿童在主动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了解生活,学会生活。因此,课堂活动合理设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若将品德课程的诸多教学题材按"知、情、行"目标属性区分并作有针对性地解读,将更便于教师做相应的课堂活动设计。  相似文献   

12.
小学品德学科的教研方式必须以教师的成长为价值取向,突出教师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教师的意志。我市小学品德学科区域教研转变角色,做服务教师的智者,做教师教研原动力的激发者,做追求实效的实践者。创新教研方式,以"三微""三精"的方式追求内涵,凸显效益。  相似文献   

13.
师资队伍弱是导致品德与生活(社会)成为“薄弱学科”的重要原因.利用网络建立多个平台,开展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区域教研活动,能够有力地提高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课堂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4.
同任何学科一样,备好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务必抓住学好课程标准、更新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品德与生活课程特征和要求这个前提,夯实熟悉教材、把准教学目标、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这个基础,抓好联系实际、精心设计活动、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悟这个关键.  相似文献   

15.
郑庆 《时代教育》2014,(10):280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的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来实现的。本文从设计游戏、聆听故事、创设情境、学科互补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让品德课堂"活"起来,提高品德课堂的实效。  相似文献   

16.
<正>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理论中指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生活教育。"他认为这样的教育才能成为培养人的教育。只有源于学生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形成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所以,作为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教师就需要在平时的活动中,把生活内容点点滴滴渗透到活动的全过程,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品德教学的课堂,给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自然地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和新鲜内涵,让品德课的活动贴近学生生活,使品德课堂生活化。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一些学校品德学科的教研活动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教研活动缺少专家引领,缺乏实效等问题。课例式品德教研活动是提高品德德学科实效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课例式品德教研活动分为个体研究阶段,小组研究阶段,集体研究阶段,个体再次研究阶段,群体反思行为跟进阶段五个步骤进行实施,这种形式使教研活动变得生动务实,是一条方便,快捷,无障碍的教研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18.
品德学科是一门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其生活性、社会性、开放性、活动性、综合性等特点决定了品德学科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要向课外前伸后延,要求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为了增强品德学科课堂教学的  相似文献   

19.
<正>2011年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教师如何把握学科特点,有效链接"生活",从而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一、抓住细节,让观察成为习惯纵观品德与社会教材,它设计了大量同生活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20.
<正>《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作为低年级的品德启蒙课程,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之中,引导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生活"是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会生活"是教学这门课程的目标。品德教学也要从学科性质出发,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在"生活"二字上下功夫,让品德教学根植于生活这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