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属性给出了明晰的表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比较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语文教学大纲的相关表述,就可以发现,《课程标准》是一次可贵的进步和飞跃,它总结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改革的经验和人们认识水平提升的成果,更加准确地揭示了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也回应了社会对语文的评议和要求改革语文教学的呼声。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是在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的基础上制订的,它以鲜明的理念、明晰的目标、全新的框架和有效的指导,区别于过去的大纲,令人耳目一新。一、《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作了新的表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以上表述,代表了现阶段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课程标准》所指…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教学》增刊2001年《语文高考研究与辅导》20页第3题A项为判断成语空穴来风用法的正误,该项的表述是这样的:“马晓春退出富士通围棋赛的消息是中国棋院负责人透露的,当然是空穴来风,这消息不久也的确经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无独有偶,2001年《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四市教学情况调查(一)》中第四题C项也考查了空穴来风的用法。该卷C项的表述是这样的:“《笑傲江湖》一剧的男主角被撤换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制片主任在记者招待会上亲自证实了这一说法。”上述A项和C项的语境几乎一样,可是空穴来风这个成语…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黄冈市2001年中考语文试题中有一道极具特色的图表式简述题,原题如下:观察下图,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你所得到的启示:这道图表式简述题取材于《语文教学通讯》(2001年第3期34页)“作文新题擂台赛”试题八,题目要求略有改动。中考试题与《语文教学通讯》的结缘,更加体现了《通讯》的精品本色以及《通讯》人人从众利用利用利用森林木不懈追求……这道题巧妙地利用我国文字的结构变化,揭示出人口与环境、人口与资源相互制约的关系,把汉字独特的结构美同当今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可持续发展,联系在一起,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5.
比照《语文》"2011年版课标"和《语文》"实验稿课标",新课标对课程性质的表述只字未变,而在"教学建议"第三条,在"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的表述中,增加了"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对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三单元《风》进行剖析,详细表述了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下面简称《标准》)在第一部分课程的基本理念关于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的表述中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  相似文献   

8.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注入了语文教育新的理念,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作了这样明确的表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话十分明确地指出:工具性是源于语文的交际功能,而其人文性是因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中“总目标”第五点强调要让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第八点强调要让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本文拟就如何进一步加强作前素材积累、练习和作后评改方式的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罗有岩 《云南教育》2004,(19):51-51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在充分肯定《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性质论述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样新的表述。这一表述,结束了教育长期以来关于语文学科功能的争论。这一新的理念强调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致力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周燕 《内蒙古教育》2005,(10):34-35
2005年《内蒙古教育》第3期上王从先生的《语文教育:应用与应试》与第7期上李化中先生的《语文教育的价值在于应用》这两篇文章,引发了我对语文教育价值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2.
《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与1998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以下简称“旧说明”)相比较,1999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以下简称“新说明”)有以下几点变化(阐述中以“旧说明”为基础):一、规范表述也就是将“旧说明”中的那些表述得不够准确、规范的语言变得准确、规范。如:将第一项“语言知识和运用”改为“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将第一项第6条的第②点“语言的运用简明、连贯、得体”改为“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将第三项第1条第②点干的“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和用法”改为“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  相似文献   

13.
我们先来看看从3套语文教材或教参上所摘的关于《陌上桑》主题的表述:其一,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6月第2版初级中学课本《语文》第六册是这样表述的:“这首诗叙述了采桑少妇严词拒绝太守调戏的故事,歌颂了女主人公反抗强暴的精神。”其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第六册《教师教学用书》是这样表述的:“这是汉乐府中的著名诗篇,叙述了采桑少妇严词拒绝太守调戏的故事,歌颂了女主人公的机智、幽默和反抗精神。”其三,语文出版社2001年8月第l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教师用书》是这样表述的:“汉乐府民歌《陌上桑》,通过面对面的斗争,歌颂了一个反抗荒淫无耻的五马太守的采桑女子——秦罗敷,塑造了一个美丽机智、不畏权贵,不畏权势的女性形象。”可以看出,以上对于《陌上桑》的主题提炼是大同小异的,那就是在肯定罗敷为正面主人公的同时,对“五马太守”予以彻底否定。笔者认为,对《陌上桑》的主题作这样的提炼是欠妥的。三套教材教参的编者对该作品主题提炼的不妥,根源在诗的第二、第三节的理解上。诗的第二节是这样写的:“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躇。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载不?’”...  相似文献   

14.
2009年第11期《小学语文教学》刊发了《怎样区分“度”和“渡”》一文,最后一段中说:“‘共度难关’与‘渡过难关’是意思相同而极易写错的两个常用词。‘共度难关’中的‘难关’表示困境中的一段时间,‘渡过难关’意为共同度过一个艰难时期,含有共同承担责任,协力克服困难的意思。”该句中有关“度”的表述与前面的表述相矛盾。  相似文献   

15.
李刚 《现代语文》2011,(8):70-7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第一部分"课程性质"有这样的表述:"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而这里所说的"语文应用能力"就包括我们常说的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说和写的能力训练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本来应该占据同等重要的位置,然而,众所周知,  相似文献   

16.
《语学习》去年第7、8期合刊封底刊登了一则《走进经典》的广告,第一句是:“人类创造了几千年的明,单是见诸于字的书籍就浩如烟海,怎么读?穷毕生精力也难以做到。”《语教学之友》去年第11期刊登了周旭斌老师《“见诸于字”之类的表述无语病吗》一,认为“见诸于字”的说法有明显语病。该同时对“公诸于众”提出了异议,认为其表述也是不准确的。笔以为,周老师的观点失之偏颇,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7.
《〈农村调查〉序言》的中心论点该怎样表述江苏浦爱立职业高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二册选入了《<农村调查>》序言,并归入议论文来学习。既然是议论文,就该有中心论点,这篇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课后“基本训练”题一有这么一句话:“本文以论述调查研究的重要性为中...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9课《古诗两首》之《嫦娥》。【教学目标】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2.背诵全诗,体会诗人的丰富想象力。3.在想象诗境的基础上,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诗意。4.能用自己的话讲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媒体报道:很多高二学生惊喜地发现,第四册《语文读本》里面,新添了金庸《天龙八部》和王度庐《卧虎藏龙》两篇武侠小说的片断。它们分别排在第五课和第六课,并合为一个单元,取名为“神奇武侠”。  相似文献   

20.
读的训练应达到的三个要求呼和浩特市师范附小杨政叶圣陶先生对语文教学的目的在《语文教育书简》中作了这样的表述:“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训练之。最终目的: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