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资本积累论》是罗莎·卢森堡最著名的经济理论著作。在这部著作中,卢森堡以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为中心,提出在只有工人和资本家两个阶级的封闭的资本主义环境中资本积累无法实现的观点,强调非资本主义市场是解决资本积累问题不可或缺的因素。这部著作发表后,引起当时理论家的广泛关注,争论不断。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卢森堡资本积累理论的价值及其所做出的贡献,对于我们认识当代国际资本的本质,反思全球化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罗莎·卢森堡民主思想独特而深刻,主要观点包括: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建立健康的公共领域等。这些思想重新解读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建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民主思想构成了罗莎·卢森堡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民主社会的架构和党内民主的构想是其民主思想中最具特色的内容,而对"无产阶级专政"和"自我集中制"的阐述,则充分彰显了卢森堡民主思想的时代穿透力。以往研究主要着墨于对民主思想内容的分析和探讨,尚未触及卢森堡民主思想背后的价值追求。以自由为价值追求有助于呈现卢森堡民主思想的灵魂所在,自由的道德基础、坚实内核、现实土壤和有效保障既是民主架构必然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揭示了民主与自由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4.
张涛 《华章》2008,(21)
从早期批判所谓的"卢森堡主义"到今天重新探究卢森堡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模武,表明卢森堡的思想依旧在与我们今天的时代同行,是值得去仔细研究的.  相似文献   

5.
《经济学译丛》1983年第4期发表了列宁《对罗·卢森堡〈资本积累〉一书的批注片断》。在此以前,该刊1979年第2期还曾发表过列宁《论罗·卢森堡〈资本积累〉一书的文章的提纲草稿和材料》。列宁的这些批注和材料,已经引起我国经济学界的重视。认真研究这些批注和材料,将有助于全面领会列宁关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问题的论述,也有助于对于这一重大理论问题的探讨。列宁的上述批注和材料,在国内是由我和陆立军、巫继学同志首先加以引用的。1980年,在我单独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又进一步引用了列宁的原话,认为他曾经“十分忿概地”把卢森堡关于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说成普遍规律的言论斥为“胡说八道”。此后,王慎之和王绍顺同志亦曾分别引用了上述这句话。而《经济研究》1983年第4期发表的任微同志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罗莎·卢森堡对待布列斯特和约的态度进行了分析,具体阐明了罗莎·卢森堡产生错误认识的原因,并对卢森堡在布列斯特和约问题上的错误认识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7.
顾菡 《文教资料》2012,(1):122-124
一、教学目标(一)课程标准简述"三角贸易"的基本内容,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与残酷性。讲述英国殖民者克莱武在印度疯狂掠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欧洲早期的殖民掠夺和殖民扩张;  相似文献   

8.
资本积累的全球化与空间的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本积累具有空问性,这缘于资本具有不断征服和占有空间的内在属性,资本的全球化就是资本空间扩张的必然结果.资本的全球化对全球社会空间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使全球社会空间呈现出同质性和断裂性的双重特征,"同质性"建构了资本在全球空间的权力场域,而"断裂性"则导致了对落后民族和国家的空间剥夺.在马克思、恩格斯以后,列宁、布哈林和卢森堡对帝国主义时代资本积累的空间性进行了再思考,而这些均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并不缺失空间的维度.  相似文献   

9.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解决“滞胀”危机,美英等国家放弃福特主义资本积累方式,转向新自由主义全球资本积累方式.这种新的资本积累方式是在新自由主义理论和政策主导下构建的以经济金融化、金融虚拟化和泡沫化、金融资本流动以及金融运作自由化为基本特征的财富再分配和财产转移机制.它激化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导致了2008年以来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从而宣告新自由主义神话的破产.  相似文献   

10.
江华 《教学与研究》2005,4(4):74-79
世界体系论的奠基人沃勒斯坦在汲取马克思和卢森堡的资本积累论的基础上,提出无止境的资本积累是世界体系发展的根本动力。资本积累是通过世界体系的中心-边缘之间的不平等交换来实现的,半无产阶级的存在使不平等交换成为可能。资本积累推动世界体系的动态发展,这种动态性表现为世界体系的长期趋势和周期节奏,前者使体系偏离平衡,后者使体系维持平衡。沃勒斯坦的资本积累论为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提供一种重要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1.
非人力资本积累追求:大学生就业难的新视角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一定意义上说,现实中非人力资本积累目标的追求(如将上大学看做一种精神消费、获取社会声誉、积累社会资本、显示高能力信号、促进整个社会技术进步及文明程度提高等等)是推动高等教育扩张的重要因素,这一因素使高等教育需求与供给达成的均衡教育产出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之间存在不平衡,并且引起高等教育需求层次的上移,这种不平衡和需求层次的上移与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现象一起,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要缓解这一状况,必须从进一步打破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适当控制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展,合理设置专业、进一步端正大学生就业观、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和辅导、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12.
清代乾隆年间,两淮盐商依仗清王朝赋予的政治经济特权,在盐务官员的庇护和皇帝的大力支持下,得以垄断两淮食盐贩卖的厚利,并因此发展成为挟资千万、富比王侯的巨大封建商业资本集团。拥有巨资的两淮盐商,其资本流向是多方面的,他们除将部分财富耗费于购置田产和奢侈消费外,还将大量资本回馈社会,积极投身于救灾济荒、筑路修桥及抚孤恤贫等社会公益事业。  相似文献   

13.
自新增长理论形成以来,将养老保障制度与人力资本积累相联系进行研究成为社会保障、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无论是国外的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均表明,养老保障制度对于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但我国目前理论界直接对养老保障制度与人力资本积累之间关系展开研究的尚属少数。因此,关于养老保障制度对家庭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均有待发掘。  相似文献   

14.
国际经验表明,在工业化初期,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越快,越易引发尖锐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对社会稳定和经济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于是,政府提出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方针。有关人力资本积累的研究,总是与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相关联。事实上,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社会公平三者之间是一个关联整体,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对社会公平产生的影响正是通过教育投资收益规律进而拉大城乡收入差距这一机制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历史上统一局面的政治格局呈现“居北制南”。尽管明初和国民政府都曾短暂地以南京为政治中心,但明成祖迁都北京和蒋政权存在22年后覆灭的历史反而说明“居北制南”格局坚如磐石。中国统一的政治格局之所以形成“居北制南”,是因为中国北方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在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后,凭借漕运将东南之赋税北运,从而巩固和确保了“居北制南”的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16.
正确认识股权分置改革,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对价,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的成功主要表现,解决股权分置要有创新思路,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择校现象漫延和扩张的根源在其潜在的人力资本积累和发展价值,作为择校主体瞄准教育成本与个体人力资本增长的价值取向,在家庭经济收益的一定消费限度和学生个体能力发展潜质较大的情况下,择校成本作为学生个体人力资本的投入极易成为家长做出的最佳抉择路径。择校实质上是一种早期人力资本的投资现象,是择校主体为参与社会竞争而实施的个人战略性决策,因为选择优质学校教育无疑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竞争实力,这就意味着个体未来发展机遇和经济价值的报偿及其回赠。  相似文献   

18.
积极利用资本市场促进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资本市场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多年来,许多高校进行了积极的尝试,成效显著,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矛盾,新世纪,我国的高等教育和资本市场都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在努力规范高校与高校产业尤其是与高校高科技产业的关系后,高校应该积极通过各种方式,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本市场,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  相似文献   

19.
政治经济学教材可以不讲"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长期以来,政治经济学教材中按照《资本论》的逻辑结构,先论述“资本的总公式”和“总公式的矛盾”,然后才提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产生剩余价值的前提条件。本文认为有必要对“资本总公式”和“总公式的矛盾”提出一些需要斟酌的问题,并指出,政治经济学的教材与教学中不讲“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不但不会削弱剩余价值理论,反而有利于消除疑点,更简明地阐述和把握剩余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