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葛拥军 《广西教育》2012,(26):96-96
美术欣赏是欣赏者根据自身的生活阅历、主观意识,对美术作品艺术形象进行心理感知,而产生审美意象的认识过程。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陶冶艺术情操,提高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然而,不少教师教学方法不当,导致美术欣赏课不能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学校的美术教育对学生的情感培养以及学生的情感对美术教学的影响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由景入情,激发学生由内而发的情感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明媚的春光使人愉快,阴云密布常使人忧愁,秋冬之交却又令人惆怅……如果有意识地把这种内心体验融入绘画之中,使美好的心境显于画中,更能使人获得美的享受,增强美感体验。经常组织学生在室外有目的地进行风景写生、人物写生等,是培养学生捕捉美的能力、增添美感享受的有效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踏春、秋游,不仅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锻炼意志,还能使学生欣赏到大自然中美的杰作,从而产生…  相似文献   

3.
艺术欣赏 ,是一种创造性的接受活动。小学美术欣赏课可以使学生得到审美愉悦 ,逐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陶冶情感 ,提高审美趣味 ;也可以启发学生热爱生活 ,表现生活 ,自己动手、动脑 ;并且能增强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美的意识。然而 ,传统的欣赏课学生的兴趣总是不高 ,教学效果亦不理想。如何提高学生对美术欣赏课的兴趣呢 ?近年来 ,我对这一课型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验 ,让学生主动参与 ,使美术欣赏课活动化 ,收到了较好效果。现以小学美术第七册《人物画欣赏》(一 )课为例 ,谈谈我的具体做法。第一步 ,用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欣赏课的兴趣。兴…  相似文献   

4.
美术欣赏课对于高中生而言,不仅可以提高审美能力及艺术修养,还能够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助力学生成才。因此,作为美术老师必须重视欣赏课教学,提高欣赏课教学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张有平 《双语学习》2007,(12M):131-131
在初中美术欣赏课中有不少关于人体艺术的内容,如何在教学中处理好它们,使学生对人体艺术的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既是美术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美术欣赏其实从婴儿一生下来就开始了。后经过幼儿园、小学、初中三个阶段的教育,学生的欣赏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飞跃。在高中阶段专门开设美术欣赏课,其目的在于通过欣赏教学,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的日益激增,教育必须紧跟时代的节奏。以教师讲解,学生练习为主的传统教学手段往往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等条件限制,使有些教育内容表现的不尽人意。把多媒体网络教学方式引入教学活动,为传统教学注入了一种活性催化剂,它可以生动、形象地表现教学内容,有效激发和协调学生有意、无意的两种心理活动,使学生心理活动处于最佳状态。它的魅力不仅体现了直观形象、光色绚丽,还能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8.
郭龙 《文教资料》2012,(31):85-87
初中关术欣赏课,是普及美育的重要途径,对提升全民审美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教师要具备深厚的艺术知识修养,发挥人格魅力,树立“问题”意识、参与互动意识,具备相应的艺术史视野,并借助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帮助学生分析、认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9.
杨斌 《时代教育》2006,(12):42-42
作为文化教育及审美教育的美术鉴赏课,是对学生进行认识美和评价美教育的专设课程。因此,上好美术鉴赏课不但可以开拓学生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以在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但不是通过欣赏一定数量的美术作品就可以达到的,而是要在长期的欣赏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因此,在欣赏课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思考如何讲解作品,更重要的是要思考如何吸引学生来参与欣赏。  相似文献   

10.
著名艺术社会家豪泽曾经提出这样一个论断:“人可以生来就是艺术家.但要成为鉴赏家却必须经过教育。”欣赏是情感复杂的审美思维活动.其价值是任何艺术技巧的实践所无法比拟的.尤其在小学教育中,美术欣赏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的美术欣赏教学仅仅停留在直观感受的感性层面,方法和形式也不够丰富,笔者认为应该尝试运用七种方法来拓展欣赏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赵海阁 《吉林教育》2006,(12):50-50
当前,在美术欣赏课中往往忽略了学生自主参与的过程,常常在上课开始出示作品后,便一讲到底,欣赏成了“讲赏”。有的时候在作品分析中老师往往坚持课本或自己认同的一种观点,通过不断的暗示、诱导,使学生抛弃自己的观点,步入教师铺设的标准轨道,完全不顾学生的反应,缺乏教师与学生间的交往,影响了学生的发展。那么,美术欣赏课究竟怎么上更适合学生的发展呢?笔者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美的创造是以欣赏为最终目的的。人们对美术的欣赏是一种精神层面的高级活动。在欣赏的过程中,人们会对作品进行一定的评价,并从心理上对他人的创作进行感受和体会,形成独特的认知。欣赏与创造是分不开的,学生可以从欣赏中体会到作品独特的美感,还能使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展,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此外,美术作品在陶冶学生的情操方面也有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取代的优势。它能让学生形成美的意识,并使这种意识逐渐加深。欣赏的越多学生对美的认知就会越深刻,不断地发扬美术的育人作用,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美术欣赏课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引导他们进行美的创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相似文献   

13.
韩淑芳 《广西教育》2014,(29):126-126
正美术欣赏课不仅要传授学生美术知识,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审美能力。要使美术欣赏教学达到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艺术理解能力与美学感受力的目的,教师就要在教学中注重方法的科学选择,善于从小学生的学习特征、认知能力等方面出发,打造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中收获知识,获取审美鉴赏能力。一、调动学生美术欣赏的兴趣兴趣是个人的情感倾向,是个人对外界事物的一种浓烈的情绪色彩。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率的高低,对于小学美术欣赏课也是如此。美术欣赏属于艺术范畴,具有一定的复  相似文献   

14.
美的教育形式以欣赏课最为突出,在一堂无任何作业负担的欣赏课上,学生可以轻松的欣赏图片,了解绘画背景及艺术特色,老师则可利用讲解时机,有意识的插入品行教育,使美的体验与思想品德体验融会贯通,无形之  相似文献   

15.
所谓设境,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有目的地设置一定的情境,营造一种特殊氛围,以影响学生的情绪,进而达到一种特殊的教学效果。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设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诱发学生的感情,使之与美术作品所表达的感情协调一致,发生共鸣,以便更好地欣赏作品。设境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6.
王晓静 《河北教育》2006,(11):17-17
传统的欣赏课大都是教师出示范作品,一讲到底,这样往往会造成教师投入,学生漠然的尴尬场面,欣赏成了“讲赏”,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而研究性学习则彻底改变了这种状态,它是师生围绕问题合作交流的过程。它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因而,在美术教学中适合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李玉洁 《考试周刊》2013,(49):181-181
欣赏课是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美术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在教学中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树立新观念,转变思想,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充分地享受美、体验美、感受美,进而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相似文献   

18.
欣赏评述课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美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而实际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种“重绘画、轻欣赏”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教师缺乏对欣赏课的正确认识,认为欣赏就是看看,不重要,从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欣赏的教学研究。改变这种现象,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然后了解儿童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选择合适的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儿童在欣赏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专题欣赏课、随堂欣赏课和现场欣赏课三类。  相似文献   

19.
艺术作品本身就是一种语言,通过它可以了解古今中外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地理、科技等社会背景,又可以“窥探”艺术家本人的人生观、艺术观,还可以感受到作品的审美情趣等等。而美术欣赏课中作品的评价,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评论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振东 《考试周刊》2013,(19):173-173
美术欣赏是高中学生所要学习的必修课程,同时也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最佳方法。利用美术欣赏课程的开展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学生的心灵,启发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帮助学生全面成长。但是,高中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现状不太乐观,那么如何开展美术欣赏课程教学呢?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分析高中美学欣赏课程现状,总结美术欣赏课程的特点,探讨高中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