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阎连科小说中的死亡叙事呈现了丰富多样的面貌。可归纳为三种主要形态:时间与死亡——无法抗拒的自然之死;权力与死亡——乡村权力导致的人的异化与死亡;世俗与死亡——民间道德的失落以及人的死亡。阎连科以自己独特的人生经验和对世界的把握方式,对人类的终极命运给予关怀,对人的生命和存在进行哲学意义上的拷问和沉思。  相似文献   

2.
论阎连科小说的死亡暴力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连科小说中时时出现的死亡暴力,构成了他的“耙耧山脉”的总体图像和基本底色。小说形成了“(苦难)死亡暴力——反抗——死亡暴力(失败与宿命)”的行为序列,使其死亡暴力带有强烈的宿命色彩,表现了浓厚的悲剧色彩和美学精神。  相似文献   

3.
金庸小说大部分采用全知视角来叙事。通过全知视角作者带领读者进入一个瑰丽无比的武侠世界。利用全知视角的叙事特点,作者全面掌控故事,或向读者做出详尽的解释和评价,或留有伏笔做铺垫,予取予夺,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这种叙事策略在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上取得了非凡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阎连科是一个有着人道主义情怀的作家,在他的小说中充满着死亡的书写。但他并不是像先锋小说作家一样,把死亡当作观赏和把玩的对象,而是在死亡中融入生存之思,通过死亡威逼之下生命的避让、妥协、抗争的无谓和救赎所付出的生之代价,再现生命的无奈和苍凉,同时也表达了作家自身对生之柔弱的悲悯。  相似文献   

5.
宏大叙事是一种主体性高扬的叙事模式,在这种叙述模式中叙述人被定位于某一制度、国家、民族、集团、人民和他们的观念及信仰的“代言人”,亦即叙述人常以全知视角的形式出现。在我国新时期文学中,宏大叙事是最主要的叙事规范,但这种叙事规范在新时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呈现方式。  相似文献   

6.
全知叙述与简·奥斯汀小说的叙事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小说的发展,特别是自法国的福楼拜和美国的詹姆斯积极倡导作者的隐退以来,十八世纪盛行的全知叙述模式受到很大的冲击。现代作家均对作者在小说中公开进行议论这一形式表示不满;现代读者也无法接受作家的公开说教。事实上,各种叙述模式各有所长,全知叙述也并非一无是处。本文以奥斯汀的作品为例,尝试说明全知叙述与其作品特有的讽刺艺术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对权力的书写是阎连科小说艺术世界的一个重要主题,在权力笼罩下,一场场人性扭曲、人格异化以及生命价值沦丧的悲剧不断展开.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既与掌权者的"权治"有关,更与深陷物质困厄的耙耧山脉村民盲从的权力崇拜有关,它反映出在历史旧习因袭和物欲不断侵蚀下的中国农村所面临的更为深切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8.
对权力的书写是阎连科小说艺术世界的一个重要主题,在权力笼罩下,一场场人性扭曲、人格异化以及生命价值沦丧的悲剧不断展开。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既与掌权者的“权治”有关.更与深陷物质困厄的耙耧山脉村民盲从的权力崇拜有关,它反映出在历史旧习因袭和物欲不断侵蚀下的中国农村所面临的更为深切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9.
存在主义者认为,世界是荒谬的,存在是痛苦的,人会极力地不择手段地寻求生存,反抗和死亡是人摆脱困境的两种途径。阎连科的乡村小说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切合了存在主义的特征,从一个深度和广度上呈现了作者对人类尤其对农村农民生存状态深切的关注和同情,表现了一个当代作家发自内心自觉的责任、使命、良知以及浓郁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0.
阎连科有着很深的"疾病情结"。长期的疾病体验和强烈的济世愿望使他成为了乡村平民的痛感器,在他的小说创作中,疾病和残疾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甚至成为结构作品的核心。以疾病作为关注人类生存的切入点,阎连科揭示出河洛地区广大乡民在疾病困扰下的伦理传承和变异。这些疾病叙事作品浸润着他对底层弱势群体强烈关注的情感,体现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悲天悯人的伦理情怀。  相似文献   

11.
死亡是阎连科小说创作的主题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个人对死亡的情感体验:恐惧。阎连科没有局限于抒发一己之感,而是将这种恐惧感深广为对人类存在的深切关怀。《日光流年》和《丁庄梦》这两部小说,体现了贯穿在阎连科小说创作中独特的死亡意蕴,即在面对注定要失败的命运,人的生存形态和精神形态将会如何。  相似文献   

12.
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是一位创作个性鲜明的作家,他的代表作《百年孤独》是西方现代主义与古老拉美文化共同催生的文学之花,作品中有大量的死亡叙事,并且都是经过陌生化处理的。多种形式的陌生化处理丰富了作品的魔幻现实主义特征,增强了作品的审美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3.
阎连科是当代著名作家,也是一位多产作家。其作品题材多涉及耙耧山脉为主的农村和以农民军人为主的军营这两个领域,内容上有大量关于疾病和死亡的描写,这些文学意象的背后承栽着作者对于城市、对于权力、对于生命、对于亲情、对于生活的深切的痛苦、恐惧和思索。通过这些揭露生活的苦难、人性的灾难并以此来表达一种对人性的反思和批判,向人们展示了独特的文化视域以及作者对人生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4.
莫言是中国当代文坛极富魅力的作家之一,他的魅力就是他的叙述模式的创新性,尤其是他的"叙事视角"的独特运用。这就使他的小说为当代文坛开创了一种别开生面的景象,本文主要从"儿童视角"方面来论述莫言小说对传统叙事视角模式的颠覆。  相似文献   

15.
文学作品的全知叙述视角意指故事的观察者和叙述者对故事的来龙去脉了如指掌。文章结合定中结构PP复数+N处所与全知叙述视角,探讨如何在把握PP复数+N处所在复杂句式甚至语篇中的认知方式的同时,满足译本全知叙述模式的要求。在《兄弟》英译本中,同一叙述语例“我们刘镇”会产生语际对应、完全隐去、部分隐去三种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库兰》是当代文学和其消费者共同合谋的结果。当代中国精神领域中的某种复杂心态在《库兰》中得到极其自由、自然的表述。通过成人世界的童话等各种视角改写历史 ,取得虚幻的胜利而最终得到精神满足和快乐 ,成为当代小说自我逃避的方式之一 ,也成为当代中国精神满足和快乐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在"三言"中冯梦龙将传统观念与时代精神糅合塑造的女性形象不再是"祸水"和"工具"。生时,她们成为了实实在在的人,有鲜活的人生舞台;死时,她们为自己的理想和欲望而献身,具有独特的审美属性。正面形象,死亡叙事的审美共性是为正义、为报恩不惜一死的崇高;对爱、对尊严勇敢追逐的深情赞美。反面形象,死亡叙事的审美意味是作恶者、纵欲者的罪有应得;对丑、对堕落的无情鞭挞。  相似文献   

18.
莫言在《檀香刑》的叙述中采取的是民间"狂欢节"的叙述方式,说书人的叙述语气,以及让人物刚开始出场时都采取的是戏剧中"独白"的方式介绍自己,语言铿锵,节奏明快。借助狂欢节叙述的方式,读者将欣赏到这样叙述的诸多好处:广场化、杂语化、粗俗性等等,而人物的爱憎就是在呼喊和嬉笑怒骂里得到了体现。另外在人物塑造中,莫言采用了加冕和脱冕的方式,其目的是起到民间的戏剧效果。眉娘就是狂欢化叙述的产物,是小说狂欢理论的典型写照。  相似文献   

19.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和方方的《风景,》都主要表达了生命。这三位作家都采用了诗性的叙述手法,以其不同的生命哲学来反馈各异的生命现象和真相。作家诗性的叙述在这三篇作品中产生让生命命题抒情化和诗意化的效果,使作品内容深刻而意蕴悠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