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9月,武汉市一家报纸登出一篇人物通讯引起我的注意。因写的是我的亲戚,通讯中描述的事我知道来龙去脉。当看到一些情节无中生有,我非常生气,打电话质问亲戚:“你怎么能向记者说瞎话?”亲戚委屈地说:“记者没有采访过我,我没看到报纸,也不知道哪个记者写了稿子。”不久,又见一家报纸登出一篇人物通讯,写的是我的朋友,事情经过我很清楚,发现有几处明显失实。我问朋友是怎么回事,他说:“署名的记者、实习生没有一个人采访过我,也没采访过我的家人。”我不禁想,这两家报纸登出的其它人物通讯,还有多少属于类似情况?记者写我的亲戚、朋友的…  相似文献   

2.
著名的美国记者和作家海明威有个习惯,就是站着写,而且用一只脚站着写。原来他这站着写的习惯,是为了强迫自己用最简练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感情,培养一种独具一格的文风。海明威这种习惯是怎样养成的呢?他曾经回忆说:“在《晨报》,你不得不学习写简单的陈述句子。”海明威是在《晨报》当见习记者开始他的新闻生涯的。当时,这家报社特别强调新闻报道要  相似文献   

3.
一 先从几件事谈起. 冯友兰先生的女儿宗璞写过一篇《大道具》的散文,其中提到一家中央媒体的某个记者前去采访冯友兰先生.这个记者先是吹嘘自己如何神通广大,认识不少达官显贵,对冯先生说有事情尽管找他,他没有办不成的事,冯先生唯唯.随后,这个记者又问冯先生多大岁数了,都有什么著作,最近在研究什么问题等等.那时,冯友兰先生已经年过九旬,双耳几近失聪,两眼基本失明,面对记者的夸夸其谈和喋喋不休,只能默然以对.宗璞实在忍无可忍,毫不客气地把这个记者“轰”了出去.  相似文献   

4.
南京“国民政府”匾额的制作,也有一番过程。这块匾额,非一般人能写,必须请名家。时任国民政府委员的谭延是当时有名的书法家,写得一手漂亮的正楷大字。国民政府秘书处的人员经过磋商,认为由他来写非常合适。但当秘书处的人员将此意告诉谭延时,他却说,他的字不如他弟弟写得好,说他弟弟在上海卖字,你们找他去写吧。谭说的这位弟弟叫谭泽,谭泽的字确实写得好。原来,谭氏兄弟的父亲是清末大官僚谭仲麟,做过陕甘总督和直隶总督,与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和颇有交往,常有书信往来,还互相馈赠食品,收礼后都写回据。翁是当时最有影响的书法家,求他的字…  相似文献   

5.
“全心全意做一个记者”。这一句话,写在张煦棠新近出版的作品集《一个记者的足迹》里。每次读到,总是怦然心动。 张煦棠是新中国成立后投身新闻事业的第一代人。从随军记者到政法、文教、科技、经济,几乎所有的“记者行当”都做了一遍。他的这一本作品集,收入120余篇代表作,以写作年份排序,让我这个年轻记者,得以追寻一位素来敬慕的前辈长者的成功足迹。 我曾在他手下当一名兵,当时他已年过花甲,从文汇报副总编岗位上下来后受命主持新闻报,做总编辑,在我的印象中.很有些与众不同。他始终不改记者本色。近10多年,他当“新闻官”,虽分  相似文献   

6.
相机:那个年代的稀罕物 儿时,我做过很多梦,但从未想过要当记者,更没有想到会成为一名摄影记者,因为记者的形象在我的心中是那样的神圣和高不可攀. 我父亲在县委报道组工作几十年,是当时县里为数不多拥有相机的人.受他影响,我从小就喜欢摄影.那个年代,相机可是稀罕的东西呢.于是,每一次同学聚会、活动,照相的任务就理所当然地落在我的头上.  相似文献   

7.
我刚参加新闻工作时,认为当记者只要会写消息就行。有些老编辑曾要我练习写评论,并说不会写评论,就不能当一名称职的记者。可是我总认为,写评论是报社领导的事,不写评论照样能做记者。所以在六七年的记者活动中,一篇评论都没有写过,直到1956年  相似文献   

8.
老记者徐熊在《我是怎样学步走的?》一文中讲他写一篇通讯引起的风波:我的第一篇通讯在《新华日报》(华中版)上发表后闹了笑话,当时一些读者竟把我当成蒋帮特务。  相似文献   

9.
徐迅 《声屏世界》2010,(12):68-68
7月28日.南京一家化工厂发生爆炸。当时,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第一时间》节目组赶到现场直播。连线记者正在介绍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现场指挥抢救工作的时候.一名官员突然冲上前来质问记者,“你是哪里的?哪个让你直播的?”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位记者的答记者问: “你写新闻有什么诀窍吗?”“用脚底板写新闻.” “你最初的新闻理想是什么?实现了没有?”“一开始想当大记者、名记者,没想到跑了11年杜区,成了百姓口中的‘胡同记者’,这不但是新闻理想的实现,更是新闻理想的超越.” “如果有年轻人想要做记者,你会对他说什么?““如果吃不了苦受不了累,不适合当记者,如果想发财致富,请不要当记者,如果对苦难冷漠,就不配当记者.”  相似文献   

11.
当我在记者与编辑岗位上安顿就绪后,忽然收到我二姐夫杨殿甲一封来信.信上说,他巳奉命到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姐姐与两个外甥女也巳由山东老家被接到南京,因为多年未谋面,要我去南京见见面.  相似文献   

12.
于向阳  卢鹏  张达 《青年记者》2017,(22):28-31
每年的11月8日,是全国新闻工作者的节日——记者节.巧的是,这一天也是大众日报高级记者孙巍的生日.了解孙巍的人都说,他天生就是当记者的料. 从军队到地方,从乡镇、县委宣传部门到市级、省级党报,孙巍4次获得中国新闻奖、30多次获得山东新闻奖,也是大众日报为数不多的为全省17个地市都写过头版头条报道的记者.一篇篇视角独特、掷地有声的新闻稿件,铺就了孙巍的新闻从业之路.  相似文献   

13.
难以忘却记者梦还是在不谙世故的少年时代,范庆锋就做起了他的记者梦。在几乎每个小学生都写过《我的理想》的作文中,那多半是“长大要当解放军”、“长大要当科学家”,可范庆锋却写道:“我的理想是长大以后当记者,而且要当个好记者”。可幸运女神对他似乎并不垂青,甚至有意把他捉弄。1978年恢复高考后,作为应届高中毕业生的范庆锋,憋足劲要考新闻系,可偏偏录取到一个师范专科学校学物理。  相似文献   

14.
20年前,我在北京日报工商部当记者时,部门曾作出一项规定:批评报道,字数乘三。也就是说,当时在考核记者定额时,写一篇1000字的批评报道,等于3000字。 如此规定,说明一个道理:批评报道难写,政策鼓励记者去写。尽管如此,记者们对批评报道仍有畏难情绪,  相似文献   

15.
在一家村办工厂,一位农民谈到他们刚建厂时,来了一位记者,说是要写他们艰苦创业的文章,并委婉地陈述了自己生活上小小不如意之处。于是,这位记者在辞行时,大包小囊,满载而归,工厂却为此付出了一千多元。那位农民先前并没有接触过记者,这件事无疑给他留下了极坏的印象。做为未来记者们的同行,我是维护记者名声的,可是,面对这无可辩驳的事实,我感到了任何辩解都是苍白  相似文献   

16.
我从来想过我会当记者,即使是在充满五彩瑰丽梦幻的孩提时代.我的父亲是一位记者,一位非常出色、敬业的记者,他几乎把全部的心血都投入在工作中,颇受人尊敬.然而这样一位呕心沥血、兢兢业业的“老记者”却不希望他的三个女  相似文献   

17.
对搞新闻这一行,过去我一直认为那是文人们的事。象我这样小时候只跟父亲读过几年书的人,想也没想过。可“文人们的事”,偏偏与自己有了缘份。那是1960年的事,当时我在西安某工厂里当车间主任。有个徒工星期日进城看电影,在一家五金商店门口碰到一位农民,带着柴油机零件,想找个地方修理,正蹲在那里发愁.当他问明这个老人,知道是为抗旱的大事必须赶紧修好时,便毅然放弃看电影,把这个农民带回厂里,用了一下午时间,帮他修好了。我知道后,称赞他做的对,做得好。于是,我就提笔把这事写下来,寄给《西安  相似文献   

18.
1993年8月6日。北京,全国记协新闻发布厅。建国44年来首次举办的全国青年报刊“十佳”记者评选在这里揭晓。来自河南《青年导报》的记者部主任范庆锋,面对这份崇高的荣誉,眼睛禁不住湿润了。不是他感情过于脆弱,而是一个中原汉子经过十余年苦苦求索,梦想成真后那别样的思绪别样的情。一、难以忘却记者梦还是在不谙世故的少年时代,范庆锋就做起了他的记者梦。在几乎每个小学生都曾写过的《我的理想》的作文里,范庆锋的理想不是“长大要当解放军”,也不是“当科学家”,而是“当记者”,并且要当“好记者”。幸运之神对他似乎并不垂青。1978年恢复高考后,作为应届高中毕业生的范庆锋,憋足劲要考新闻系,通知书下来了,被录取到一个师范专科学校学物理。师专毕业后,范庆锋本来已经分配到令诸多大学生向往的地区机关。可一纸调令,他被调到了最基层——豫东某县的一个乡政府办公室。作为出生在黄河故道的农家娃,能够有这么一只“铁饭碗”,范庆锋无论如何也该满足了,可他偏偏又拾起了童年时的记者梦。这梦对他尽管是那么遥远,那么苦涩,可他依然是那么痴迷。当时,《中国青年报》正在开展人生观大讨论,他禁不住拿起了那支“三寸秃笔”,就那么摇啊摇,一直摇了  相似文献   

19.
记得在颐园评读报纸开始不久,胡乔木就提出了记者和编辑要认真采编新闻。新闻在当时也称作消息。他说:“新闻是一种时代的科学,时代的艺术,它的发展前途辽阔无限。”可是在当时的人民日报上,刊登的新闻很少,本报记者写的新闻更少,重要新闻主要是采用新华社的通稿。记得胡乔木曾问过总编辑邓拓,“人民日报有那么多记者,为什么写的新闻那么少?”邓拓回答说:“主要是记者的新闻观念不强,我们一定设法改变这种情况。”邓拓说到就办到了,人民日报1956年改版以后,版面上的新闻数量确实增多了。不过新闻  相似文献   

20.
一张老照片折射出珍贵的历史 走进馆长吴建宏办公室,他正低着头在抽屉里找寻东西,不多久他小心翼翼的从抽屉拿出一张老照片出来. “这是一张日本投降典礼签字筹备处全体职员合影照片,拍摄于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八月十八日,由当时县城一家名叫爱尔特照相馆拍的,场面宏大,人员都非常清晰.它反映出当时芷江在抗日战争胜利受降过程中的历史和地位,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张照片.”吴建宏向记者介绍说,这张照片是还没有展出的,准备在抗战胜利70周年时对外公开展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