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涛 《中小学校长》2014,(11):29-31
孔子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作为学校管理者,如何借力孔子文化,助推学校发展?在不断的尝试与探索中,我们发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如学校德育、教学、管理等领域都可以在孔子文化中汲取能量与营养。对于学生个体而言,从小浸润在孔子文化中可以实现“一元带动多元”的发展,对于一个学校整体而言,依托“孔子文化”引领学校发展同样可以实现“触一发而动全身”的发展效应。  相似文献   

2.
张洁 《学周刊C版》2019,(6):151-152
个性化教学在我国可以说是源远流长,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理念。随着班级授课制逐渐引入我国,对普及全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个性化教学。随着时代变迁,农村小规模学校悄然而生,小规模学校实施个性化教学能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孔子“学而优则仕”思想革命的历史意义。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开始瓦解。以血亲关系、土封制选仕作官的世卿世禄制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孔子提出“学而优则仕”思想是对以血亲关系、土封制度选仕作官的世卿世禄制是一个革命性的否定,对庶人入仕、改变国家的政权结构有深远的影响。当然,孔子的“学而优则仕”思想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有其历史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巧得很,位列“人类四圣贤”的释迦牟尼,耶酥基督、苏格拉底和孔子在某种意义上都可以称为教师。所不同的是,释迦牟尼和耶酥基督毕生向信徒播撒善念、传播福音,重在以情感人;苏格拉底和孔子则孜孜以求在学生的心中播下求知、“爱智慧”的种子,重在以理服人。而且同佛祖和基督比起来,苏格拉底和孔子属于更严格意义上的教师。二者不仅才学出众且精通育人之术,能教且善教,堪称教育艺术大师,为后为人师者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教育财富。一、孔子与“启发式”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师之一。他创办私学,广收门徒,学而不…  相似文献   

5.
兴复盛世的别样尝试——论孔子诗学研究的礼用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在研究<诗经>时,将诗与礼密切相连.孔子认为,诗是"礼"的展示,而"礼"则是诗的规范.孔子对<诗>的礼用功能极为重视,期望以此恢复传统的礼乐之制.  相似文献   

6.
孔子的养生思想及实践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的修身养性、修身立命的养生理论是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瑰宝。本文通过审视与解读孔子养生思想,弘扬其养生思想的精华,并结合我国学校健康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对促进学校健康教育融合传统文化实现具有本土特色的长足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孔子的教育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研究和整理孔子的管理思想对学校管理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信”是孔子伦理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我们今天的道德体系仍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加强“诚信”教育,弘扬孔子“信”的伦理思想的精髓,使其从小在孩子的心田和行为中扎根.  相似文献   

9.
丁建兰 《学周刊C版》2014,(2):226-227
孔子的养生思想及实践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的修身养性、修身立命的养生理论是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瑰宝。本文通过审视与解读孔子养生思想.弘扬其养生思想的精华.并结合我国学校健康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对促进学校健康教育融合传统文化实现具有本土特色的长足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为政之道是什么?古往今来众说纷纭,各有千秋,莫衷一是。其中一说,乃孔子在《论语》中回答子张、子路等弟子所云:“政者,正也”,意思是为政之道在于正。孔子这一为政的基本思想,对于几千年来的政治道德有着深远的影响。“正”,是个高度概括的词,正派、正直、正义等,都离不开一个“正”字。不同政党,不同时代,对“正”字有不同见解。那么,对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学校校长来说,“正”字应作何解?愚以为,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第一,用人正派公道。用人,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责。人用得好,就能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充分挖掘潜力…  相似文献   

11.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私人讲学的人,他生平最重诗教,但对诗本质的东西却很少论述,他主张诗从属于伦理道德和政治。孔子十分崇尚周礼,有着改良周制的政治思想,但却得不到重用,因而孔子通过诗的教化作用向弟子传播周礼,以期培养一批改良主义政治人才。  相似文献   

12.
名学思想是儒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的"正名"开创了先秦名学发展的先河,荀子继承并改造了孔子的这一思想传统,从"名"之界说、"名实"关系、"正名"的目的、"制名"的方法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制名"的名学体系,完善了儒家"正名"理论,促进了先秦名学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关于孔子的评价问题,学术界长期以来未曾求得一致.孔子在他的时代,曾提出了一种“权变”的主张,笔者认为,考查孔子的权变思想,乃是研究孔子的关键之一.本文拟就此作一分析,并向学术界的同志们请教.“孔子拨乱升平,托文王以行君主之仁政,……托尧舜以行民主之太平,……”这是《孔子改制考》中一句著名的话.在“孔子改制”的名义下,康有为将君主立宪和议会民主的资产阶级思想加诸孔子,以为这是“孔子之微言,素王之巨制”.①这里,所谓“孔  相似文献   

14.
孔子生活在春秋后期,却梦寐以求西周盛世,他向往西周领主等级制统治秩序,崇拜的是周公这个伟大历史人物.他为复兴周礼而到处游说.但处在由封建领主制向地主制过渡的社会大变动时期,反映没落领主利益的孔子,自然得不到新兴地主阶级的重用.经过战国秦汉,地主制度稳固了,死后四百年的孔子,才被封建帝王奉为“圣贤”,成了“万世师表”.孔子为什么能从生不逢时到死后哀荣呢?这一方面固然取决于社会需要的程度,另一方面也由于孔子的主张为封建社会提供了需要的东西.孔子是继周公之后的又一个杰出的封建政治思想家.他无论在中国或是在世界历史上都应该有重要的地位.他博学多能,好古敏求,继承了商周以来的文化遗产,通过实践,一以贯之,成为有完整体系的学说.经过弟子们的补充和发挥,到了孟轲与荀卿,形成了两个大的流派.后来韩非、李斯等又是从荀子学派里发展出来的,他们帮助秦始皇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这个封建地主制度,一直延续了二千多年.可以说,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体系,就是从孔子学说中孕育出来的.  相似文献   

15.
在梳理汉初素王话语流变的基础上,通过对《淮南子·主术训》篇与董仲舒的孔子素王论同后世孔子素王论进行比对的方式,确定后者即后世孔子素王论的直接源头。董氏素王论缘起于对秦制的不满及其实现儒家德治的冲动,其主要营建工具为布衣受命论,对“西狩获麟”的新解则是其营建契机。  相似文献   

16.
孔子是"正名"思想的开创者,他最早提出要以"名"正"实".荀子是正名思想的集大成者,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正名思想体系.由于荀子继承了孔子的正名思想,因此,孔子和荀子的正名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性.但是,荀子的正名思想与孔子的却不尽相同,在某些方面甚至相悖.这主要表现在名的起源、制名原则、名实关系、正名方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幽默田野     
《成才之路》2011,(34):100-I0025
不受拜 有个童生并无学问,靠给钱进了学校做生员。刚进学校时,照例到孔子庙拜谒,孔子从座上走下来向他答礼。  相似文献   

18.
分层教学是在班级授课制下按学生实际学习程度施教的一个重要手段,它符合古代教育家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9.
孔子的美学概而言之就是礼乐美学。从美学角度研究礼乐,它的核心是美与善的关系。孔子在中国美学史上最早奠定了礼乐相亲、善美相成的基本美学原则,这一原则成为儒家美学的核心。孔子以克己复礼为己任,他所要复的礼即为周礼,其核心是宗法制,宗法制的核心是继承制。礼乐美学的最终目标是仁,仁即是美,美即是仁。孔子的礼乐美学思想中有许多内容是具有创造性的,为其后几千年中国的封建社会奠定了基本的美学原则。  相似文献   

20.
洪兴兵  郭平 《师道》2007,(4):36-37
学校进行教育理论测试,其中一个题是“假如让孔子来替我们当老师”。这引发了我许多的感想。实话实说,假如让孔子来替我们当老师,他不会适应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孔子的教育思想中,贯彻始终的主线是完善人格,追求人格自由、和谐、充分地发展。但目前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更多的是在压抑个性。夸美纽斯说“学校是学生心灵的屠宰场”,说的是几百年之前的西方教育,然而我国目前的教育似乎并不比这强多少。但我又想,孔子虽有远大的理想,却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