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佛经翻译与《圣经》翻译是中西方历史上两项规模宏大的翻译活动。本文通过对这两项翻译活动的对比研究,总结出佛经翻译与《圣经》翻译理论发展的共同规律:直译意译两原则交替主导翻译活动并逐渐趋于成熟直至最终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作者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分析不同时期的译文的特点、译者的观点,并联系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认为翻译理论的不断更迭与发展是由人类知识的不断丰富及社会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的发展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译本为例,从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视角,分析不同类别中国特色词汇典型个例的翻译处理方法,总结其翻译原则、翻译特点和翻译思维,为相应的翻译研究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3.
试以朱虹翻译的《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城市》一文为例,分析译者的选材和文章翻译的特点,并与西方的女性主义翻译进行比较,找出两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揭示形成二者异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谢家成 《文教资料》2010,(13):35-36
本文探讨了中英社会指示语在敬语和自谦语两个方面的特点及其翻译。互译往往采用归化翻译,不过英汉平行语料库调查也显示了二者在语义或语用层次上一些容易被忽视的对等现象.表明中英社会指示语互译时归化翻译有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佛经翻译与《圣经》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经翻译与<圣经>翻译是中西方历史上两项规模宏大的翻译活动.本文通过对这两项翻译活动的对比研究,总结出佛经翻译与<圣经>翻译理论发展的共同规律:直译意译两原则交替主导翻译活动并逐渐趋于成熟直至最终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作者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分析不同时期的译文的特点、译者的观点,并联系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认为翻译理论的不断更迭与发展是由人类知识的不断丰富及社会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的发展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瓦尔特·吕埃格(Walter Rüegg)主编的四卷本《欧洲大学史》的前两卷中译本2008年8月由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欧洲大学史》第一卷《中世纪大学》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张斌贤教授主持翻译,第二卷《近代早期的欧洲大学(1500—1800)》则由河北大学教育学院贺国庆教授主持翻译。  相似文献   

7.
时政文本翻译受社会文化因素的重要影响,无论从译者的翻译策略选取方面,还是在文本翻译目的确立方面,都体现出了更多的翻译诗学性质。从翻译诗学的角度深入分析《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译本的翻译策略,在增强文化强国和文化自信视野下,可为探索新时代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时政文本翻译与国际传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洪赛赛 《海外英语》2022,(24):25-28
隐喻在构建社会现实和政治现实中起着重要作用,习近平政治话语具有隐喻的典型特征。该文梳理了关联理论、政治隐喻等相关概念,并从功能对等、最大相似度、最佳关联度三个方面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英译本进行整理与分析,对文中的政治隐喻翻译进行评价,并尝试从译文不同处理方式中探索对外话语体系构建过程中,不同政治隐喻翻译的最佳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双语词典的翻译分为词目翻译和例证翻译,词目翻译是一种概括性、抽象性、简约性的,是一般语境下的概念义的翻译,是一种静态的翻译;例证翻译是在具体语境条件下围绕词目译义而进行的翻译,具有针对性,以体现词目词的语法特点、语用特点、修辞特点和文化特点为目的,是一种动态的翻译,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印证。  相似文献   

10.
小说《红楼梦》与道教和佛教密不可分,其中的宗教词汇翻译对译者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翻译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文章通过对闵福德翻译的《红楼梦》第4卷和第5卷中的宗教词汇进行分析和研究,指出译者主要采用直译、意译、借用和解释等翻译方法,符合让读者付出最少努力把握原作者意图的最佳关联原则。  相似文献   

11.
2002年的高考全国卷及北京卷,将文言文翻译题由客观题(判断译文对错)改为主观题,这样调整,显然更加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根据文言文翻译题的命题特点,本文试以2002年的全国高考卷及北京高考卷为材料,谈谈此类题的解答要领。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文学翻译批评理论中的翻译风格重塑角度出发,简要评析了刘世聪教授翻译的《一路玫瑰》(Roses, Roses, All the Way)一文的翻译风格与技巧,对译文进行鉴赏和评估,笔者对认为略觉欠佳的部分译文内容进行了试译和改译,并由此总结归纳出如何运用翻译风格重塑的原则,对文学翻译原作进行分析处理,把握英译中译文的风格特点和翻译技巧,形成既忠实于英文原貌、又体现中文译文风格重塑特点、二者有机统一的翻译佳作。  相似文献   

13.
“佛典翻译文学”是研究外未文化对中国文学史影响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南北朝时期三种佚经——康法邃十卷《譬喻经》、失译十卷《譬喻经》和失译十卷《杂譬喻经》——的钩沉、流传和特征等问题的剖析,可以透视中国“佛典翻译文学”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4.
为了真实地反映学生的阅读、表达水平,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根据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2002年全国卷文言文试题增加了翻译题,即让考生直接书面翻译文言文句子,分值由5分增至2005年的10分,并在《考试说明》中明确要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相似文献   

15.
知亦有涯     
正最近读周克希先生翻译的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追寻逝去的时光》,后记中有一句引用法国作家法郎士的话,"生命太短暂而普鲁斯特太长"。周先生最早参与翻译七卷本《追忆似水年华》,觉得表达意犹未尽,决定独自翻译。周先生用了十多年时间译出一、二、五卷,感觉自己精力有限,最后放弃了翻译。我觉得周先生这个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读者接受角度分析了文学作品标题翻译中“隐”与“显”的特点,产生的原因及其局限性:并以杨必译《名利场》为例,从满足读者期待视野和召唤结构创设两个方面,对标题翻译进行了探讨,指出标豚翻译中隐显的选择、隐显程度取决于读者的接受,二者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17.
下面以2005年高考全国卷和各地方卷的文言翻译题为例,谈一谈今年高考文言翻译题考查点的备考。考查点之一:双音节词。古代汉语词汇以单音节词为主的这一特点,要求考生做文言翻译题时要警惕与  相似文献   

18.
1900年以前,西方数学传入我国,都是以外国传教士为媒介。他们来中国传教,同时也带来一批西方的科技书籍进行传播。例如17世纪初,意大利耶稣会教士利玛窦来中国时,与徐光启(1562~1633)合译了《几何原本》前六卷。19世纪中叶,清代数学家李善兰(1811~1882)与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合作,完成了《几何原本》后九卷的翻译工作,还翻译了《代数学》十三卷、《代微积拾级》十八卷等多部。此后,清代数学家华蘅芳(1833~1902)与英国传教士傅兰雅合译《代数术》二十五卷、《微积溯源》八卷、《决疑数学》十卷,等等。徐光启、李善兰、华蘅芳等翻译引进西方数学的共同点:一是他们都没有出国,而是由外国人将西方数学书籍带进来,在我国进行翻译;二是他们都基本上不通外文,但这些外国人却懂汉语,所以由外国人口译,中国人笔录、整理成书。因此,这种引进是被动的,局限性很大,发展也缓慢。  相似文献   

19.
《文学教育(上)》2014,(3):159-159
2013年11月,年近80岁的美国汉学家芮效卫,终于用30年时间完成了对中国古典小说《金瓶梅》最后一卷《死亡》的翻译,并在日前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金瓶梅》第一次用西方语言完整翻译。芮效卫版5卷本《金瓶梅》英译本第一卷出版于1993年,如今出版的完整英译版共3000多页,4400个详细注解。  相似文献   

20.
电影是一种综合视觉与听觉的现代艺术形式,担负着国际语言交流、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展现社会风貌的重要使命。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影传播范围越来越广,电影字幕翻译也就应运而生,并且逐渐成为电影文化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字幕翻译不同于文学翻译等翻译形式,有其独有的特点。以电影《12怒汉》为例,研究字幕翻译的特点,总结主要的电影字幕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