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世纪之交"官场小说"热潮的历史文化缘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坛形成了一股“官场小说”的热潮。从整个20世纪的中国文学进行考察,“官场小说”可以说是百年文学中官场叙事传统在新的时代境遇中的延续和发展。一方面,权力异化而导致的官场腐败与自由宽松的话语氛围为它的兴盛提供了契机和条件;另一方面,作为现实主义文学的“官场小说”是知识分子在当下社会对自身角色的确证,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性批判与建构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2.
正在邵丽的创作中,《蒋近鲁的艺术人生》当属于"挂职小说"或曰"官场小说"之列。她的这一系列作品历来受到关注和研究,被称为是通过官场来呈现多元化经验的现实主义书写。这种独特的写作既来自于她的生活经历,也来自于她对自我经验的艺术提炼。与传统的"官场小说"和20世纪90年代"新现实主义"涉及这一  相似文献   

3.
大西南抗战小说遵循现实主义的审美品格,与全国抗战文学一样应和着时代的脉动,以服务于抗战作为文学的最高标准(有时甚至是唯一标准),讴歌英雄,书写战歌,传递中华民族不屈的伟力,为民族的复兴与新生而呐喊。随着典型理论的重申,文学审美性的回归以及题材视阈的拓展,大西南抗战小说的审美性得以迅速提升,涌现了众多优秀的作品,甚至出现了经典作品与典型人物。现实主义审美品格也使大西南抗战小说在表现大后方积弊丛生的昏暗现实时,呈现出更为独特的艺术触角与更为尖锐的矛盾冲突,这使得大西南抗战小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文学高度。这也正是大西南抗战小说现实主义审美品格高扬的集中体现,是大西南抗战小说现实主义创作走向深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大西南抗战小说为世界奉献的珍贵遗产。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时期官场小说创作以其强烈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产生了强烈的社会效应,但其创作方面存在诸多误区。通过消除文学期待与社会期待的严重悖论,提升其审美价值,超越情节模式的单一化、人物的简单化和概念化,重振官场小说,从而真正产生能够震撼整个民族心灵的大作。  相似文献   

5.
鲁迅现代小说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冷峻的现实主义精神旨在清醒而真实地挖掘老中国病态的“国民的魂灵”;开放型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拓展了小说的艺术表现功能,有力地刻划出小说人物“灵魂的深”;艺术形式的创新聚集了小说现代化的各种主要特征,表现了与世界文学潮流相汇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吴敬梓是我国十八世纪一位杰出的古典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不朽的讽刺文学巨著。因为它高度的讽刺艺术这一特色,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里讲到清代讽刺小说时,肯定它是“秉持公心,指谪时弊”、“其文戚而能谐,婉而多讽”的好作品。并且说,从有了《儒林外史》,中国的小说“乃有足称讽刺之书”;又说,以后也少有“以公心讽世之书如《儒林外史》者”。作为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吴敬梓采用高度写实的创作方法,以现实中的人为小说的原型,讽刺笔触深入到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首…  相似文献   

7.
略论王跃文"官场"小说的传承与突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青年作家王跃文因其小说集《官场春秋》和长篇小说《国画》,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反响,被一些媒体称之为“官场小说”。与我国传统官场小说相比较,作家王跃文既有传承也有突破。首先表现为题材的趋同性。以“官场”人物勾心斗角、追权逐利为主;其次,古代官场小说对人性关注不足,更多地表现为奴性、兽性、神性方面,而作家王跃文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对小说主人公所持的态度,并打上作家自己人生经历的烙印。但作家并未达到他预设的“批判现实主义”的高度,仍需对社会现实和所谓的“官场”作更深层的哲学思索。  相似文献   

8.
真实永远是小说美学的第一要素,文学的真实性是关系到文学作品的艺术生命的重要问题.但是,目前许多中青年作家轻视文学的真实性,轻视文学在表现生活的真实性中本质性的揭示.杨少衡的《我不认识你》《蓝名单》《海湾三干亩》《一○八号文件》等四篇小说都是写官场生活的.由于作家对官场生活缺乏应有的了解,对行政官员的工作作风、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生活态度等缺乏充分的认识,更多的是靠自己有限的体验和遥远的观察,凭主观臆想来编织故事,未能把笔触探入人的内心深处.因而,作品显得有些空虚、单薄、漂浮.  相似文献   

9.
通过美国社会暴露小说的成功反思中国官场小说创作的不足,并以王晓方的《驻京办主任》为例,指出中国官场反腐小说必须突破原有框架,创新创作手法,才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0.
刘斌  韩琨 《现代语文》2009,(7):87-89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小说之父,其小说中最基本的创作倾向和表现手法是现实主义。他继承和发展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其最大的特色是他的悲剧艺术性。他的现实主义的悲剧小说创作具有启蒙性、批判性和革命性等特点。鲁迅的现实主义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之发轫,创现代小说之特色,集现代小说之大成,对“五四”文学及其后的文学发展有着巨大的领潮作用及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知识管理在企业的应用已经很长时间了,但对政府知识管理的研究却还不多见。知识管理对知识型政府的建立、政府流程再造、官僚体制改革、行政人员个人知识管理、政府知识创新等诸多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一统王朝,其官吏制度在前代的基础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试从明代的官吏选任制度、任官的回避制度、官吏的考课制度、官吏的监察制度、官吏的俸禄制度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揭示其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推进,共产党接管城市、没收官僚资本的政策和各项措施走向成熟。最突出的主张就是反对并制止对城市和官僚资本企业的破坏和肢解,实行"原封原样,原封不动"的接管方式。官僚资本一般集中在城市,没收之后属于国有企业,共产党对其一般都实行了"国营"。共产党对所接管的旧企业,进行民主改革;在管理体制上一些共产党人主张实行厂长负责制,毛泽东则强调集体领导;在经营方面共产党人主张实行经济核算制,强调增产节约、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本文对建国前后共产党接管城市、没收官僚资本及经营管理国有企业的政策措施进行了梳理、分析和历史反思。  相似文献   

14.
文学的发展总有着传统的前后相因。中国文化中很突出的一点是史官文化。受此影响,古典小说在其漫长的发展路向中,一直受着史官文化因子的制约。古典小说正是在史传文学精神的烛照下,对史传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叛逆。这种继承与叛逆,几乎决定了后世小说创作的基本发展路向。当代小说的创作史就是一部继承经典和背离经典的发展史,这无疑深受古典小说发展路向的制约与影响。  相似文献   

15.
赵树理与民间文化的内在联系历来受到学术界的关注,而对其所酷爱的民间戏曲上党梆子则关注不够。其实,无论在人物塑造,还是在文本框架安排以及叙事方式上,上党梆子等民间戏曲都对赵树理的小说创作产生复杂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异化劳动"审美是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一方面尖锐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罪行,另一方面又确认了异化劳动对于审美活动的两重性在美学上所具有的两种意义:既制造丑,又创造美。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异化劳动作为社会现象同阶级一起产生,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文章认为,审视世界华文小说的创作理念,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乃至认知理念的迥异,身处异域的华人作家的创作审美体验,既在心理上超越了异化的存在状态又在精神领域潜移默化了个人独特的反抗异化的社会实践方式,并以《天望》为例来解读异化审美与世界华文小说创作之内在实质。得出作家作为审美创造的主要参与者,在反抗异化的小说创作征程中,必须坚守自己作为自由与描绘社会的捍卫者与守望者的身份,梳通世界华文小说创作理念能够在同一理论背景下将东西方文化得以彼此沟通、衍化和统摄的概理。  相似文献   

17.
史传孕育了中国古代小说,又阻碍了它的发展。明末清初出现的续书繁盛现象,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从内容到形式对史传传统的一次强有力的突破。由于续书作者既依傍于名著,又在创作过程中体现了自觉的创作意识,采用了想像和虚构的文学手法,从而为中国古代小说挣脱史传传统的影响做出了贡献。续书是中国古代小说由依傍史实创作走向以想像和虚构为特征的现代小说创作、由群体型创作走向作家个体型创作的一个转折点。这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8.
宋代统治者“以儒立国”、“与士大夫治天下”的治国方略,将古代中国的文人政治推向了极致,以科举出身为核心的士大夫阶层已经形成。在崇儒礼士的历史文化语境下,宋代士大夫表现出一种愈益自觉的群体凝聚意识,他们不仅能超越个人的利害得失,同以天下为己任,论道经邦,积极干预政治,而且不避朋党之嫌,高倡君子有党论,体现出一种志在经世、舍我其谁的党派意识。宋代士大夫的群体凝聚意识,凸显出士大夫阶层兴起后的一种整体心态,即从追求个人的进退荣辱转向对于社会及阶层利益的群体关怀。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明清才子佳人小说和晚清小说的言情模式是一个封闭、静止的内向性结构,那么,民初鸳鸯蝴蝶派小说以其叙事技巧的现代性,小说形式的突破性初步呈现出外向性。尽管真正打破这一主题模式的,是随之而来的五四新小说,并最终在鲁迅手里发展成熟,出现了真正现代意味的小说。但民初的鸳鸯蝴蝶派通过现代性的转换,成为晚清小说与初期新文学的中介与桥梁。鸳鸯蝴蝶派小说在借鉴外国文学中的艺术经验时正是进行了这种创造性的加工,使它融化为本民族文学的一部分,并推动了中国小说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20.
官僚资本和官僚资产阶级是腐朽的集权官僚制在近现代存在的社会表现,虽然其以"开明"的面目接纳外来资本和工业技术,但目的却是维护集权官僚制,谋取个人及其家族的私利,并未考虑中华民族的命运和发展,阻抑了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