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教学目的通过制作贺卡、写祝贺的话以及送贺卡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动手操作等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说好话、写好话,在丰富的语文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准备制作贺卡的材料。教学过程一、召开“新闻发布会”,导入课题1.屏幕显示背景图:最近,我们班有什么让人高兴的事吗?2.学生发布新闻。学生作文发表了;班级在校运动会比赛中名列年级第一名;有的同学学习进步了……3.师:这听了这些好消息,你应该对他们说什么?(引导生生交流)4.教师…  相似文献   

2.
教师节快到了,学生不断地送来贺卡。带日历的、带香水味的、带音乐的……这么多精美的贺卡,真让我感动。回到办公室,同事也收到不少贺卡。大家正相互欣赏着,突然,有位老师说:“这么好的贺卡得花多少钱呢?”多少钱?我一愣,对呀,如果按每人5元计算(一般一个学生会给好几个老师送),我班50人,就是250元,全校1000  相似文献   

3.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数学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教学活动。教学实践表明:只有唤醒需要,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才有可能让学生自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进而达到“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主动探索.问题让学生主动解决”的教学目的,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一点感受。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用“经历、体验、探索”等过程性目标动词刻画学生的数学活动。可见变数学教学过程为学生体验的过程已刻不容缓。而我们知道体验是一种情感真正投入的学习活动,它需要学习者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客观事物,这样才能达到一种自我感悟、自我认识、自我升华的内化效果。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体验中学好数学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陈国安 《教师博览》2004,(10):28-29
在袁卫星的办公桌上搁着一张他新收到的教师节贺卡,贺卡是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县中学原高三(11)班的仲超同学写的。贺卡上说:“您一定不认识我了,但怎么说我也算是您的N分之一个学生吧!毕竟您还教过我两节课。这是我的骄做,但也是我最大的遗憾。您让我  相似文献   

6.
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会校园网站使用的基础上,教学如何制作和发送电子贺卡。教材原课题为“六一节的礼物》,让学生在儿童节互相发送贺卡作为礼物。因执教本课时父亲节快到了,故灵活改变教学内容,设计课题为《送给父亲一张贺卡》。通过选卡、制卡、送卡几个环节的实践学习,让学生自主完成“真情贺卡”,表达对父亲的深情。在作品的制作、反思、评价中,综合实践前面掌握的信息技术技能,进一步增强伙伴问的合作交流意识,体验电子作品的乐趣。  相似文献   

7.
张艳 《山东教育》2004,(16):49-50
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观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是一条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雪中贺卡     
8年前,我读初一。这年,我12岁,正是爱幻想的年龄。冬天,飘了几场雪。元旦就像精灵似地附在雪花瓣上,悄悄舞来。精致的小贺卡也在空中飘来飞去。然而,我们在迷恋贺卡的时候,并未忘记自己的老师,我们把最精致的贺卡,奉送给他们。歪歪扭扭的贺语是一串串跳跃的童心。老师收了贺卡,都很激动。他们捧贺卡的手有些颤,眼睛也湿了。给我们上课的,有6位老师。我们送出5张贺卡,惟独没有  相似文献   

9.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强调 :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 ,密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 ,积极、主动参与学校和社区的各种活动 ,在实际活动中体验、发现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 ,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应该从学生…  相似文献   

10.
我国《数学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用“经历、体验、探索”等过程性目标动词刻画学生的数学活动水平。可见变数学教学过程为学生的体验过程已刻不容缓。体验是一种情感真正投入的学习活动,它需要学习者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客观事物,这样才能达到一种自我感情、自我认识、自我升华的内化效果。那怎样才能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体验中学好数学呢?我认为创设环境是前提,物化内容是动力,自主活动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
夏循藻 《湖北教育》2006,(12):62-62
今年元旦,我给每位老师写了一张贺卡,受到他们的普遍欢迎。作为校长,要老师给学生写评语,校长也应该通过给老师送贺卡等形式对他们进行评价和鼓励。但是,在写贺卡时,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深感抱歉     
圣诞贺卡是用来祝贺圣诞节和新年的贺卡。圣诞贺卡制作精美.一般上面印着耶稣诞生的故事,现在有很多同学自己动手制作圣诞贺卡,送给自己的朋友,这是一种很好的节约行为,值得提倡。你在圣诞贺卡上可以写如下贺词:  相似文献   

13.
新教材的教学理念提倡情景教学和亲身体验,要求数学教学要从生活实际出发,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新教材的这种理念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小学生学好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培养数学思维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体会到,亲身体验不只是学习新知、牢记新知、理解新知的有效学习方法,而且也是一种喻快学习的手段。本人在这方面开展了教学实践,积累了一些不成熟的经验和认识,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女儿迷上贺卡怎么办孙宏艳问:我女儿现在读小学四年级,她性格活泼,交了许多好朋友。本来就令我很担心,怕耽误她的学习,谁知她又迷上了贺卡,整天都在摆弄她收到的和买来的贺卡,甚至爱卡成癖。书包里、抽屉里都装着花花绿绿的贺卡,床头也挂满了贺卡。尤其让我不能忍...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要使学生健康成长,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使他们保持积极、愉快、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一个健康的学生,应该具备的不单是文化知识,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自信心、意志力、合作精神、思考方法等。这往往是我们在过去的应试教育中一直忽视的一种素质。因此,我们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有责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学生保持最佳精神状态,自觉、乐意接受来自学校和教师的合理要求,经常体验到自身成功的喜悦,不断进取,从而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课堂中引入“挫折教学”,在体验成功之前经历适当的挫折,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引发他们无穷的探索动力。那么这是不是矛盾的呢?本文主要就是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从情感入手,因为情感因素可以从时空上拉近作品与学生的距离,用学生能理解体会的情感因素作为媒介,催化出他们跨越时空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7.
感悟真诚     
每当新年将至,同学们都会纷纷向我赠送贺卡。每次收到贺卡,我都会满脸笑容、信誓旦旦地说:“你的贺卡做得真好!我一定好好珍藏这份礼物。”可是不长时间以后,我便会在收拾办公桌时,随手将贺卡往垃圾箱中一扔。  相似文献   

18.
小学自然《秋天的果实》一课中,学生为“香蕉是不是果实,它有没有种子,那一圈一圈的黑点是种子还是花纹”争论起来时,我直接告诉他们,那些黑点是它的种子,但由于人工栽培,它的种子退化了,形成了小黑点。现在很多果实的种子退化了,例如,无籽西瓜、无籽葡萄等等,但是它们的祖先是有种子的。学生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在随后的教学中,很多学生把芋头、胡萝卜等内部的自然花纹都看成是退化的种子,这时我意识到他们对什么是果实的种子仍然不理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学习的研究发现,经历是最好的老师,当孩子们没有亲身经历在学…  相似文献   

19.
那天,我和孩子们上口语交际课(国标本苏教版小语教材第三册第一单元《学会祝贺》),课文要求如下:教师节到了,自己动手做一张贺卡送给老师,在贺卡上写一句话。孩子们明白题目要求后,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来。  相似文献   

20.
体验语文     
我们常说: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如何让学生感受生活给他们带来的愉悦呢?经过不断摸索和实践,我发现一个可行的办法,那就是想方设法提供机会、创造环境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验语文,体验生活,使学生在课上45分钟里确实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