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外大传播》2011,(7):9-9
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在七一前举办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专题新闻发布活动和采访活动。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更好地满足中外媒体采访需求,中央外宣办将从近日开始,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2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北车集团公司,组织中外媒体记者赴河北省唐山市,集体采访了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这是继2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中国装备"走出去"和产能国际合作等方面情况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之后,进一步介绍和解读中国铁路设备"走出去"相关情况的一次实地参观采访活动。来自37家中外媒体的73名记者,兴趣浓烈地参加了这场别开生面的活动,普遍夸赞国务院新闻办给了他们一次亲眼目睹中国铁路装备制造快速发展以及走向世界情况的采访机会。中外媒体记  相似文献   

3.
北京奥运邻近,国际媒体将如何报道此次盛会?中外媒体的新闻视角有何差异?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些差异?围绕这些问题,2008年6月10日,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新闻系和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举办"北京奥运:新闻与视角"国际传播论坛,邀请外国著名通讯社驻京的领导、新华社资深记者、中外媒体专家学者,同北外国际新闻专业的师生进行了坦率激烈的对话讨论。现将部分会议内容翻译整理,希望能对中外媒体的奥运报道及认识这些报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央媒体“力挺”第九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日前,中央外宣办组织的由8家中央外宣媒体和13家重点新闻网站组成的中央媒体采访团赴闽采访投洽会活动圆满结束。中央外宣办和各媒体、网站对此次采访活动给予高度重视,“力挺”第九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投洽会”)。据初步统计,从2005年8月7日至8月19日,中央对外宣传媒体共发出相关稿件50多篇。其中,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中国新闻》连续发出了4条关于第九届投洽会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报道;新华社发出了3篇有深度、有分量的报道文章;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播发了10条重要中文和英…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吉林省举办的各类展会,越来越吸引国外新闻媒体记者的眼球。国外媒体采访报道展会活动,已呈逐年上升趋势。据初步统计,1995年以来,相继有加拿大环球邮报、澳大利亚广播公司、芬兰广播公司、法国新闻社、法国电视一台、德意志新闻社、德国电视一台、日本共同社、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日本广播协会、日本经济新闻、韩国广播公司、中央日报、韩国经济新闻、新加坡联合早报、英国路透社、英国金融时报、美联社等近20个国家的媒体采访吉林省举办的各类展会活动,对全面宣传和推介吉林,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在展会上,如何利用国外媒体, 强化对外舆论氛围,是做好对外新闻工作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6.
周音 《对外大传播》2006,(10):48-49
新闻采访是整个新闻报道活动的基础与前提,是每个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常言道,新闻报道“七分靠采,三分靠写”,便是对采访重要性的评述。新闻采访的特性,决定了它既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也是一门艺术性很高的学问。根据本人多年新闻采访的实践,总结新闻采访的艺术性应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刘滢 《对外大传播》2013,(9):13-15,1
今年3月,新华社组织七个地区的驻外分社记者就中国国家形象和中国主流媒体报道在当地的影响力等问题采访了30个国家的62位媒体人士和中国问题专家。采访发现,外国意见领袖眼中的中国和中国媒体形象与我们期待并努力塑造的并不完全一致:发达国家眼中的中国形象为"引人注意"和"令人不安";发展中国家眼中的中国形象为"友好"的"强国"。在媒体影响力方面则表现为在亚、非、拉乃至东欧地区的影响力呈上升趋势;在西方国家的影响力依然十分微弱。作者认为,改进中国媒体的对外传播活动,一是要从媒体和受众两个层面提高落地率和有效到达率;二是要扬长补短,从海外受众需求出发改进传播内容;三是要按传媒市场规则运作,加大新闻产品的营销力度。四是要增加并重用国际新闻人才,打造真正的"世界媒体"。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闻界迫切需要一批具有全球视野、熟悉中外社会与化、并且具有良好英新闻采访写作与编辑能力的高水平复合型专业人才,一大批国家级新闻机构对高级英语新闻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9.
因为在《政府的媒体公关与新闻发布:一个发言人的必备手册》中文版首发式上的偶然相识,两天后,美国驻中国大使馆新闻发言人裴士莲女士接受了本刊访谈约请,并很快安排了采访。这个现象令人感受到美国新闻官希望与中国媒体沟通的诚意。  相似文献   

10.
"境外涉外媒体吉林行"集中采访活动是吉林省近年来积极打造的对外宣传品牌活动。2012年,围绕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重大活动,结合境外涉外媒体关注的新闻报道主题,吉林省委外宣办共策划组织了8次"境外涉外媒体集中采访活动",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等45个国家80家海外媒体的编辑记者对吉林  相似文献   

11.
近日,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网上看到一家民营文化传播机构,用8种外国语言,9个频道为外国媒体提供中国新闻素材和在华采访服务。民间机构为何要进入这块市场?贴近外国媒体人的服务是否更能发现“三贴近”的路径?为此,记者采访了这家外媒服务机构的负责人彭新良……  相似文献   

12.
《对外大传播》“西藏之窗”栏目自开办以来,《针对“西藏问题”上的偏见中国可以坚决地说“不”》、《百名中外摄影家看西藏:镜头中的西藏更精彩》、《真实一定能胜于谎言——专家学者谈真实性在对外宣传西藏中的作用》等文章被多家媒体转载,读者的关注度一直在走高。一年多的时间里,本刊一直就“西方媒体主要在哪些方面对西藏存在不实报道”、“在向世界介绍一个真实的西藏的过程中,对外媒体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等问题进行深入追踪,因此当本刊“两会”上会记者得知西藏代表团到达北京后, 便迫不及待地锁定西藏代表团,更是在第一时间联络西藏新闻联络官,提出跟会采访。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12月6日至8日,以"开放与创新:构建经济新格局"为主题的2017《财富》全球论坛在广州成功举办。借助《财富》全球论坛的国际新闻价值,会前广州相继在纽约、伦敦、慕尼黑、东京、新加坡等全球13个重要城市举办一系列路演推介活动,中外近1500家企业参与。通过《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BBC等国际媒体和中国网、《中国日报》等开通的海外社交媒体,及时全面准  相似文献   

14.
章于炎博士是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国际交流中心中国项目负责人,同时也是此次外文局财经报道培训班的美方合作方。 在网上查询我们可以看到他是“媒介融合”的倡导者,几年以来他在中外媒体交流上不断地搭桥牵线,力求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让中国新闻工作者看到大西洋彼岸的新闻视野,同时也让美国新闻同行了解中国新闻人的追求与困惑。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两会”多年来为国外媒体所关注。2007年,根据新近实施的《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外国记者在“两会”新闻中心报名后便可直接上会采访,而不必像以前那样要办理烦琐的手续,此举大大便利了国外媒体的采访报道。据不完全统计,来自世界135家新闻机构的560名外国记者采访了今年的“两会”,共发表报道3331篇。  相似文献   

16.
叶晓楠 《对外大传播》2009,(3):19-20,10
每年3月,全国“两会”都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一场新闻盛宴,十几天的会期,从中央到地方的媒体上,铺天盖地的全是“两会”新闻,声势浩大。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云集京城,十八般武艺各显神通。仅2008年,报名采访“两会”的记者就达3000多名,包括400多名港澳台记者和800多名外国记者,众多媒体在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大显身手。  相似文献   

17.
外国媒体是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群体。据外交部新闻司统计,目前已有来自49国319家新闻机构共600多名外国记者在华常驻,近年来每年均有3000至5000名外国记者来华采访。英国媒体历史悠久,在国际享有盛名。本文仅以英国驻京媒体为样板,就其媒体背景、报道重点、驻京机构规模、报道倾向等向读者作一一分析。  相似文献   

18.
2008年6月30日,台湾当局"陆委会"通过了恢复新华社与人民日报赴台驻点案,大陆媒体赴台驻点的期限也同时由1个月延长为3个月。新华社与人民日报恢复驻台采访,无疑为两岸新闻交流又打开了一个新的通道。那么两岸新闻交流与合作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两岸媒体人又有哪些作为?本文试图对此做一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刊《发言人》栏目开办三年来。一直在追踪并记录着中国新闻发布制度的进程。采访了主管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的高端人士、中央部委和地方的新闻发言人。对美国驻华使馆新闻发言人也做了专访。另外,对于政府部门举行的重大新闻发布会,本刊也同样进行了深度地报道。 本文作者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助理,兼全球新闻研究室主任。作为一位学者,他身体力行地在推进中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2001年至今,他担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全球传播系列高级研讨班和中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联合主讲。编著和译作有《新闻发言人全书(三卷本)》《政府的媒体公关与新闻发布——一个发言人的必备手册》《运营媒体》和《媒体与权力》等。编者拿到这篇文章时,的确感受到专业的理论含量,更感受到了实践的热度——  相似文献   

20.
首个由民间个人发起的“世界环保宣言”系列活动,近日在北京举行了开幕式新闻发布会。外国驻华使团团长、喀麦隆驻华大使埃利先生,英国国际发展部驻华代表戴伟先生,联合国驻华机构代表以及来自中外新闻媒体的记者,共100余人出席了新闻发布会。这次活动的主题是:环保、友谊、和平,邀请了50余位外国驻华大使和联合国驻华机构代表,包括联合国系统驻华总协调人马和励先生发表书面“环保宣言”。活动得到了全国政协、国家环保主管部门负责人及有关部门领导人的肯定和支持。新闻发布会后,中外人士的“环保宣言”首次展出,拉开了这次系列活动的序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