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国际关系的演变和国际新闻的流动中,西方国家在国际传媒中对中国的指责是否公平合理是一个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指摘增添了中国外交中“软实力”的建设代价,使中国在非洲的形象大打折扣。 要改变现有国际社会对中国外交政策的认识并塑造美誉的国家形象,就需要考虑如何在传播全球化的流程中表达中华民族的历史,阐释中国“和谐文化”的意义。 成功的和谐文化传播不仅要随着中国对非政策的演变不断调整自己的传播内容,还要通过富有创造性的文化交流活动,引领中国对非外交活动的进展,从而更彻底地赢得广大非洲国家的受众。[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中非两大文明的交往历史悠久,尤其是1956年中非建交以来的半个多世纪里,中非关系历经风雨而情谊日深,在多个领域和宽广舞台,双方相互理解、相互扶持,成就了一段"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的佳话。  相似文献   

3.
在不同历史时期,美国人的中国形象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自然也呈现出不同的形象认知。总体上看,美国对近代中国形象的认知,主要是从历史与文化的维度出发;对现代中国形象的认知,则主要是从意识形态、国家行为与国家实力的维度出发。  相似文献   

4.
《对外大传播》2009,(3):63-63
继《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之后,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在中国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又推出新作《中国30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库恩说:“我出版这本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向世界讲述有关中国和中国领导人的真实故事。”他以美国人的视角梳理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历程。根据自己走访的中国20多个省份和40多个城市,采访的100多位高官、企业领袖和专家学者的经历,讲述了“13亿中国人怎样改变自己的国家”。他是一名能真正走进中国社会又能用他者眼睛观察中国的美国人,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大力研究外国法,也开始了对非洲法的研究。这一时期的特点,主要侧重非洲宪法和投资法的研究,并且大多是介绍性内容。  相似文献   

6.
2006年11月,在中国首都北京举行了中阿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关于这次峰会,大量的西方报道都非常片面,只有极少数的报道比较全面。因为许多西方媒体在这次共计有四十八个非洲国家(其中四十一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的峰会上,只关注津巴布韦总统罗伯特·穆加贝和苏丹总统埃玛尔  相似文献   

7.
自1851年诞生以来,伴随着科技进步和全球化进程的展开,世博会的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最初单纯的产品展览逐渐演变成主题鲜明的综合性展示活动,其人文关怀的内涵日益丰富,成为人类携手合作共同面对种种问题与挑战的国际盛典。对于世博会的主办国来说,顺应这样的发展趋势,是建立本国正面形象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中国投资非洲的日趋广泛和深入,“中国在非洲”不仅成为学术界的热议话题,也频繁见诸西方主流报端。西方传媒大肆渲染中国在非洲争夺石油、矿产等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9.
桂涛 《对外大传播》2011,(12):58-59
不论是600年前郑和的“和平之旅”,还是如今北京到约翰内斯堡朝发夕至的航班,都已经说明地理距离不是阻碍中非交流的最大障碍。中国和非洲这两个地球上相隔最远的文明总在尝试了解对方,却似乎总是对对方的声音听不分明。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1月28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了面临种群灭绝危险的华南虎"国泰",在南非"老虎谷"成功产下幼虎的新闻。这是近20年来中国第一只在野外环境里出生的华南虎。消息传出,在海内外引起轰动。与此同时,自掏1000万美元将这些中国虎送到非洲大草原恢复"野"性的全莉,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个通晓7国语言,曾担任世界著名品牌"古奇"全球认证官的女子为何会对老虎如此着迷?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3月21日,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召开"中国在非洲国家形象传播研讨会",来自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察哈尔学会、北京华通明略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等机构的专家学者与会。研讨会围绕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承担的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12.
2001年“9·11”事件后,作为汇聚东西方文明的地区,中亚地缘战略重要性重新凸显: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其重新成为各种大国力量和政治势力汇集与争夺的地区;作为连接欧亚两洲的战略枢纽,中亚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中亚地区蕴藏着2000亿桶石油(相当于273亿  相似文献   

13.
《对外大传播》2011,(2):4-4
1月17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筹拍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大型电子显示屏上播出,中国各领域杰出代表和普通百姓在片中逐一亮相,让美国观众了解一个更直观更立体的中国国家新形象。  相似文献   

14.
桂涛 《对外大传播》2010,(11):42-43
中国文明和非洲文明,是地球上相隔最远的两个文明。600年前,郑和的"和平之旅"已经证明,距离不是中非交流的最大障碍。如今,北京和约翰内斯堡已实现朝发夕至,阻碍中非交流的更不再是距离。  相似文献   

15.
正一、主要调查发现1.中国国家形象国际民众认可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并且已经成为当代世界大国。"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是中国最受国际民众认可的属性,具有62%的国际认可度。其次是"大国",58%认可中国是经济崛起的大国,47%认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大国。国际民众认为中国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贫富差距大  相似文献   

16.
中国茶道成为"中非"文化交流的桥梁纽带。近日,由埃塞俄比亚、加纳、肯尼亚、喀麦隆、津巴布韦、纳米比亚等15个非洲国家的24位资深传媒界官员组成的新闻采访团来浙江采云间茶业公司访茶问道。坦桑尼亚驻华宣传大使Charles、塞拉利昂总统外宣办公室高级秘书Lamina、加纳“每Et写真日报》社长Ayeboafoh、肯尼亚人民媒体集团副总编EricOduor等媒体人员一行,  相似文献   

17.
近来,国务院新闻办组织摄制国家形象宣传片,在国内外引起不少关注。一定程度上讲,这是中国第一次以国家公关的名义,如此自信而全面地把镜头对准自己。由此,也再度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国家形象、国民形象,乃至政府官员形象的探讨与思索。  相似文献   

18.
日本大众对华认识随着中日关系宏观层面的好坏而发生变化,同时这种变迁也影响中日关系的发展。一个国家的大众对国际环境的认识,对政府制定对外政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可以根据大众对国际环境的认识或者对某个国家的认识,适当地调整对外政策,以促进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郭可 《对外大传播》2010,(12):15-16
对于上海世博会这样一次“经济奥运会”,全球媒体会关注那些主题呢?全球媒体在报道上海世博期间又会如何呈现中国的媒体形象呢?  相似文献   

20.
刘明 《对外大传播》2007,(8):39-40,23
近年来,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在对外传播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跨文化传播论坛”余音绕梁,为业界瞩目,为中国软实力建设提供了可贵的借鉴。同时,由研究中心精心策划的《向世界说明中国——赵启正演讲谈话录》、《智慧传播-赵启正论交流艺术》、《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定位与传播》、《日本韩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形成》、《危机事件报道案例分析》等图书也颇受业界好评。研究中心的境外涉华舆情研究也在对外宣传工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开办此栏目,就是借助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的研究平台,将相关成果与读者交流分享。今年初由外文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定位与传播》一书,作为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选编的“对外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之一,颇受业界和学界瞩目。现节选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