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网络化“教育资源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网上信息资源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但有用信息比例很小,与基础教育各学科课程教学相适应、与课程教材相配套的教育资源尤其缺乏。如何使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为教育改革服务,成为我们在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中共同遇到的瓶颈。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就需要关注教育资源库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中国揭开了建国以来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成为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核心内容。面对数以千万计的中小学教师,面对新课程倡导的全新教育理念,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培训者呢?笔者以基础教育新课程骨干培训者省级培训工作为切入点,以培训对象——广大中小学教师的需要为出发点,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调查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4.
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是新课程改革的先导。新课程需要教师具备以下四个教学观:第一,教学不再是课程传递和接受的过程,而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第二,教学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第三,新课程重结论,更重过程;第四,学科教育的落脚点应该在教育,最终在人。教师应努力树立上述教学观,并在课程实施层面上努力落实相应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5.
教师即课程,教师不是孤立于课程之外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课程的创造、课程的主体;学生同样是课程的有机构成,同样是课程的创造和主体。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课堂教学,封闭导致僵化,只有开放,才有可能搞活。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教师即课程,教师不是孤立于课程之外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课程的创造者、课程的主体;学生同样是课程的有机构成,同样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课堂教学,封闭导致僵化,只有开放,才有可能搞活。◆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特别强调教师必须树立正确而科学的教学观。这种教学观应该是怎样的?当然,我们可以从整体上对它进行研究和表述。同时,我们也可以着眼于一些具体的教学行为、问题,以此领悟、体会今天的教师要有怎样的教学观。后者,也许更容易为一线教师所接受,对他们的帮助可能更大些。  相似文献   

8.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所以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实际上,课程方案一旦确定,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如果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转变,课程改革就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课程教材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而教学改革将是一场更持久的、更复杂的攻坚战。根据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核心任务,本次教学改革应努力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9.
新教材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着眼于青少年的人格发展和现代语文能力的提高,理解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集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汉语性于一体,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新教材显示了这些特点,而教师除了精深的专业知识,明确的教学目标和高度的责任感之外,还应具备哪些素养呢?本文就是探讨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10.
也许我们经历了太多的批评,因此我们进行了太多的反思,我们感觉到语文课程具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课程内涵、课程目标、课程策略的丰富性、抽象性、具体性令人难以明确的界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使争鸣历时一个世纪之久的语文课程有了一个阶段性的历史定位,它使我国的语文教育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也使我们从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思考着一个全新的问题:新课程理念需要什么样的语文教师。在此,笔者试图从观念的更新和角色行为的定位上作个人化的评述。一、把语文教育理解为一种生态传统教学论认为,“师者,传道、…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要求教师角色发生质的转变,要求教师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合作者,还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更是自我价值的成功实现者。多重角色诉求导致了教师迷失在了众多角色之中,无所适从。新课程实施后,教师摆脱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由教育行政部门、学科专家和专职教材编辑人员研制的依赖心理。但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新的课程建设与实施模式又让老师们力不从心。为了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各中小学都非常重视教育理论的学习,然而,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分离现象却也时有发生,这种现象的存在往往将教师置于两难选择的境地。为了…  相似文献   

12.
学生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中建立新型教育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任务和基本要求。因此,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学生评价一直是广大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们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课程改革实施的关键阶段,笔者试结合学生评价改革的经验与现状,对这一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行反观分析。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学生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日与一位教育界朋友聊天,他说,自己对中小学教改非常忧虑,中学遇到应试的阻力不说,就是小学也不容乐观。我很诧异,在我的印象中,小学教改非常活跃。为了说服我,他例举了一个并非偶然的现象,在教改搞得轰轰烈烈的某沿海大城市,小学的考试多如牛毛,而且每次考后,都要给学生排队,考得好的被称为“精英”,安排好的座位;考得不好的被称为“差生”,安排差的座位。我震惊了。我再一次感到,评价改革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课改进行到深处,必然涉及许多制度问题,而制度的背后,又往往有复杂的社会和文化原因,真可谓盘根错节!评价改革的步履维艰也就在于此。我们的责任,就是不断地播扬新的评价理念,宣传新的评价实践,努力寻找改革的出口。此次刊发的专家文章,就是希望引起大家对学生评价问题(如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如何评价学生、在新课程理念下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等)的关注、思考和讨论。让我们分享你的智慧和经验。  相似文献   

14.
15.
新课程要求教师角色发生质的转变,要求教师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合作者,还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更是自我价值的成功实现者。多重角色诉求导致了教师迷失在了众多角色之中,无所适从。新课程实施后,教师摆脱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由教育行政部门、学科专家和专职教材编辑人员研制的依赖心理。但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新的课程建设与实施模式又让教师们力不从心:为了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各中小学都非常重视教育理论的学习,然而,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分离现象却也时有发生,这种现象的存在往往将教师置于两难选择的境地。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一些课改实验区的课堂教学秩序正悄然发生着变化与传统课堂的安静、整齐相比,新课程的课堂显得热闹、松散,出现众语喧哗、百家争鸣的局面,有时甚至有些嘈杂,教师在课堂上的任务变为如何让孩子既能充分地放出去,又能有效地收回来即所谓“收放自如”:与传统课堂的快节奏、高效率相比,新课程的课堂显得比较缓慢、悠闲,常为了保证学  相似文献   

17.
苏教版(国标本)第一册单元练习 3中的“学习字词句”,是一道融练习于形象的生活场景之中,融练习于切实的综合运用之中,融练习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之中,符合儿童生活情境,培养儿童探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教学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特别强调教师必须树立正确而科学的教学观。这种教学观应该是怎样的?当然,我们可以从整体上对它进行研究和表述。同时,我们也可以着眼于一些具体的教学行为、问题,以此领悟、体会今天的教师要有怎样的教学观。后者,也许更容易为一线教师所接受,对他们的帮助可能更大些。一、要有什么样的“教学效果观”教学总是要讲求效果的,没有效果的教学当然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然而,在不同的教学观念支配下,对教学效果也就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而这种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也就相应地决定着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让我们…  相似文献   

19.
近读《人民教育》编辑赖配根老师的教学漫笔:“我曾经听过一些新课程的课,每次都能感受到热闹、喧哗,但极少让人怦然心动,究其原因,就是课堂缺乏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更让人担心的是,有些教师和专家非常自觉地拒绝深度:精彩、深刻的讲授被视为不尊重学生,对课文的深度扩展被当作应试的产物;宁愿要肤浅的合作、讨论,也不要片刻的思维的沉静”。对此,笔者在深以为是的同时也颇有感慨。我曾多次置身不同级别的观摩课、研讨课、公开课。在感受新理念给语文教学带来深刻变化与旺盛活力的同时,亦感到我们不少教师很怕讲,能“少讲…  相似文献   

20.
近读《人民教育》编辑赖配根老师的教学漫笔:“我曾经听过一些新课程的课,每次都能感受到热闹、喧哗,但极少让人怦然心动,究其原因,就是课堂缺乏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更让人担心的是,有些教师和专家非常自觉地拒绝深度:精彩、深刻的讲授被视为不尊重学生,对课文的深度扩展被当作应试的产物;宁愿要肤浅的合作、讨论,也不要片刻的思维的沉静”。对此,笔者在深以为是的同时也颇有感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