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份诗意,一份感悟。诗歌的“每一个字都是无底的深渊”。我想,在诗歌教学中,语文老师如果能针对文本资料安排朗读,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就能创造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最好契机。  相似文献   

2.
神秘的太空黑洞,除了像无底深渊般把物质吸进中心,原来还会“打嗝”。位于银河系的“老实星”(OldFaithful)是个黑洞。科学家发现,它正从旁边的星体抽取物质,然后每30分钟向四周喷发猛烈的热气流。这个星体是美国航空航天局根据黄石公园的定时喷泉“老...  相似文献   

3.
钟华 《文教资料》2006,(34):55-56
“文革”的十年动乱,不仅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灾难,同时也给中国美术界带进了无底的深渊。狂乱与荒诞使中国的油画创作偏离了常规而进入了“红光亮”的公式化的虚假之中。笔者就“文革”中绘画成为为政治服务的工具所导致的一系列脱离现实生活而变成虚假与夸张现象,对其中一些作品进行分析,并对今后中国的油画发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第四枝百合     
中考成绩下来以后,我满以为自己的倾心付出可以得到圆满的答复.仍没有,我名落孙山了。像一滩烂泥.感觉整日被无数的人流深深地踩着;像一片叶子,将腐化为泥土的肥料;像一只失去翅膀的小鸟,将要坠人无底的深渊。我感觉失去了一切,呆呆地成了一尊塑像。我害怕见任何人。每天我总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天天呆在家里.对各种花儿、草儿说话。它们成了我诉说悲苦的对象。  相似文献   

5.
一个赶夜路的人不小心滑倒了,为了不让自己掉进万丈深渊,他抓住了岩石上方的一根树枝。整个晚上他能看见的只有无底的深渊。他大声呼救,却只能听到自己的回音——周围根本没有人。  相似文献   

6.
牛玉明 《老年教育》2006,(12):41-41
老年大学就要开学了,想到马上要与分别一个假期的英语班老师同学相见,刘蔼茹高兴极了。她正欢欢喜喜地整理书包,突然感到一阵眩晕,仿佛坠入无底深渊。经诊断,刘蔼茹左眼失明,右眼视物不清。遵照医嘱,她必须卧床静养两个月。  相似文献   

7.
在20世纪的荒原上,“戈多”等不来,“城堡”走不到,西方人只能在荒漠上做着无谓的挣扎。他们和自己遥远的祖先一样,面对着一个充满恐怖、完全陌生的世界。可以说,现代神话的产生源于20世纪人类精神生活的贫乏和人类寻求精神拯救的企望。“现代神话作为一种规则更多地表现了魔幻世界而不是启示的世界.”①尽管沧桑变幻,但印第安人的神话思维方式却积淀在民族心理的底层。当一个女人去找水时,不幸掉进了深渊,或者一个骑士被他的坐骑抛进了深渊,对于印第安人,他们会说,不是那个女人掉进了深渊,而是深渊把她抓走了;那个骑上也不是…  相似文献   

8.
葫芦娃     
今天,我晕了,身子飘起来,在云层里游荡,然后重重地跌入无底的深渊……醒来时,奶奶坐在我身边:“孩子,不能这样啊!别听你爸妈瞎说,你是我的亲孙女。” 我都十六岁了,是一个有思想的人。镜子中的我,爪子脸,双眼皮,高鼻梁,高挑身材……可爸爸“国”字脸,矮个子,仅眼皮是双的;妈妈白果脸,丹  相似文献   

9.
这篇寓意深刻的散文用了大量篇幅(1-5自然段)描写了一位年己花甲的老人,在新年之夜回顾一生,为曾有的过失而羞愧,为虚度年华而痛惜,悔恨自己已陷入了漆黑的无底深渊,失声呼喊:“回来,我的青春!”正当老人决心痛改前非而又深感无望的时候,作者笔锋一转——“老人的青春真的回来了”。原来那是打盹时所做的一个梦,其实他还年轻,这就给了一个挽回过  相似文献   

10.
校有独资企业所负有的无限责任在极端情况下会把一所高校拖进深渊,这一问题倍受社会关注。伴随着“深渊”和“利益”的冲突,“防火墙”一词应运而生,成为当前校企改制中的惯用语。而“江中模式”,“北大,清华摸式”通过建立不周的“防火墙”所取得的成功,又为其他高校的校企改制带来了哪些有益的思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2005年9月12日 星期一 晴 今天学校里的考核成绩发下来了,发现整个高一组政治没有一个教师获得等第,这意味着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的工作是不成功的。虽然事实可能跟我校的评价标准问题有关,但我还是颇多微词,整个人仿佛陷入无底的深渊。  相似文献   

12.
金鱼的奇迹     
人生,如一片汪洋大海,途中总有风浪。六年级的一个夏天,“右手趾骨远端骨折。”医生潦草的一句话便把我打入了无底的深渊。望着缠满绷带的右手,我变得焦躁不安:不能写字,怎么学习呢?还有几个月就要毕业考了,怎么办?而骨头里传来的隐隐的痛,正一点一点地吞噬着我的意志,一下一下地敲打着我的心。  相似文献   

13.
《登山》(人教版第八册第五组第17课)一文,主要叙述了列宁两次走“经过深渊边上”的小路的经过。第一次是为了赶时间看日出,第二次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教学时,我们可抓住列宁的心理变化,通过议、比、看、写,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领悟人物特点。一、议中体会心理变化教学描述列宁第一次走小路的部分(2~18自然段),我们可分三步进行。1.明“路情”。找出描写小路的句子,说说那是条怎样的路?让学生通过对“只能容一只脚”、“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的理解,感受路的窄和险。2.知“心情”。划出描写巴果茨基走…  相似文献   

14.
一、阅读部分(60分)考生注意:填空、简答题,要求答题文字力求简明。(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然后完成1—9题(10分)A.狂风吼叫……雷声轰响……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  相似文献   

15.
临无地:临,面临(面前方靠着);无地,没有平地。王勃《滕王阁序》“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对王文“无地”的注释是“犹言无底的深渊。《楚辞·远游》:‘下峥蝾而无地兮’”。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对王文的注文是:“因为飞阁是架空的,又高,所以人们觉得好象看不见地。王简栖《头陀寺碑文》:‘飞阁逶迤,下临无地。’”  相似文献   

16.
FormorethantwodaysinSeptember1974,thepeopleofHon-duras(洪都拉斯)shuttheirwindows,lockedtheirdoorsandcoweredintheirhomes.Fifiwasoutside,andtheywerefrightened.BythetimeFifihadleft,8,000peopleweredead.Fifiwasntapetdogasthenamesuggests.Itw  相似文献   

17.
流星只有珍惜了焚身的痛苦,才能划破黑暗,冲向光明;凤凰只有珍惜过烈火的涅檗,才能重获新生;蝴蝶只有珍惜住黑暗的包围,才能破茧成蝶。有个哲人曾说过:“痛苦是强者的洗礼之水,是弱者的无底深渊。”珍惜痛苦之人必获新生。在经历过那次挫败后,我更加深刻地领会了珍惜的含义。也知道了,原来挫折也可以被珍惜。  相似文献   

18.
大洋奇观     
陈夏法 《科技文萃》2004,(10):153-158
海底"瀑布" 现代海底探险家皮卡尔坐在深潜器内,打开海底探照灯,发现前面的水流十分异常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深潜器突然向前滑动了50多米,接着便一落千丈,如坠落无底深渊……  相似文献   

19.
心情,像斑斓的蝴蝶。飘入,无底的深渊。点一支蜡烛,照亮,那黑暗背后的世界。试着将自己融化,一滴一滴,流入窄窄的梦的孔隙。在那里,寻找,心灵的慰藉。  相似文献   

20.
宇宙中的黑洞是死亡恒星引力崩渍的产物, 是个无底的时空深渊, 是由于物质引力完全坍缩之后在空间产生的区域,在该区域中引力吸力如此之大,以致无论是物质,还是光或其他信息裁体都无法逃离。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认为,黑洞会辐射能量,最终会被完全“蒸发”掉,会一直不断地逐渐地将它的能量散发掉,直到最后发生一次放射性大爆发而灭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