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要强化“听说”训练 长期以来,“作文”在教师心目中即“作一篇像样的文章”。这种观念使作文教学始终浮在语文教学的水面上不能深入其中并融为一休,从而影响了作文教学质量。“听说”其实也是作文,因为它反映学生的思维敏捷性、逻辑严密性、语言概括性等,因些是  相似文献   

2.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占据了本科目的“半壁江山”。一个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作文是很重要的衡量尺度。不少学生因为语言贫乏、单调呆板、华而不实、词不达意而得不到高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语言运用上。怎样增加作文语言的创新,让自己的作文语言亮起来呢?本文从八个方面谈谈创新语言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中考作文的提分,单靠中考前的作文指导和作文复习是收效甚微的.只有将作文教学贯穿于平时的教学中,才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本文结合实例,探索了一些对学生作文在题材内容、行文结构、文章语言方面的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4.
“新思路作文教学”犹如一缕春风。给一线作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路。为小学生说话写话搭建了一个巧妙的桥梁。在歌诀的引领下,看图作文实现了由原来被动看图向现在的自主看图的过程.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思维、评价等诸多方面的能力。在歌诀的引领下.教师是如何训练的,它的训练过程又是怎样的呢?下面以《我要的是桃子》一课为例来说明。  相似文献   

5.
李霞 《文教资料》2010,(4):57-59
本文以《小鸟能说话吗?》课堂作文教学为案例,反思和评价在当前语文课程改革下,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个性化作文教学策略,指出在个性化作文教学时应牢记“五个依托”,即以求异思维的培养为依托、以新颖选题的确立为依托、以鲜活语言的表达为依托、以独特感悟的触动为依托、以多元评价的构建为依托。  相似文献   

6.
许丽华 《时代教育》2007,(7Z):113-113
作文是语言的训练,也是思维的训练。新课标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如此可见,作文是创造性的学习活动,想象是作文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思维形式。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常感到劳而无功。他们的教学怎么会如此失败?其中的两大原因值得我们注意:一是在教学过程中抛开作文要写实的本质特性,二是忽略了对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为了扭转这一高耗低能的现状。我们要特别强调作文教学的“求真悦情”。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存在内容思想“假、大、空”,注重形式主义行文范式,作文与阅读教学脱离,作文题目编制未紧扣学生的生活和中学作文教与学缺乏有效贯通设计等问题,相应提出了一系列解决作文教学窘境的教育教学策略。进一步明确了“立德树人”“真作文”的写作导向,注重作文内容与思想,力倡文道合一与情辞兼善的作文测评标准,创设阅读——写作课堂教学共同体,聚焦单元阅读与作文专题设计,打造作文教与学贯通化的生活浸润式和情境化作文教学方法,着力于阅读经典文本课堂教学中的写作“输出”。努力践行“全人教育”、核心素养与关怀生命的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9.
齐亮 《新疆教育》2013,(10):17-17
教育学家吕淑湘先生指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是个老大难,“少、慢、差、费”的情况仍未改变,作文教学更是语文教学中“望文轻叹”的区域,作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改革,首先要改掉学生的“苦”和“烦”,还学生—个“乐学”和“乐写”。那么,如何让学生“乐”起来呢?“快乐作文”是我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探索最优化途径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10.
段建宏 《现代语文》2007,(8):120-122
“文化作文”是近年来大量出现在高考满分作文行列中的一类作文。所谓“文化作文”,就是指那些“富有文化色彩与浑厚的文化底蕴的作文”。“文化作文”主要选择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诗文曲赋、经典名著等文化含量很高的材料作为写作内容;行文中多采取引用、排比、拟人等修辞方法,语言华美。“浑厚的文化底蕴、丰沛的文化内涵、较高的文化品味、深刻的文化认知是文化底蕴文章写作的追求。”  相似文献   

11.
夏苏娟 《学语文》2007,(2):36-37
在2006年浙江省的高考作文中,许多考生对“生有所息,生无所息”的“息”不知该如何理解,想必也谈不上在行文上酣畅淋漓地抒发情志了;而浙江省中考语文卷,也是以“读书”为主题命意的,作文中,多数考生除了对基础知识、语言运用及语段阅读中有关“读书”的名言掌故“机灵”一用,难以彰显其行文该有的“书卷气”。回味考生感言和自己  相似文献   

12.
英语周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它直接影响着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可是,大部分学生存在害怕作文的心理。“言之无物”、“无病呻吟”是学生作文的通病。怎样才能使学生变“要我作文”为“我要作文”?在教学活动中,我深深体会到: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想自己愿意想的,说自己愿意说的,写自己会写的,才能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13.
程广平 《中学文科》2005,(10):35-35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写作文要写出真情实感,这本不成问题,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语文教师把作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应试作文上,导致学生的写作思维僵化,文章语言干瘪无味,虚伪造作,行文千篇一律,令人不忍卒读。本来充满灵性的个性化写作变成了现代化车间流水线上的产品,作文成了“八股文”,这远远背离了作文教学的初衷。  相似文献   

14.
作文评改在作文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一环节如果把握不好,很难想像作文教学会有好的效果。面对老师笼统机械的评语学生非但不能提高写作水平,反而越来越惧怕作文了。是啊,学生费了半天劲,好不容易憋出一篇文章来,却让老师画了一大堆红杠杠,批了些“语言不够简洁”、“中心不突出”之类的评语,一次是这样,下一次还是这样,学生的劳动成果得不到认可,学生的自信心受打击,他们对作文哪能不怕?新课标针对写作评价提出“应重视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要“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采取各种评价方式”。在这些新的写作评价观念的指导下,我在作文评改过程中也进行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5.
李勇平 《现代语文》2007,(4):120-120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师教学的重头戏。然而,目前作文教学实践中,却普遍存在教师只注重技巧方面的指导,而忽视兴趣热情等非智力因素的研究的问题。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迅速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关键在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呢?  相似文献   

16.
作文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因而,写作这一教学内容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始终。但对于刚接触作文的小学生来说,如何指导写好作文呢?笔者认为:除了及时发现并解决作文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外,指导小学生修改作文是写好作文的又一个重要的手段。对此,《语文课程标准》里明确规定:“要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文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本文就小学生作文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指导小学生修改作文这两个问题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感情真挚是优秀作文的基本要求。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话、自己的话。”作文应当是学生表达自我的载体,彰显个性的平台.而感情匮乏、语言苍白、内容假大空却成为高中作文教学的“老大难”问题。在批改学生作文时,笔者常常感到,明明是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情,他们却总以一种“局外人”的眼光表述。  相似文献   

18.
作文贵在创新。新是作文的生命,是写作永恒的话题。无论文题、选材、构思、语言都应以新取胜,要有新思路、新创造,如何“新”?一般来说,可以从拟题、立意、选材、构思、写法、语言上力求突破。  相似文献   

19.
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无疑是作文教学中最核心、最基本的任务。但是,为什么讲了那么多语言知识,做了那么多语言训练,学生作文表达能力的提高仍然举步维艰呢?笔者认为:长期以来,执教者忽视了语言的内化和外化这一问题,以为语言基础知识就是语言规律,遣词造句的技巧就是语言能力,记诵名家名言就是学习语言的唯一途径。其实,在作文的整个运思过程中,“物”的积累向“意”的转化,直至“意”向“文”转化之前,都运用的是内部语言,而表达用的是外部语言。这就有一个语言的内化与外化问题。本文试图从语言能力与认知能力的结合层面上来…  相似文献   

20.
古人曰:“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张志公先生也曾说:“几乎可以断言,能够写好一段,一定能够写好一篇。”可见,要写好作文,要先指导学生进行片段作文训练。有了精彩的片段,如何通过片段的训练与篇结合起来呢?我结合自己几年来的作文教学实践,按照片段——作文的教学思路进行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