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朝丞 《新闻界》2001,(2):19-20
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公民对公共事务和社会风气的关心程度不断增强;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与新现象的议论备感兴趣;对通过法律的“外在制约”与道德的“内在制约”来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和社会行为的呼唤日趋强烈。于是乎,在新闻实践中,一种新的报道形式——参与性报道应运而生,蓬勃发展。不过,在新闻竞争激烈、各种新闻式样不断变化的今天,呈现在受众面前的“参与性报道”,已非一种模式:即先由新闻传媒通过播发新闻或来信,而后再动员和组织广大受众共同参与深化传播,更多地则是把它作为一种表达方法引入新闻的写作或节目的制作。所谓参与…  相似文献   

2.
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关心程度不断增强;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的议论备感兴趣;对通过法律的“外在制约”与道德的“内在制约”来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和社会行为的呼唤日趋强烈。于是乎,在新闻实践中,一种新的报道形式——参与性报道应运而生,蓬勃发展。不过,在新闻竞争激烈、各种新闻式样不断变化的今天,呈现在受众面前的“参与性报道”,已不是一种固定模式:即先由新闻传媒通过播发新闻或来信,而后再动员和导引受众共同参与深化传播,更多的则是把它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引入新闻的写作或节目的制作。所谓…  相似文献   

3.
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公民对公共事务和社会风气的关心程度不断增强;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与新现象的议论倍感兴趣;对通过法律的“外在制约”与道德的“内在制约”来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和社会行为的呼唤日趋强烈。于是乎,在新闻实践中,一种新的报道形式———参与...  相似文献   

4.
报纸是读者了解社会的一扇窗口。一份报纸,向受众传播的不仅是新闻信息,同时也在传播着一种"温度"。报纸通过新闻人对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观照角度和情感态度,或隐或显地在向受众传达着一种价值取向、一种人性温度、一种舆论导向。虽然新闻报道历来强调客观,但"选择什么样的新闻事件"、"选择什么样的报道角度"来进行客观报道,这是记者和编辑都不可避免地要作岀的选择。不一  相似文献   

5.
事实上,参与性新闻报道并不是固定的新闻报道方式,参与性报道方式更倾向于一种表达形式被融入到报纸新闻节目的制作中。报纸新闻的传播理念就是让受众积极参与到新闻报道的编写和制作中,丰富新闻报道的形式,实现新闻报道的多样化。但是,从报纸新闻的参与性报道现状可以看出,参与性报道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新闻媒体必须详细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调整对策。参与性报道方式在报纸新闻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受众的参与度,进而提高报纸新闻报道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正一、大数据时代用户新闻生产的方式用户在大数据时代,用户对新闻生产的参与大概分为以下三种。一、受众对新闻采集的参与。如以CNN为代表的台网融合下的"Ireport"模式。"Ireport"(公民新闻、参与性新闻),设置大数据资料空间接受检索;测评核实把关程序,推荐或者鉴评每日来稿信息资料;编辑、律师顾问再次审核,择优选用。"Ireport"成了很多深度访谈、连续报道、社会调查最初来源,并且通过新闻传播与其他  相似文献   

7.
(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众作为接 受者,其主体意识已开始觉醒,他们 不但通过选择,而且直接通过评说来 表示自己对于媒体的意见,他们已不 再仅仅满足于一般性的阅读或通过 自我阅读做出判断,还希望能够参与 传播活动,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展示 自我的思想感情和喜怒爱憎,参与意 识大大增强。于是乎,一种新的报道 形式-参与性报道便应运而生。 所谓参与性报道,即新闻传媒不 只是单纯地报道新闻事实,传播新闻 信息,而且要发挥动员社会各界和广 大受众的参与作用,努力拓展多向参 与渠道和途径,利用多种形式,抓住 一个个热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詹姆斯·凯瑞"仪式观"角度审视民生新闻,指出民生新闻在反映社会民生的同时,需要通过将"报道范式"升华为一种社会文化的"共享仪式",变告知为对话模式,共享地方文化记忆,加强社会舆论监督,从而推动社会大众在民生报道中的参与性,完成公民对社会文化的认同建构。  相似文献   

9.
世界在不断发展,更在飞速变化,随之而来的各种各样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眼球,使得新闻受众越发对新闻挑剔起来,给新闻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因此,媒体必须把握好新闻内容的生产,不断创新思维,让受众接受新闻产品,让媒体得到社会认可。内容生产,亦即什么是新闻或新闻是什么。早期新闻的定义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但随着社会及新  相似文献   

10.
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取新闻的途径增加,越来越多的受众开始通过互联网获取新闻信息。传统媒体将新闻信息传达给受众,却不能及时收到受众的意见反馈。网络媒体互动性强,开放性大,受众参与性强;但网络媒体缺乏权威性,把关不严格,不能保证为受众提供真实信息。针对这一局面,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只有取长补短,互相合作,才能共生共赢。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优势1.新闻报道的权威性高。传统媒体  相似文献   

11.
作为新闻生产的主体,记者在向受众传递信息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桥梁作用。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受众对新闻信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这一过程中,新闻报道出现了诸多有悖于社会责任原则的问题。本文从社会责任论角度出发,以"姚贝娜事件"为例,剖析了记者在新闻采访中有悖社会责任的行为,并探讨其原因,以期引起新闻记者对此问题的关注,规范新闻采访行为。  相似文献   

12.
李天德 《新闻界》2000,(1):37-37
愈来愈被受众关注的社会新闻是对社会诸多不良现象和行为进行批判鞭挞、揭露警示,以形成一种社会舆论,弘扬正义、鼓舞民心。但是,作为电视社会新闻,近年来因报道细节失实或其他原因导致媒介受到指控,卷入诉讼的案件层出不穷。 那么怎样才能通过做好电视社会新闻搞好舆论监督呢? 增强思想性广收线索分类处理 媒体对社会新闻的采集、编辑、发布,在强调信息真实客观的基础上,应当具有比较明确、深刻的思想性。在社会舆论导向正确的前提下,一条社会新闻价值的高低,一方面取决于新闻内容与读者的关系,另一方面还取决于新闻与社会实际…  相似文献   

13.
孙藜 《现代传播》2012,34(3):48-53
本文从"讲故事"的角度审视了新闻在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角色——"想像的共同体"的建构与维系。论文通过对《华尔街日报》如何讲故事的分析指出,讲"好故事"意味着记者从报道对象中发掘戏剧冲突和人性因素,并以具体的、贴近受众生活的方式呈现。此种实践要求从业者摆脱对受众的匿名的、大众化想像,将新闻与活生生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人们的道德实践建立关联。本文从现代社会转型的角度审视了"讲故事"的历史转换,指出新闻专业化作为新的社会纽带促进政治民主的同时,也可能会妨碍从业者对受众日常生活的接近。本文进而认为,通过讲故事展现新闻的道德力量,是新闻业回应现代社会整合难题的重要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14.
电视以其独有的直观性、参与性,与受众确立了唇齿相依的关系。在电视节目的制作、传播过程中,受众产生的被动或主动的参与意识,在行为上表现出的对节目制作、传播过程的间接或直接的参与和共同完成。这就是电视受众参与的节目形态。一种其它传播媒体所无法比拟的、最具参与性的节目形态。受众既是电视节目形态生成的主体,又是电视节目接受的主体。这种双重主体身份,使我们不论从实践的意义上,还是从理论研究的立场上,对电视受众参与的节目形态都应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节目形态、一个整体,而不应单纯地、机械地受到各种节目类型划分的制约和割裂。当然,这也是本文所阐述的视角使然。电视受众参与的节目形态的生成、生长直至产生  相似文献   

15.
社会新闻的出现是一种人文现象,它在报道客观事实的同时,必然会在"人文"层面对受众有所影响。作为这样一种特殊的文化制品,报纸对受众的"人文关怀"必然是其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人文关怀"让社会新闻充满人情味从人文角度出发,社会新闻的关怀对象,显然应该是人性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生的意义。而这种关怀的本质就是对人的关注、尊重和维护,以及在情感上  相似文献   

16.
<正>新闻舆论监督报道是媒体的重要职能之一。新闻舆论监督是针对社会上某些组织或个人的违法、违纪、违背民意的不良表现及行为,通过报道进行曝光揭露,抨击时弊、抑恶扬善,以达到对其进行制约、纠正不良表现及行为的目的,并对其他组织或个人具有警示效果。因此,新闻舆论监督报道对社会有着评判、监测、调控、教育等方面的功能,有利于保证社会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7.
价值范畴是对事物满足某种需要的功能的概括。价值是客观与主观的辩证统一,它具有相对性。社会行为的显著特点是目的性和选择性。所谓选择实持上是价值的发现、选择与发扬。所以,任何社会行为都有相应的价值标准。所谓新闻批评价值,就是体现在被批评的新闻事件、事实中的一种满足受众和社会正义或正当需求的功能。这种功能越强,新闻批评价值越大,批评报道就越能得到社会的欢迎。可以说,新闻批评价值的大小决定着批评报道的成功与否。探讨新闻批评价值,对正确开展新闻舆论监督,保证新闻批评的有效性,提高批评报道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中,新闻网站要根据网络特点抓好新闻策划,拟定完整的报道计划,在规定主题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胆创新自选动作。要注重社会互动,强化受众参与性,让重大主题报道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同时追求报道形态创新,调用文字、声音、视频、图像等多种形式进行连续的、全方位的、深入的报道,形成一套成熟的新闻表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王旭 《记者摇篮》2012,(12):58-59
社会新闻,亦即是从内容上对新闻进行分类的一种方式。因其以社会问题、社会事件和社会生活等为报道对象,报道视角具有独特性,由于社会新闻坚持百姓视点,关注百姓生活,为百姓排忧解难,而深受广大观众的青睐和喜爱,受众群体不断扩大,公信力和号召力也不断得到加强。近年来,由于媒体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为了赢得更多的受众,提高收视率,扩大市场份额,一些社会  相似文献   

20.
灾难信息传播与社会救助行为的唤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救助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的一种类型,其发生机制是移情、道德推理和观点采择等诸因素相互作用的"合力"。"5·12"地震中的灾难信息传播,不仅忠实地履行了新闻的职责,也唤起了党和人民的行动力,极大地推动了社会救助行为的产生。主流媒体的灾难信息传播对社会救助行为的影响作用表现在:信息呈现的及时性和灾难报道中真实的现场感,促成了受众移情的产生;高度的信息公开和透明,使公众的知情权被尊重,救助行为因自主而自发和自愿;重视对社会救助行为的报道,导向正确,切合人心,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体现了温情的关爱和人性的光辉,用民族的大爱大善来激励人民,升华了救助行为,使之演变成一次深刻的国民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