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一 年一次的世界上参与范围最广、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有摄影界“奥运会”之称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简称“荷赛”)备受摄影界的广泛关注。去年年底 ,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与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联合举办的中国第一个“荷赛”讲习班更是撩拨着国内众多青年摄影记者们跃跃欲试的心。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也好 ,还是举办大师讲习班也罢 ,业内人士都渴望认识“荷赛”的价值、探究“荷赛”的规则、融入“荷赛”主流。显而易见 ,“荷赛”已经成为中国摄影走向世界的一个平台。研究近年来国内摄影作品获“荷赛”奖成功秘密 ,人们会发现 ,民族的亦是…  相似文献   

2.
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也称“华赛”)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反映世界和平发展,表现人类生存状态,展示人类命运情感的。一个可供全世界新闻摄影人平等交流的全新的平台。“华赛”无疑是中国新闻摄影与世界新闻摄影的良性融合。她诠释的是中国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让世界新闻摄影界对中国有了更多预期与关注。  相似文献   

3.
一年一次的世界上参与范围最广、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有摄影界“奥运会”之称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简称“荷赛”)备受摄影界的广泛关注。“荷赛”已经成为中国摄影走向世界的一个平台。研究近年来国  相似文献   

4.
今年3月24日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借科索沃危机悍然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进行空袭,空袭行动一开始,中国新华社迅速作出反应,立即派出摄影记者和文字记者赶赴南斯拉夫战地采访,几乎天天向国内、国外发出战地新闻照片。中国新闻摄影记者在外国战地采访,这是中国记者的光荣,是中国新闻事业、新闻摄影事业发展的标志。想那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新闻摄影研讨会上,大家讲到“荷赛”,讲到中国新闻摄影如何走向世界的话题时总是望洋兴叹。那时每当世界上发生地区冲突、发生战争时,我们国内的报纸采用的照片大部分是通过新华社播…  相似文献   

5.
《新闻与写作》2007,(4):I0004-I0004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ORLD PRESS PHOTO)简称“WPP”,通称“荷赛”。由总部设在荷兰的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主办。该会成立于1955年,自1957年举办第一届比赛以来,迄今已举办了50届。“荷赛”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有威望的新闻摄影比赛之一,其宗旨是“促进信息的自由、不受限制的交流,鼓励高水平的专业新闻摄影标准”,对全世界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鹏 《军事记者》2004,(6):53-54
新闻摄影是新闻事业的一支独立“兵种”,图片新闻在诸多样式的新闻报道中日益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1928年,世界新闻摄影的先驱、德国人萨尔蒙,以摄影记身份出现于国际外交场合,创造了“小相机 现有光线 不干涉对象”(抓拍)的摄影方法,并提出新的摄影美学观念——“向受众展示新闻现场的真实情况,表现新闻人物的现场真实形象。比影像清晰而形象呆板更具价值”。从此,抓拍这种摄影方法很快流行于世界各国。  相似文献   

7.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ORLDPRESSPHOTO),简称“W P P”,通称“荷赛”,由总部设在荷兰的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WORLDPRESSPHOTOFOUNDATION)主办。该会成立于1955年,自1957年举办第一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以来,迄今已举办了49届。该比赛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有威望的新闻摄影比赛之一,它的宗旨是“促进信息的自由、不受限制的交流,鼓励高水平的专业新闻摄影标准”,对全世界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荷赛奖”分为突发新闻、一般新闻、新闻人物、体育动作、体育专题、当代热点、日常生活、肖像、艺术、自然共10类,基…  相似文献   

8.
(由世界新闻摄影荷兰基金会、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中国日报社主办的《世界新闻摄影展览》于1988年1月5日至15日在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举行。展厅内,人流如潮,逐日来观者有之;新闻圈内外,议论纷纷,一时成热门话题。) 许(曾任驻外首席记者多年):这个展览还是第一次在亚洲展出。世界新闻摄影荷兰基金会的先生们终于把足迹印上了中国的大地。那一幅幅画面似乎在跳动,把观众,也把我们带进一个广阔、纷乱的世界。可惜里面没有中国大陆摄影记者拍摄的照片,是因为荷兰先生们不了解中国?还是因为照片不符合他们的要求?我们的新闻照片如何走向世界?它和荷赛照片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给我国新闻摄影事业带来了生机与繁荣。作为不受语言文字限制而又形象逼真的摄影作品,尤其是对外摄影报道,已成为我们向世界各国各地区宣传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大好河山、“四化”建设、人民生活等一种重要媒介,对促进我国对外友好交往、经济技术发展和文化交流,为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何使我们的对外摄影报道为国外读者所接受,达到好的宣传效果?下面是我多年从事这一工作的体会,也是想和同行一起讨论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由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主办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摄影比赛,其宗旨是“促进信息的自由、不受限制的交流、  相似文献   

11.
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今年已经进入第30个年头。30年间,比赛规模逐步扩大,第一届仅有11个国家的42位摄影记者选送近200幅照片参赛,今年第30届已有54个国家和地区的969位摄影记者选送6765幅照片参赛;照片的品种由开始时的全部黑白片,发展到今年有58%是彩色片;新闻摄影概念由狭变宽,表现为比赛项目的增多。就世界范围来讲,这30年,是新闻摄影在新闻事业中地位逐步提高、社会作用日益增强的30年。而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一年一度的荷赛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目前荷赛的影响已由欧美逐渐向亚非扩展。纵观荷赛30年,可窥见世界新闻摄影发展趋向之一斑。新闻性居评选标准之首“什么样的照片是好的新闻照片?”“重大的事件,动人的瞬间,完美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新闻摄影和文字报道应是相偕共振的两翼,文字、摄影并重也是本刊的宗旨之一。改革的现实需要改革的新闻,新闻摄影如何更真实、自然、生动地纪录、反映现实?中国新闻摄影存在什么问题?有什么优势?发展趋势如何?怎样适应世界新闻摄影的潮流?它需要摄影记者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2月6日,20余名首都中青年摄影记者聚集在《中国记者》编辑部,切磋思想、交流看  相似文献   

13.
1955年,由荷兰的三位老摄影记发起,将荷兰国内的新闻摄影展览扩展成为世界性的新闻摄影展览,并成立了“荷兰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次年,又将展览改为比赛,简称“荷赛”。“荷赛”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权威的国际性新闻摄影比赛,每年均有全球百余个国家,数千位记的数万幅  相似文献   

14.
1988年1月5日上午,在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央大厅,题为“世界新闻摄影展览”的大型展览集中了世界新闻摄影荷兰基金会举办的30届(1957年至1987年)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中评出的代表作241幅.这样的世界新闻摄影展览在我国还是第一次举办.一场“荷赛”热很快风靡京城,继而又在广州、上海、重庆等城市展出,给中国新闻摄影界带来了强大的冲击波.  相似文献   

15.
从西法石印到铜锌制版,再到照相印刷技术,走出《点石斋画报》,历经《真相画报》《北洋画报》《良友》画报,及至《晋察冀画报》等,中国近现代图像新闻实践经历了从手绘到摄影的形式转向、商业画报勃兴与新闻摄影专业化探索,及救亡话语下叙事内容从人文地理到战地影像的纪实流变。晚清民国大变局历史时期的图像新闻生产实践中,摄影艺术家、新闻摄影家等在技术更迭、救亡图存等框架下,围绕视觉形式,依托媒体和叙事内容等,对美术新闻性、新闻摄影“主象”“典型”、记录“活的历史”等进行了深入探索。他们在新闻摄影审美性、证史观、价值观等方面的知识生产,围绕陈述对象、陈述主体、核心概念及陈述策略等话语生成规则,构建了近现代中国新闻摄影话语。  相似文献   

16.
华威 《青年记者》2010,(9):51-52
3月25日,第六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揭晓,8大类16项金、银、铜奖和优秀奖各归其主。用新浪文化频道新闻稿中的话说,这次华赛“高扬‘和平与发展’的旗帜……为促进中国和世界新闻摄影界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世界摄影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贡献。华赛正在成长为世界新闻摄影大赛声誉日隆的新品牌。”  相似文献   

17.
宋歌 《传媒》2023,(16):101-102
<正>新闻摄影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新闻摄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落实“四向四做”,践行“四力”要求。由宋兆宽所著的《新闻摄影新论》,运用定性研究、宏观与个案分析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等方法,深入分析我国新闻摄影的基本规律,聚焦时代变化,具有创新性。研究新闻摄影定义有新见解。定义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说明。  相似文献   

18.
我们正在走向世界,我国的新闻摄影也正朝着世界新闻摄影的最高水准迈进。这本画册所反映的历史已经成为过去,作为人类观察社会的第三只眼睛,我们期待着更多的新闻摄影记者,为中国历史的形象画廊留下新的更宏伟、更动人的瞬间。  相似文献   

19.
新闻摄影的“冲击力”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摄影”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摄影泛指一切利用摄影手段报道新闻的活动(New photography),不单单包括照相机,摄影机、摄像机也在此列。而狭义的“新闻摄影”概念专指“以相机为工具,以摄影图片为手段,以印刷品为媒介的新闻摄影报道活动”(Press photography)。我们通常情况下提到的“新闻摄影”以及“新闻照片”都是狭义的概念。  相似文献   

20.
摆拍这个怪物在新闻摄影界,屡禁不绝。“摆”与“抓”争论了多年,似乎问题解决了,大家也都主张“抓”,反对“摆”。但在新闻摄影实践中,“摆”的阴影始终没有消除。其实,从新闻摄影的规定性即客观实在性来讲,摆拍不应成为一种新闻摄影手段。一些摆拍新闻照片(严格地讲不叫新闻)的出现。是对新闻摄影的极大讽刺和歪曲。首先,摆拍干涉了拍摄对象及其正常工作。众所周知,新闻摄影是以画面形象报道新闻,新闻性和形象性统一于新闻事件和人物的最佳瞬间。而这个最佳瞬间又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然流露,是不以拍摄者的主观意愿为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