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者在采访中捕捉能够让人感兴趣的事物,一般说来还不用花上很大的气力,而往往苦于写成播出稿的结构安排。尤其是广播的新闻专稿,不同于报刊,只需在体裁  相似文献   

2.
一、新闻散文的特点及种类 中国的散文创作,有深远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我国散文就有政论散文、历史散文和文艺散文。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文和论也开始分化,散文自成一体。“五四”运动以来,由于革命斗争的需要,鲁迅先生当时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留下了不少佳作,是我国现代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散文。由于鲁迅的作品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且有些公开  相似文献   

3.
蓝坚红 《新闻前哨》2004,(12):37-37
1981年前后,穆青同志提出,新闻写作要打破新华体那种比较呆板、比较枯燥的方式,要用一种新闻散化的方式来表现。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天下文是一家。新闻与文学作品既然都是文章,那它们便有许多共同之处,既有共同之处,便有许多东西可以相互借鉴。况且报告文学既可称为新闻,也可称为文学作品。由于在文学作品中,散文的标题和形式比较自由、灵活,与新闻更为接近,所以,近年来,散文笔法在新闻写作中应用较为多见。本文就新闻中散文笔法的应用发表一点浅见。 散文式新闻是市场竞争的需要 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各行各业都进入激烈的竞争状态,在当今的商品经济时代,新闻也不例外地成了某种意义上的特殊商品,而参与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  相似文献   

5.
我所说的散文是现代散文理论所指的狭义散文,即属于文学范畴的抒情叙事散文;我所指的新闻,是指一切形式的文字新闻,主要指消息和通讯。所谓新闻的散文美,就是说新闻作品具有散文的素质。散文是文苑中一朵精致的花,有着独特的美学旨趣、审美标准和写作时必须遵循的美的规律,譬如诗的意境、形散神聚的结构,素雅的语言风格等等,下面试加以申述。一、意境美  相似文献   

6.
傅魁文 《新闻界》2000,(6):52-53
何谓新闻的散文风 ?即以散文笔法写出的新闻所自然流露出的散文风格。蕴含散文风的这类新新闻体,既带有新闻原属的个性,又融入散文写作特征。它是新闻与散文的联姻,是两者的强项“化合”。   读过报端常常出现的这类文章,令人感受到它一扫传统新闻的沉重与死板,代之以新文体的自由、活泼与清新。   众所周知,新闻是报纸的主体,没有新闻的报纸绝不可称之为新闻纸。新闻的散文风,必须保留新闻的基本属性。   散文一直被称为“文艺的轻骑兵”。它取材广泛,天上地下,古往今来,大到宇宙,小到一枝一叶,均可为涉猎范围。如何挖…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跟林青霞晤面,是在她家的前院,只见她一身素净,一脸亲切。没多久,我们坐在院子里,树荫下。一切都自自然然,不必寒暄,没有客套,我们聊起天来。几个小时过去了,风在树梢轻轻地吹,热茶喝完一杯又一杯,精美的小食没怎么碰过,我们  相似文献   

8.
“用散文的笔法来写新闻”,是穆青于六十年代初在新闻刊物上作为一种学术观点发表的。它指的不是某一类报道,而是所有的新闻作品。进入八十年代后,他进一步提出“我们的新闻报道的形式和结构也应向自由的活泼的散文式的方向发展”。穆青在新闻采写理论中的这一创见,推动了全国新闻写作的改革,开创了新闻报道的新风。他以自己的作品标新领先,催生出一篇篇佳作。  相似文献   

9.
10.
2006年11月29日,《皖江晚报》头版头条刊登了我用散文笔法采写的新闻《寻找李之仪》,打响了这座城市的一张名片。  相似文献   

11.
新闻与散文,具有不同的属性,但是有一定的联系。应该说,文字根底好,的确有助于新闻写作。不过,如果不能正确把握,也可能把新闻写作带入歧途。因为散文与新闻,既有相同之处、互补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区别之处。  相似文献   

12.
<河北日报>文艺副刊部的"寻访燕赵古镇"活动,走访了全省境内的50座古镇,记者采取了散文随笔的形式,再现历史,沟连现实,以期"钻进去,走出来".  相似文献   

13.
古人曾论作文“能废前法者乃为雄”。现今,新闻界正在提倡新闻写作要向自由的、松散的,不那么规格的散文形式发展。这种采用散文式结构的新闻写作技法,为有志于革新的记者,从实际出发,不拘成法,勇于创新,写出别具一格的好新闻,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散文式新闻结构的基本原则是形散神不散。所谓“形散”,是指散文运笔如风,不拘成法;所谓“神不散”,是指中心明确,看起来变幻无定,其实有一根意脉  相似文献   

14.
新闻散文化写作手法的运用可以让新闻生动可读。新闻与散文是两种不同文体,有区剐也有联系,这种联系让新闻可以将散文的写作手法引进。从新闻的立意、情感、语言、结构等方面,都有将散文成功引入新闻的范例。  相似文献   

15.
新闻文体的生命在于创新 1982年1月间,新华社穆青社长针对现在不少新闻报道象公文、总结报告这一现象而在一次谈话中提倡写散文式新闻。要求改革新闻报道,对长期以来旧的新闻概念“重新研究,重新认识”,鼓励和支持记者打破规格化,去探索最能反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新闻形式;而“不应当为新闻报道设置清规戒律”。这是符合我们时代的潮流,符合我们新闻改革的方向的。新闻文体的生命在于创新。新闻写作形式是在实践中形成,在实践中发展的。客观事物在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16.
携笔投军旅,耕作犹酣,绿色军营身手显。写官写兵疲不倦,赤诚一片。苦乐伴军旅,刻苦深钻,见难思进系文缘,淬火钢坯纯青现,再谱新篇。填毕这首《浪淘沙》,我们才注意到,刚刚推出模范党支部典型报道的他,又瘦了一圈。但他,说话还是那么平心静气,深途的明眸里,还是流泻着灵慧,与人相处,坦露的还是真诚;还是常常携一本采访本,进进出出,匆匆的脚步,总像被什么牵引着。追赶着……这不,他又把笔伸向了部队管理先进的一炮连……这就是他——成都军区某红军团新闻干事蒋寒。童年时,他曾有过许多梦幻,梦过蓝天,梦过大海,却从未…  相似文献   

17.
新闻最具标志性的特性是什么?换言之,我们一看就知它是新闻而不是别的东西,那种新闻的标志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现场.我自己阅读中外新闻史,觉得对于新闻动力系统的描述有很多种,但一直隐含着一条线索未被足够认真地总结,它就是:新闻现场.CNN靠什么起家?第一次海湾战争的直播!传统媒体时代,战地记者是最能够产生媒体英雄的,这在于他们最大量地提供了战争现场.我做了20多年记者,还希望能够一直在一线做,我认为记者的起点,就是被丢到一个陌生的现场,比如矿难,比如火灾……不需要多,只要两三次这样的新闻采访,就像记者了.  相似文献   

18.
现在读报纸或看电视新闻,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消息类还是通讯类作品,细节描写越来越多,越来越吸引人们去欣赏去思考,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形象性和可读性,引起读者的共鸣,起到更好的宣传和教育作用。可以说,新闻作品尤其是消息类报道不再拘泥于单调乏味的倒金字塔式结构,跳开了八股文式的文风,为新闻报道带来一股清新之风.  相似文献   

19.
新闻由于事实的局限,和散文比起来,显得沉重和呆板,可读性差.那么可不可以借鉴散文笔法写新闻呢?穆青同志早在他的《新闻工作散记》中就要求新闻记者这样做.他说:“我们的新闻报道的形式和结构也可以增加自由活泼的散文形式,改变那  相似文献   

20.
新闻散文化是报纸宣传报道创新的一个热点,是新闻写作的趋势和潮流。新闻在坚持真实性、时效性的基础上传播信息、追求适当的散文化写作,不仅改变了从前报纸的枯燥无味,使新闻作品变得生动鲜活、文采清新、意境深邃,还使新闻宣传报道的作用和价值得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和实现,大大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