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传媒》1997,(2)
“质量是报刊的生命!”无论是报刊工作者还是广大读者,对这句一言中的的话,听得熟而又熟并且早已达成了共识。这句话所说的“质量”,自然指的“高质量”而言。那么,报刊“高质量”的内涵是什么?答日:内美与外秀的和谐统一。内美,首先要求内容健康纯正。报刊所载的...  相似文献   

2.
最近,见几家报刊上又呼吁“写短文”,笔者颇有同感。这虽近似老生常谈,但紧喊慢谈仍短不下来,甚至文章愈写愈长的情况仍屡见不鲜,实在有必要以“常谈”提醒一下了。从读者、作者心理分析,既然如一家报纸言,“没有读者喜欢看长文章,有的作者也未必喜欢写长文章”,长文何以屡减不短?对那种强调“领导要长论”,笔者不敢苟同。极少见哪位领导给秘书规定:“写文章时要长些!”写讲话非达多少多少字,或领导以为长文就是有水平。我以为,一味从客观上找依据,而不从主观上去认识,就没有从根本上刹长文之诚意。长文刹不下来,以为长是…  相似文献   

3.
听说近年来饭桌上流行一种时尚——说段子,就是几个新朋旧友往来宾客,凑到一起往饭店一坐,在等待上菜的当儿,分别说些不荤不素的实话或真真假假的趣事,为的是调动情绪活跃气氛,自然,在哈哈一笑之后,食欲也可大增的。不知是不是受了“饭局段子”的启发,山东和四川等卫视也曾安排过一些文艺段子,在饭前饭后的时段播出,内容就是几段相声几个小品,间或还有些杂技什么的,大都比较诙谐幽默,足以令人放松甚至喷饭。节目的时间也不长,大约十几分钟吧,记得当时边吃边看,很是有趣,甚至收看上瘾,一到饭时就想起这档节目。饭前饭后杂…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最高法院对“强奸幼女罪”做出了一个司法解释:“行为人明知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而与其发生性关系,不论幼女是否自愿,均应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强奸罪定罪处罚;行为人确实不知对方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双方自愿发生性关系,未造成严重后果,情节显著轻微的,不认为是犯罪。”  相似文献   

5.
孙奕 《视听界》2007,(1):72-73
如今,郭德纲俨然成为相声界的领军人物之一,并造就了一种全民参与的文化现象。笔者就“郭德纲”这一文化关键词,谈谈对电视晚会中采用相声节目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订阅1989年报刊时,人们纷纷议论报价,有人说:“翻一番带拐弯”。尽管如此,老订户还是一如既往,没有因提价而中断订阅。笔者也是“舍命陪君子”的一员。只不过都是订的半年期罢了,因为是自费订阅,经济上不免要有压力。再说还要观察一下,开年这几家办得如何? 乡间有句俗话叫:“钱多出在布眼里”。意思是一等货一等钱。订报跟买布一样,质量好价格昂贵些无妨。老百姓把多出几个钱比喻出在“布眼”里,此话很贴切,有道理。来年报刊提价了,是否报刊也能使读者把钱出到“报眼里”去呢?我想,这就要看办报人的态度!有些报纸、杂志的订价提高  相似文献   

7.
吴元栋 《新闻实践》2002,(11):33-34
“一稿多投”,报刊的编辑通常总是反对的。这也不奇怪,因为作者一稿多投,一旦两家报刊同时登出,或某家报刊不知该文已经发表,跟在别人后面又登一次,这种情况一多,总会影响一家报刊社的声誉。所以编辑部往往会采取一些追惩性的措施,如扣发作者稿费,或将作者的名字记录在案,封杀他的稿子。这当然事出无奈,也是无可厚非的。  相似文献   

8.
《新闻通讯》第一期上刊登了一篇《从“不能吊死在一棵树上”说起》的修养漫谈,指出一稿多投的弊病,分析了一稿多投的原因,这是对的。但笔者认为,除了该文剖析的原因外,报刊编辑部不能及时处理来稿,恐吓也是造成一稿多投的重要原因。现在,不少报种编辑部处理作者稿件很不及时,有的要拖上几个月才有音  相似文献   

9.
“红河”、“大红鹰”之类,不是卷烟的牌子吗?是的,一点也不错,正像“芒果”、“黄金叶”。卷烟不是不准在媒体做广告吗?是的,更是一点也不错,《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规定:“禁止在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播放、刊登烟草制品广告。”《广告管理条例》也有明文:“禁止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为卷烟做广告。”但不知别人注意到没有,“红河”、“大红鹰”之类竟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广告里。虽然没有明目张胆地出现烟盒商标,那一连推出三遍的“红河”字样大特写以及“大红鹰”弄几架战斗机超速掠过的画面,因其醒目会给观众留下深…  相似文献   

10.
可贵的“提价”汪玉春几个错别字的分量有多重?在不少人的眼中这恐怕是个微不足道的问题。既然微不足道,那就谁也不会认认真真把它当一回事。这才导致了所谓“无错不成书”、“无错不成报”,这才使图书报刊编校中的差错成了困扰新闻出版界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最近,...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1994,(4)
法制宣传要符合法律规定报刊上的法制宣传总的情况是好的。但是,法制宣传中存在法律用语不准确:1、某报消息《上海“5.29”案罪犯吴永祥被判死缓》,文中所说的“死缓”,是一种习惯用语,大家也都明白所说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但我国刑法没有“死缓”这一刑...  相似文献   

12.
我似乎与新闻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虽然一转眼改行已有六七个春秋,不论是干组织工作还是任一个部门的领导,不论是在机关“当差”还是在一个团级基层单位任职,我坚持为报刊写稿的热情和兴趣始终不减当年。粗略地估算一下,这些年被各种报刊采用的稿件(包括歌词、散文等)也不下几百篇,并多次在军内外获奖。要问动力从哪里来?我的体会有三:一是从热爱中来。有位哲人说得好:“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要热爱就能产生无穷的动力。我改行以后的这些年来,一闲下来,如果不动笔为报刊写点东西,总觉得生活过得不充实,有一种失落感。因而,…  相似文献   

13.
电视上的娱乐节目,在前几年的“总动员”号召之下,现在是一天天发达起来了,几乎达到了无台不乐的地步,而且还有家庭直通车,超级模仿秀。娱乐,真的在走向“无极限”。这无疑是一件令人“开心100”的事,有欢乐总比没有欢乐要好。在一番无言的抗争之后,电视的娱乐功能终于得到了承认和发挥,很让旁观者欣慰和感叹。但不知是值得欢乐的事毕意有限,还是人一高兴就容易忘形,最近荧屏上的娱乐节目可有点“滑边”了,报刊上的指斥越来越多:例如,《快乐大本营》的明星嘉宾,竟跑到街上“勾引”大姑娘,并把“勾引”的录像放给她们的男…  相似文献   

14.
电视外宣如何做?此课题早几年不论是实际的操作还是理论的探索,大都停留在省级以上大台,甚至是沿海发达地区大台。对于内陆省以下地方台来说,能够意识到在“地球村”,不论贫富多寡都是邻里关系,自己也必须大大方方地带着“土特产”出访他人只是这几年的事。从本刊所发稿件中,读者也许能体察到这一点。新世纪,地方台从业者有很多改革构想和突破点,在这里我们想说一句:外宣节目的靓丽也是我们的辉煌!  相似文献   

15.
每当想到稿酬二字,就有点心跳、赧颜。一是因为过去已有人写过这类文章,不便再提及。二是一谈稿酬,便会有人斥之为“小气”、“斤斤计较”,让人难以启齿。但笔者又觉得,抛开个人得失,对于稿酬这在喉的“鱼鲠”,还是有必要一吐为快。由于工作需要,笔者从事给各新闻单位写稿的“对外报道”工作已近五年了。这段时间,曾给不少报刊、电台、电视台发过几百篇消息、通讯。这些新闻单位对于寄稿酬,大多是比较负责任的。不  相似文献   

16.
朦胧的学问     
朦胧的学问邓立品不知从何年何月何日起,也不知是何许人开的先例,这些年以来,许多摇笔杆儿的(当然有记者同仁)发明创造了一种“朦胧体”,多在“大透视”“社会写真”“热点扫描”“焦点话题”等文体中出现。一些报刊的“星期刊”“周末版”常以大块头的“大透视”之...  相似文献   

17.
为“某”字号脉潘国彦报刊上“某”字成灾,有的一篇几百字的文章,大有几十个“某”字作为关系人的代称,读者戏称之为绕口令。一般来说,五个是把事实弄清楚的最起码条件。然而如今许多报刊为何反而模糊起来了呢?笔者不才,试为“某”字号脉,望闻问切之后,断之为:此...  相似文献   

18.
洪弋 《军事记者》2002,(2):49-49
岁末年初,不少报刊社要对自己的报刊来一次“改版”。读者爱新,报刊社能不断“推陈出新”,当然是好事。但如何“改”,出什么“新”,看来也是有文章可做的。笔者就常见一些报刊,他们的“改版”,往往仅仅就是将原来的版面、栏目等,拆掉重新组合一下。如忽儿将综合报改成几个专刊,忽儿又将几个专刊并成综合报。同样一类杂文稿,去年都在副刊刊出,今年又安排到有关专版上去了。总之是翻来覆去,任意改拼。也有一些报刊只是将原来的色彩、版式、字体、编排等稍稍改动一下,就大喊大叫“改版”了。如此“改版”尽管有的改动可能比以前有…  相似文献   

19.
“文抄公”的新花样陈升钧“文钞公”原只出现在文坛上,可如今在新闻领域也时有此“公”出现,且玩的花样令人瞠目。那未属“辑”的东西,在署名后未出现此字。这本来不好,因为报刊给作者和辑者的稿酬是不一样的;且把“辑”抹去,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缺乏起码的投稿常...  相似文献   

20.
买东西付钱天经地义,报刊采用稿件要付酬也是《著作权法》赋予作者的合法权利。但据笔者了解,至少有相当一部分媒体采用了作者的稿件后是不愿意主动付酬的。朋友张某经常在江苏某报“露脸”。有时也能收到几个“零花钱”,但也有很多时候收不到。于是就打电话到报社问,编辑说:“我们帮你查查。”又过了两个多月,还是杳无音讯,于是就又打电话问。编辑说:“查过了,是我们忘了,你们自己到报社来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