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小组探究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研究的概述 (一)概念界定 小组探究式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小组为基本组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身的心理需要选择学习、生活和交往等相关的心理问题进行课题研究.在探究过程中整合人力资源,创设民主、和谐的育人氛围,师生互动互助,交流与分享,充分发挥师生的聪明才智.在探究过程中,使学生树立心理求助意识,获取心理保健常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处理一些心理问题,促进他们的心理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在地理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因此,探究性学习就显得非常重要。所谓探究性学习。是师生共同探索知识的学习过程。在地理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及学生的学习方法,为学生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应用于实践的机会。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探究性课题,以小组合作为主,个体探究与小组探究相结合,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  相似文献   

3.
探究式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探究兴趣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探究式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主要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师生合作探究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4.
协作探究模式与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协作探究模式以合作学习为操作形式,以探究学习为操作程序,基于群体动力理论营造情感氛围和学习环境,通过任务前师生沟通、介入学习策略、制定个性化学习目标和计划、分编学习小组、设置学习任务、定期反思学习过程和积极评价学习效果等环节为学生营造宽松的英语学习环境,使学生在群体中完善了个性化学习,不仅在个人、社会和心理3个层面上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且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霞 《现代教学》2014,(5):67-68
在小学低年级探究型课程的实施时,我发现在探究活动的开展中,有一部分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无所事事,小组中的讨论对他来说是没有关系的。部分学生甚至一个小组都在探究活动中充当了看客,这种现象有悖于探究型课程实施的宗旨。在与学生的交谈中,我初步了解到了有的学生在探究小组中成为看客的原因有如下几点:教师提供的探究内容过于简单,学生不屑一顾;教师对学生探究任务的要求过高,学生无从开始,不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在分组的时候,组员之间未有机地组合,组长未明确自己的职能。那么,怎样避免部分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成为看客?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6.
问题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内容为主要探究对象,以问题为中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表达、质疑、讨论、探索问题的机会,通过多种不同的探讨方式,去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在历史教学中,问题探究式教学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四种形式:学生个人自主探究;学生小组内部合作探究;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师生整体合作探究。  相似文献   

7.
周德才 《中学理科》2005,(10):24-25
新课程标准在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要求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实施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多地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蔡美云 《时代教育》2007,(10Z):83-83
自主探究是打开数学大门的金钥匙。在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小组中生生、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探索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发现新的概念或规律的教学方法。它的思维始终处于探求原因和解决方法的状态之中。那么在数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呢?  相似文献   

9.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笔者经常看到这些现象: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一些无关的事吸引;在小组实验中,总有个别学生不愿参与,把自己当成小组里的观众;布置的课后探究任务,很少有学生去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有效地完成  相似文献   

10.
曹爱文 《考试》2009,(4):8-9
新型语文课堂通常组织学生实施“合作探究小组”活动,本文分析了合作探究小组活动的现状,论述了在该项活动中教师如何有效地实施积极的心理策略,避免消极的心理效应,实现小组探究活动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1.
陈海宇 《文教资料》2006,(5):152-153
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观、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等都需要彻底改变。“小组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了学生的学习平台,为学生构建起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往的学习方式。教学模式的转变使学习方式也跟随转变,教学方式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学与教是互动且不可分割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新的需要,信息技术教师必需在教学方式方面有新的突破。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小组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  相似文献   

12.
小组学习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实施好小组学习,合理地利用科学课的优势,能够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健康发展。提高小组学习的实效性,教师就应走出盲目分组、盲目合作、盲目结束的误区;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要努力实现由“单元”到“多元”的转变,由“开放”到“自主”的转变,由“教师”到“学生”的转变;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个人优势、集体优势、合作优势:突出合作探究的深化、活动过程的深化、合作过程的深化。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的小组学习中,不断地去播种希望,耕耘体验,收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教学界流行并日益受到重视的教学方式之一,适当的小组活动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营造和谐进取的教学氛围。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不能设计出激发学生探究欲望、适合学生探究的问题,不能对小组合作的过程进行合理掌控,致使当前小组合作学习多流于形式,学生从小组讨论中收获历史思维方面的能力有限。因此,设计出有效的探究问题并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合理掌控成为小组合作学习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教师加强科学探究的指导,重视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经历和体会,使学生逐步形成喜欢质疑、乐于探究、自主学习的心理倾向。本文从指导阅读、指导探究、小组协作和自主设计等方面探讨了指导科学探究,促进自主学习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反思是学生对思维的过程、方式、思维结果进行科学、审慎的批判性回顾、分析和检查。那么,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如何实现学生多元化、自主性的有效反思呢?现从常州市“做中学”项目研究小组自主开发的一个科学探究案例《把混合的颗粒状固体分开(小学四年级)》(2课时)说起。  相似文献   

16.
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倡导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直接参与和亲身体验。要求教师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形成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新课标高中地理教材中“课题(探究)”和“案例研究”占整个教材篇幅的1/5,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思想。通过对教学案例的解析、研讨,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同时可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案例教学最明显的表征是师生互动,教学同步。案例教学有利于形成和谐的教学环境。案例在研究性学习中还有赖于小组成员的共同合作,这种方式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和综合素质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探究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能够使人们把认知活动集中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来,驱使人们去发现、去创造。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如何积极引导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心理,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笔者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9,(99):134-135
高中阶段学生的自主意识已经显著增强,对教师的过度讲解带有一定的排斥心理,因而小组合作学习成为高中课堂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自主学习方式。在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鼓励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之外,还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学策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可以显著提升。在小组中让学生主动交流,善于倾听,有效探究,鼓励学生不断质疑,通过组间协作、组内竞争使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步增强,思维灵活性获得提升。  相似文献   

19.
探究式教学对培养学生思维方式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中学化学探究教学中,存在着探究活动设计与教学实际匹配性不够、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有效性欠缺,学生探究方案设计的指导不到位,以及化学探究活动评价过程缺乏四个方面的不足,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提倡小学生数学的学习方式宜采用动手实践、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小组合作等方式,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自主性、实践性、过程性和开放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在课堂教学中作者发现,探究学习在实际应用中仍然流于形式、缺乏思考性、探索结果形同虚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立足教学内容,遵循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加强探究学习的课外延伸,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真正提高探究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