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才培养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心,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层次又是检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核心指标。由于高职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又因为高职教育必须适应处于不断变动中的经济发展状况,因此,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确立正确的高职教育教学目标等许多问题还处在探索之中。这种思考和探索是使高职教育走向理性、走向科学化的重要途径。一、以就业为导向,确立高职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属理性认识的范围,但与观念、理论不同。观念是对客观存在的一种固化的、片断性的认识,理论是系统化的学说,有着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独特的研究方法。理念虽不具有系统化,…  相似文献   

2.
谈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高职教育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其就业导向性很强.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要面向社会,紧密结合人才市场的需求,合理设置专业,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我校工程技术系生物技术应用专业按照这一指导思想确定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近三年来的就业率都超过了90%,学校、毕业生、企业三满意.  相似文献   

3.
以就业为导向面向中小企业培养人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高职毕业生就业状况粗略统计,中小企业是主要的择业方向,或者说,中小企业已成为高职的主要服务面向.本文就面向中小企业应用型人才的知能结构、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职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逐渐发现很多问题,其中最主要问题之一就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尚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市场需求,因此,需要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简单阐述了几种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特点,并对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几点对策,以期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高等职业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以就业为主要导向,这就说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基础,根据社会岗位需要,设置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可以做到及时就业,也要具备很强的社会适应性。高职教育的主要特点不以学科化系统知识的传授为主要内容,以就业为主要导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结合学生质量和市场的具体需求,学生和社会岗位的联系要逐渐密切,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高职教育要想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就要针对人才培养的具体模式进行创新,其创新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主体,其创新目标就是社会市场的具体需求,促进企业和学校的有效合作。  相似文献   

6.
基于我校无机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大部分就业去向为国家大型建筑及建材单位,而原来的培养方案上并没有体现出培养的学生在这个领域有优势,影响了学生在就业时的竞争力。本文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就业行业的知识体系为研究对象,再结合工科学校重工程实践的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本科培养方案,使培养出的学生在就业时有鲜明的特色和较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浅析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技术人才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辉 《教育与职业》2005,(21):52-54
在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力资源的质量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产业界的重视。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方向发展,是实施人才强国的切人点,是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桥梁和纽带。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并输送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与传统精英模式的高等教育不同,就业导向将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8.
学生就业,不是一次性就业的问题,要给学生终身就业的能力,给学生一个相对宽幅的工作适应能力.高职教育应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不是制造机器、生产工具的教育,不能培养"空心人".要培养具有企业精神、具有创业精神、创新能力的高层次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9.
目前高职院校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是以就业为导向,完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实现对接与互动,课程设计突出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模式推行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双元制"的研究探索,目的是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使之成为市场需要的、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劳动者或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0.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是高职学院的主要职能。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新兴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涌现,社会急需大批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的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合理调整专业结构,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走产学研相结合发展的道路,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我国西部地方高师院校整体办学水平相对还比较低,历史学专业建设和发展面临比较大的困难和压力。因此,必须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取舍、教育实习实践方式的创新、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以及课程考核与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同时还要积极吸取办学水平较高院校的学科建设经验,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探索一条地方高师院校历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12.
案例教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案例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手段。但案例教学的这一功能在我国高校教学实践中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必须正确认识案例教学的内涵,努力发掘案例教学的深层次目标,并通过选择适量的高质量案例及完善案例教学技巧等措施,充分发挥案例教学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史料意识是史学工作者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观念,是培养史学人才过程中亟待加强的关键目标.目前在高校历史专业基础课教学中,对史料意识的培养存在较明显的不足,要从基础课教科书编纂、课堂教学、考试改革、课外作业与实践等四个关键环节进行大力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4.
论社会工作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劲 《当代教师教育》2011,(3):67-71,85
社会工作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水平。以往有关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实习教学模式以及实验教学模式等方面,这些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硬条件"。但与此同时,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环节中,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是不可忽视的"软因素"。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师两大方面。当前,社会工作教师在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学的设计能力、指导能力、反思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诸多不足。社会工作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保障制度建设是关键,个体能力建设是基础,教学团队建设是辅助,实践基地建设是平台。  相似文献   

15.
社会工作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水平。以往有关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实习教学模式以及实验教学模式等方面,这些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硬条件。但与此同时,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环节中,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是不可忽视的软因素。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师两大方面。当前,社会工作教师在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学的设计能力、指导能力、反思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诸多不足。社会工作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保障制度建设是关键,个体能力建设是基础,教学团队建设是辅助,实践基地建设是平台。  相似文献   

16.
秘书学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属应用型文科专业,应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培养应用型秘书人才。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构建应用型秘书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紧密结合社会需求进行秘书学专业课程设置,结合专业特点优化课程设置。要设置一套实用的实训课程体系,并以课程体系为基础,以应用为导向创新秘书学专业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7.
在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实训方式、评价办法等改革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结合学校学科专业发展和地方教育的优势与人才需求,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深化学分制改革,推广网络教学,加强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完善科学评价教学质量体系;要通过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等系统改革工程,从学生的就业出口出发,培养具有博雅精神和完善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实现一专多能的培养目标,使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高师物理教育专业学生最基本最重要的实践能力是从事中学物理教学工作的能力。在《中学物理教学法》课中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主要从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教材和选择教法的能力、运用物理语言表达物理同题的能力、实验能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推进,社会对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就业难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根据调查汉语言文学的就业现状,发现其形势日渐严峻,其中包含多方面原因,当前我国人才培养模式也存在着较多漏洞。因此,为了有效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强调用更完善的培养机制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发展,适应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