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使语文课堂教学有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在《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一文中,对当前语文教学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呼吁要还原语文本色。其中他列举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五种现象,分别是:  相似文献   

2.
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在<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一文中对当前语文教学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呼吁要还语文本色.他列举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五种现象:一虚:弱化语文的"工具性",训练不扎实,不到位;二闹: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刻意追求课堂的热闹,而造成"假主体行为":三杂:过分张扬语文的"人文性",非语文的东西"越俎代庖";四碎:零敲碎打,置语文内容的整体性于不顾;五偏:轻视"双基",完全否认接受学习,弱化教师职能.  相似文献   

3.
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在《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一文中,对当前语文教学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呼吁要还原语文本色。其中他列举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五种现象,分别是:  相似文献   

4.
2006年1月杨再隋先生发表他的学术报告《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总结了语文课堂里出现的虚、闹、杂、碎、偏等问题,认为这些现象的存在,语文教学被抹去了本色,拧干了原汁,使语文教学错位、变形、变味、变质,同时质疑:语文课该怎么样?语文课该怎么教?基于这样的理性审视,杨教授提出语文回归——让语文还原本色,复归本位,返璞归真:即平平淡淡教语文,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轻轻松松教语文。  相似文献   

5.
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所著《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一书对"本色语文"做了详细的解释。本色语文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为根本目的;教师按照语文的规律去教,学生按照语文的规律去学;体现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实现语文课程的基本价值。按照这一思想,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显然远离了"本色"。就拿本色语文的根本目的——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来看,高中生的语言素养包括:对语言  相似文献   

6.
2005年12月23日,《中国教育报》刊登了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撰写的《呼唤本色语文》,我认真拜读,反复琢磨,并深为教授痛心疾首的“呼唤”精神而难于静心!4年前我在参加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时曾聆听过杨教授的讲座《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与课程标准》,那时他对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如是总结:讲的太多、问的过碎、统的太死、管的太紧;历时4年的课程改革,今天,杨教授再次总结语文教学的问题时,概括为:一虚、二闹、三杂、四偏,概而言之,语文教学失去了本色。语文教学为何失去了本色?原因何在?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我感到主要问题在以下几方面:其一…  相似文献   

7.
<正>一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指出:"平平淡淡教语文,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轻轻松松教语文,这,就是语文本色;这,就是本色语文。""本色语文"就是母语教学,通过扎实、简单的字词句段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生的写字、读书、表达、思维能力,使学生得到人文熏陶的过程。如何做到这些呢?我认为要达到以下几点:(一)加强识字、写字教学。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  相似文献   

8.
<正>黄厚江老师曾出版了一本名为《语文的原点》的教学丛书,其中的观点深深地影响着我。本色语文是语文的王道,模糊教学是语文的先机。所谓本色语文,就是让语文回到它原来的位置上,让语文成为语言、文字的学科,让语文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所谓的模糊教学,就是没有定式、没有标准的一种灵活、宽泛的教学。为了实现本色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一、少些功利性,多些实用性在社会功利性的影响下,原本本色的学校教育也  相似文献   

9.
当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色大多被遮蔽,具体表现为:"教学目标"桎梏了语文教学活动,"课堂导语"阻断了语文教学活动,"问题设计"分割了语文教学活动,"德育教育"标签化了语文教学活动.因此,我们应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澄明遮蔽,还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色,开创语文课堂教学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0.
著名小语专家杨再隋教授曾撰文提出了本色语文这一概念。如何让本色语文回归课堂?我认为读写结合是其重要途径之一。一、本色语文回归呼唤读写结合1.读写结合凸显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什么?是提高学生正确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的最高境界乃本色两字。那么,如何让语文教学在简约大气和激情澎湃中凸显语文本色呢?一要简约语文,展示本色;二要精啄文本,巧显本色;三要留点激情,串联本色。这样,我们的课堂可如清水芙蓉般清新可人,可如娇艳玫瑰般激情澎湃。只有凸显了语文本色,使课堂具有了"语文味",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2.
近日,杨再隋教授对“语文课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鲜明地提出“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的重要命题,让大家眼睛一亮,有恍然大悟之感。这一命题对语文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持续的指导作用。语文本色应当坚持。但是,问题的讨论似乎还应再深一步。比如,语文本色的深刻意蕴和真正价值到底是什么;比如,语文本色纠正语文教学中的错位、越位,还有没有一个上位的问题,即什么才是语文教学中居主导地位的问题,等等。语文教学应有更高的追求,否则课程改革、语文教学改革的目的与目标难以实现和达到。语文本色有再追问的必要。…  相似文献   

13.
陈建先老师潜心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是"本色语文"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综观陈老师<钱学森>一课的教学,初步彰显了他"扎根语言,着意精神,立足发展"的本色语文观和"读为本,悟为核,用为宗"的课堂特色.主要的感受有三点: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正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正促使人们重新审视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处于政治附庸地位的语文教育,忽视了语文教学自身的特性和功能,失却了语文教学的本色。语文课也因此远离了感性和激情,迷失在凝重的理性和空洞的说教里。“语文味”的提倡,正是呼唤语文教学本色的回归。  相似文献   

15.
<正>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阅读,通过大量阅读,读出语文味,读出意境,读出内涵。古人有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感受到字里行间渗透的深刻含义,才能体会原汁原味的语文韵味。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在经历了一轮轮的改革后,剥去华丽的外衣,通过大量阅读才显其可贵的本色——语文味儿。如何通过阅读读出语文味儿,体现语文本色教学呢?一、通过自主阅读,引领语文味儿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正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正促使人们重新审视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处于政治附庸地位的语文教育,忽视了语文教学自身的特性和功能,失却了语文教学的本色.语文课也因此远离了感性和激情,迷失在凝重的理性和空洞的说教里.“语文味”的提倡,正是呼唤语文教学本色的回归.  相似文献   

17.
近日,杨再隋教授对“语文课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鲜明地提出“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的重要命题,让大家眼睛一亮,有恍然大悟之感。这一命题对语文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持续的指导作用。语文本色应当坚持。但是,问题的讨论似乎还应再深一步。比如,语文本色的深刻意蕴和真正价值到底是什么;比如,语文本色纠正语文教学中的错位、越位,还有没有一个上位的问题,即什么才是语文教学中居主导地位的问题,等等。语文教学应有更高的追求,否则课程改革、语文教学改革的目的与目标难以实现和达到。语文本色有再追问的必要。  相似文献   

18.
随着语文课堂回归本色的趋势,人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语文姓语,语文教学必须尽显其本色,语文课堂必须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在这种倡导声中,语文课堂开辟了一片美丽的天地:有"品词析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和"动情诵读、精心默读"的"读味".  相似文献   

19.
真善美统一是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本文探讨了两个问题:一是语文学习偏离了真善美的轨道的原因;二是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从理论与实践来看,语文教学要立足于本色语文,生活语文,生命语文。  相似文献   

20.
本文笔者从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呼唤本色语文,本色语文的内涵是简单、朴素、深刻,诵读是中学语文课堂本色化的根本三个方面分析了诵读在语文课堂本色化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