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林格伦早期童话“长袜子皮皮”系列是对传统的教育主义儿童观的超越,而“小飞人卡尔松”形象标志着林格伦童话的第二次突破,不仅使孩子还原成孩子,还让儿童与成人在童心交流中彼此和谐相融。寻找理想的儿童和成人以及他们之间合理的相处模式是林格伦童话的变异言说。同时,在林格伦童话中交织着“儿童反儿童化”以及“成人反成人化”两种倾向,对中国“热闹派”童话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正是林格伦童话的创新精神与变异色彩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严文井是继叶圣陶、张天翼之后最有中国特色的童话作家之一。其作品浓郁的抒情韵味和哲理色彩,上接叶圣陶早期的童话创作,下启新时期抒情派童话,代表了中国童话作品的一种形态。其创作的特色大致可以概括为:师长的“严”与“爱”;诗人的“抒情”与“哲理”;寓言倾向。  相似文献   

3.
老童话作家、儿童文学翻译家任溶溶的前期创作充满了“教育童话”的色彩。80年代后,他提出了创作“热闹派”童话的文学主张,为童话创作注入游戏品格,开创了中国童话创作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4.
“热闹派”童话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以郑渊洁、周锐、彭懿等作家为代表。他们的作品尊重了儿童的游戏意愿,“信奉快乐主义的童话创作原则,以大胆的想象、夸张、变形为外部表现特征,以弘扬游戏精神和解放当代儿童心灵为内在艺术旨趣”(彭懿语),给“文以载道”的传统童话观念以猛烈冲击。  相似文献   

5.
从文学史角度来考察20世纪末中国童话创作的民族性与现代性品格,可以认为,近20年童话领域的民族性追求与中国传统文化重“诗教”密不可分,而现代性追求主要体现在“热闹派”童话所张扬的游戏精神中。同时,新时期童话在多元文化语境中漠视苦难的描写,并出现了成人化趋势,使现代性与民族性相脱离,应当引以为诫。  相似文献   

6.
新生代作家是当前备受文坛关注的焦点。他们的作品极具个性化、感性化的创作特征。新生代作家与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同步“成长”。新生代作品中蕴含着“平面化”、“边缘化”、“零散化”等后现代主义因素。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新生代作家产生了强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在20世纪的中国市民学中,“言情学”一直倍受市民青睐,“鸳鸯蝴蝶派”长盛不衰。20世纪的“言情学”构建了许多爱情童话,这些作品一方面继承了古代学中爱情童话表达的爱情至上的思想情感倾向和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但也带着鲜明的时代特点。20世纪“言情学”还构建了许多的爱情传奇,言情学家们把一个“情”字做尽了章,做得婉转曲折,波澜起伏,错综复杂,达到扣人心弦、引人入胜、余味无穷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8.
“东方文化派”有着独特的历史内涵,在现代文化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瞿秋白作为“马克思主义”派的代表,从三方面对“东方文化派”进行了有力的批判。青年瞿秋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这次亮相,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9.
“写实”是新生代诗歌一个明显和直接的特征。如果通过对新生代诗歌所主张的“还原”、“零度写作”、“冷态抒情”等的实质进行挖掘和探究.以及对新生代诗歌中诗歌主体和诗歌对象之间的根本关系进行考察和分析,可以看出:新生代诗歌中的“写实”不是与现实主义而是与现代主义诗歌(比如“朦胧诗”)中的“写实”取着同一精神路向。  相似文献   

10.
“永嘉学派”是南宋重要的学术流派。“永嘉学派”的形成就是“永嘉文派”的形成。永嘉学者有重“文”的传统,这为“永嘉文派”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永嘉“好文近乎儒”的地域文化传统与南渡文风的流播孕育了“永嘉文派”。永嘉文人明确一致的文艺追求与文论主张使“永嘉文派”得以最终形成。“永嘉文派”的存在与文学价值都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1.
盛艳玲 《天津教育》2021,(5):153-155
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着强烈的想象力和好奇心,童话是儿童的文学,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取童话教学,能使学生在有趣多样的故事情节中学习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童话中的内容对于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增长见识、发散思维能力也起到重要意义。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童话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童话是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但童话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在幻想的文本里呈现出真实的人生百态。童话描绘出真实的社会现状,童话流露出真实的爱意情怀,童话是儿童心灵真实的体现,童话展示儿童成长历程中的内在真实。这些都是童话的真实性所在。  相似文献   

13.
三十年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研究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童话,作为最富有幻想性、趣味性的儿童文学体裁,凭借着它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天然联系,大量进入小学语文教科书,成为儿童和教师可以真实触摸的文本,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学术界一直以来对这类特殊文体就葆有浓厚的研究兴趣.综观三十年来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以下问题的研究: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审视童话本体和童话选文;从宏观上整体把脉童话教与学的现状;从实践层面探索童话教学的新方法等三个方面,对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研究做一个整体的历史回顾与评述.  相似文献   

14.
“灰姑娘型”童话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姑娘型”童话故事因法国夏尔·贝洛尔的《灰姑娘》童话文本而传遍欧洲,因德国格林兄弟的《灰姑娘》童话文本而得名并传遍世界。周作人及英国人的研究都认为“灰姑娘型”童话故事最早的书面记录,是公元9世纪(晚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之一《支诺皋·上》中关于叶限姑娘的故事。该故事通过来大唐做生意的阿拉伯人传播到了阿拉伯地区,经在阿拉伯地区游学的法国学者扩散到了欧洲并传遍世界。《酉阳杂俎》续集之一《支诺皋·上》中叶限姑娘的故事表明,“灰姑娘型”童话故事的源头在今贵州东南侗族聚居地区。  相似文献   

15.
西南民族民间童话源于神话,属“羲娲系统”.其衍生于图腾崇拜,逐渐演化为龙、虎、凤型童话.童话中的龙、虎、凤形象,是劳动人民在现实与幻想交织中,概括了龙、虎、凤习性,注入了人的思想的一种艺术创造的结果.这种艺术创造是人和龙、虎、凤的统一,现实和幻想的统一,它使童话中的龙、虎、凤形象呈现出复杂的状态.  相似文献   

16.
苏霍姆林斯基童话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一)阅读,编创童话,有力促进儿童思维发展;(二)重视童话的重述,有助于儿童语言的发展;(三)童话有助于儿童美感的培养。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一)发展思维,鼓励学生多阅读,多创作童话;(二)加强朗读,注重重述;(三)解读文本,培养美感。  相似文献   

17.
幻想是童话的灵魂和生命,然而童话的幻想并不是胡思乱想,而是植根于现实的。童话不直接描绘现实生活本身,而是借助幻想去塑造并不存在于现实之中却又具有现实意义的形象,间接地反映生活,即童话是通过幻想折射式地反映现实的。  相似文献   

18.
普希金的童话诗反映了俄罗斯人民要求民族尊严、国家独立、社会进步的愿望和心声。民歌、民谣和民间故事是普希金童话诗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幽默用语的原型和素材。就故事内容、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来说,普希金所有的童话诗,都保留了俄罗斯民间文学的特色。普希金打破了贵族文学的传统,把民间童话和语言的叙述技巧引入到诗歌创作中。从此,散文形式的俄罗斯民间故事在普希金的笔下向诗体形式转变,更有利于朗诵和传唱。  相似文献   

19.
以郑渊洁为代表的中国"热闹派"童话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个儿童文学流派。虽然"热闹派"童话在新时期曾受到批评界的关注,但对其是否是文学流派却一直未有定论。借助艾布拉姆斯对文学活动的研究方法,从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等方面来研究"热闹派"童话,可见中国"热闹派"童话具有文学流派的特性和价值,是新时期童话创作中重要的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20.
王尔德童话的“三美”指幻想美、诗意美和感伤美。幻想美是他童话的基本特征,这是由童话的特征所决定的。诗意美体现着他对童话语言的运用。而他的童话总给人以感伤美,这是作家“世纪末”情绪的一种反映,是他童话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