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和商品经济的社会属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商品经济学说的极大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浅析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划经济在工业原始积累阶段曾起到重要作用,但随着环境的变化,市场经济成为最适应生产力、最能有效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体制,成为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才能解决当前以国企经营不善、贫富差距拉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3.
企业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主体,企业观念更新是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二十年,中国经济改革理论中最突出、最主要的成就,就是确立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革思路.这一改革思路,从它的提出、发展到确立,是经历了一个非常艰难而曲折的突破性过程的.  相似文献   

5.
传统观点曾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视为社会基本经济制度。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明确指出二者都是经济手段,从而把二者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范畴中甄别出来,但是,近年来有的学者仍将二者视为经济制度,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6.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当今学术界争论较多的问题。运用马恩计划经济的构想所蕴涵的深刻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探讨高度集中型计划经济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恩的计划经济之间的关系与区别,揭示出一定历史和制度范畴内选择经济模式的根据是生产力标准,这是我们当今理解和处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计划与市场之间关系问题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由新民民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成功的,但又存在过急过快的问题,造成过急过快的原因,前期主要是国内外客观情况所逼,后期主要是领导决策的失误。转变过急过快致使中国经济发展滞后,政治生活不正常及封建意识形态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8.
对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历史的理论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模式以后,究竟应该如何认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这是经济理论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二者是“主客观”之间的关系,它们既存在着谁是第一性的问题,也存在着同一性的问题。科学意义上的“计划经济”应该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形式,这是马克思主义计划经济思想的本意。“宏观调控”实质上就是计划经济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9.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便开始了对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探索,如今已走过了62年,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和制度也在这62年逐渐成熟,并在今天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形成这一理论的过程绝非一帆风顺,其中有过徘徊、倒退、甚至走入歧途.这一正确理论是几代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本文旨在通过相关文献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过程进行粗浅梳理.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帝践证明,在优化资源配置上,计划经济远不如市场经济那样有效,面对计划经济的“失灵”和市场经济的国际化趋势,我们必须选择市场经济体制,只有计划经济的,才能促进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人的社会化,从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使社会主义建立在牢固的经济、政治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和确立,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认识过程。这是历史的必然抉择。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并不否定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建立与计划经济的破除同样是漫长曲折的。市场经济体制不是万能的,但它优于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计划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系统的运行机制和政府行为出发,说明我国的高等教育系统在体制转型时期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所经历的一系列改革,展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系统的运行机制,讨论了劳动力市场和高等教育市场的形成,并探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对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论述,应从社会发展模式及其核心环节的视角进行新的理论阐释,因为社会发展模式核心环节的选择决定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成败,而南方谈话这方面的论述是提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模式核心运作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后思想突破。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后期的改革理论指导是以前期的改革理论指导为铺垫和基础的.改革初期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市场经济)为辅,是市场取向改革的出发点,它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打开了一个缺口,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中一次重大的突破.随着改革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这一缺口越来越扩大,最终完成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16.
当今时代是市场与计划辩证综合的时代,自由放任市场经济与传统计划经济及其对立所代表的市场与计划的极端对立,已经为二者的辩证综合所代替。综合运用市场与计划两种手段组织经济运行,已是当今绝大多数国家经济体制的共同特点之一。市场与计划的辩证综合在中国的发展,是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立和发展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传统观点曾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视为社会基本经济制度.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明确指出二者都是经济手段,从而把二者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范畴中甄别出来.但是,近年来有的学者仍将二者视为经济制度.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8.
对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与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各自适合于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两者互为补充,才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国有企业改革就是要把企业的命运同每个职工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充分相信党、依靠党,放心的将企业交给企业党组织经营。  相似文献   

19.
20.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它的先导是转变观念,而关键在于转变思维方式,转变思维方式是提由唯上唯书型向实型的转变。由单维型向多维型的转变,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由保守型向创造型的转变,由极端型向互补型的转变以及由经验型向现代智力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