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担任六年级班主任已经三年了,由于学校的积极培养和支恃,自己做了一些工作,把这三届毕业班都培养成了学校的优秀班集体。每当接受一个新班,我总要利用前一班的优良传统来教育学生,使他们自觉地遵守纪律,努力学好功课,继承和保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每当接手一个新班级时,总有一个相同的愿望,那就是希望班级的学生各个都是天才,都文明守纪。然而,一次次的希望变成了一次次的失望,新班的学生总是那样的顽皮、天真、淘气、不懂事,让人感到头痛、无奈。笔者在叹息着自己总是遇不到一班“天才”学生的同时,也在实际工作中寻找“天才”的足迹,寻找着具有实效的教育方法,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自己的学生都培养成为“天才”。去年新学期开学,学校安排笔者任五年级班主任。这个班已更换了好几任班主任。有些学生逆反心理特别强,专门和老师对着干,也有些学生因学校、教师、家长近乎残酷的…  相似文献   

3.
我校于1977年按学生程度实行了分班教学。当时的中二年级共20个班,1200多人。我们把他们中有五门以上功课不及格的学生170多人,编成了四个补差班。树立抓好补差班的决心当我们编补差班时,有些教师认为“进补差班的都不可救药”,“抓差班是瞎子点灯,白费蜡”,甚至认为“重点学校把力量投在差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南川区道南中学是该区两所重点中学之一,学校现有学生3800人,他们中有不少是农村留守儿童。学校初中部共有26个班,其中6个为“农村班”。学校之所以实施“农村班”“城镇班”的划分,是为了让农村学生,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得到更多关爱。但对于学校的关爱之举,留守儿童和家长并不领情。  相似文献   

5.
学习 ,是每个人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的必经途径和手段。从广义上讲 ,每个人的社会化过程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中小学阶段的学习 ,是人一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的。但一个人总不能毕生都在学校里接受教师的指导从事学习 ,他必须有一种“自充电”系统 ,自己教育自己 ,使自己不断充实所需的知识、技能和创造才能 ,以适应时代的挑战和环境的变化。这种“自充电”系统就是养成自觉的创新性学习行为。养成学生自觉的创新性学习行为是学校教育追求的最高目标之一。  一、“创新学习”的界定  什么是创新 ?本应该是“发前人所未…  相似文献   

6.
记得我第一次接任班主任工作时,那是六年级,学校不少教师和学校领导就告诉我:注意!这个班的学生是全校最调皮的班,有一两个小团体,经常逃学在外吸烟、赌博、惹是生非,他们真是非常“团结”。做什么事都在一起.他们的“团结”令教师格外头疼。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名山区教师,担任一个班的语文课,两个班的科学、体育课教学,兼一个班的班主任。全班50名学生中有30名寄宿生,他们吃住在学校,吃喝拉撒睡都由我负责,我不仅是他们的老师.也是他们的“保姆”。  相似文献   

8.
九江市二中程安民老师接任高二(1)班班主任后,发现这个班的学生学习都很勤奋,就是不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开个班会,班干不积极,同学们也不热心。进行每天二十分钟读报,有人说是搞“形式主义”。开展每周一歌活动,歌声稀疏零落,张口唱的人不多。甚至学校领导做政治报告,有的同学公开说“没有听头”。原来这个班是学校的重点班,进这个班的学生抱定的唯一宗旨,就是升大学。他们认为其他活动,只会浪费他们的时间,毫无意义。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程老师决心在全班抓紧学习目的和理想前途的教育。他首先找班长商量。谁知班长也正担心自己学习受影响,不愿当班干  相似文献   

9.
温泉 《师道》2008,(7):35-35
每学年开学前,对新生进行分班是令学校、教师和家长都感到头痛的一件事。虽然,上级部门一再三令五申: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不允许编排所谓的重点班。然而,现实是,有很多学校仍然以学生成绩的高低为标准进行分班。而家长对此的态度也是站在有利于自己的一方,有的赞成,有的反对。一般来说,孩子学习成绩较好的家长更愿意分班,因为他们认为一个班大部分都是好学生,那么这个班的学习氛围一定很好,学校、老师肯定会加以重视;而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家长却反对分班,认为学校这样做从一开始就对自己的孩子进行了“抛弃”。  相似文献   

10.
在1993年,我担任了二年二班的班主任。这是一个全校最乱的班。大多数学生是在学校“出名”或“在派出所挂号”的。要把这样的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中学生,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是我又想,没有抓不好的乱班,没有教不好的后进生。只要抓住他们的特点,舍得下力气,不信他们转变不好。  相似文献   

11.
“所谓学生的归属感,是指学生自觉地将自己看成学校集体的成员并对学校产生一种寄托感”。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在满足生理与安全需要之后都希望寻求一个自己所归属的群体,在这一群体中获得他人的尊重与帮助、关心与爱护。学生正是有这种内心需求,  相似文献   

12.
[本书简介] 本书作者是美国斯坦福大学荣誉退休教授内尔·诺丁斯博士,在书中,作者主张对传统学校教育进行彻底改革。学校必须充分重视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建立一个充满关心而不是竞争的环境,对学生的各种兴趣和才能予以开发和培养。围绕这一主旨,书中详尽阐述了学校的主要目的是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关心自己,关心身边最亲近的人,关心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关心人类制造出来的物品,以及关心知识和学问。诺丁斯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探讨了这个以“关心”为核心的新教育模式所涉及到的各种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问题,不仅对教育工作者有特殊的意义和重大的价值,而且任何关心孩子的人也都有必要阅读此书。学校教育究竟要培养怎样的人“我们更愿意看到学校培养出这样的人:他们能够与别人和平相处;他们善待自然环境;他们待人接物都追求一种理智与和谐。”“要向学生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学校教育不是通往上流社会  相似文献   

13.
“尊重”是人类活动的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当人们具备一定的生存条件以后,就要求在社交中得到一定的地位,这时,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的人格,希望自己的能力和工作得到公正的承认和赏识,要求在自己所属的团体中确立自己的地位。在教育过程中,严格要求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外部动力,但它还必须通过学生自觉的能动作用才能实现。要使学校的严格要求转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教育者要注意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前提是要尊重学生。所谓尊重学生一般说来应注意下列几点: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阜成路学校,是在一所小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十一年一贯制学校。由于受林彪、“四人帮”流毒和社会上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中学部秩序一度混乱,出现了乱班乱课,学生中打架斗殴、破坏公物、流氓盗窃时有发生。附近一些群众不肯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个学校来上学,学习好的学生也纷纷转往外校,有些学校的老师在教育调皮捣蛋的学生时,往往吓唬他们说:“再闹,就把你送到阜成路!”那时,学校领导和教师,不少人  相似文献   

15.
《同学》2007,(2)
南京外国语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培养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现代人”。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南京外国语学校形成了自己的办学风格,那就是完整而全面地关照人的发展,同时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为目标,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从而实现现代化、个性化、开放型、高质量的教育职能。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模式和南京外国语学校保持一致,在高度重视素质教育的同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又有着自己的特色。这个特色的表现之一是极为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他们对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求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的主张表示深刻的赞同,从而将德育与社会实践活动融合在一起,他们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自己的农场去亲身体验做一个小农人的艰辛,到食堂去体验一日三餐的来之不易,到图书馆去体验图书管理员老师为了让学生享有一个理想的借阅环境而做出了多大的努力,甚至他们走出去,到贫困山区的拉手学校亲自体验深刻的人生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心……本期我们介绍了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初中两个班的社会实践活动、高中一个班的学农体验。通过这些实践,同学们体昧了很多,领悟了很多。这些道理的获得,恐怕是单纯的课堂教育无法做到的。——伍恒山  相似文献   

16.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行教育改革与创新,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主学习是当今教育的主旋律。半学期来,在具有独创特色的“一四五”(即一班规四要求五细则)班级管理模式的全面管理下,我班纪律、劳动、卫生等方面表现突出;学习上取得了优异成绩;培养出了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一、全面贯彻“一班规四要求”,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班规”是一个班级管理的“宪法”,是一部大法,是纲。“四要求”是它的具体补充。教育、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深刻理解“一班规四要求”,变随意行动为自觉行动,使他们能够做到自我管理。半学期来,我班涌现…  相似文献   

17.
“要做好班主任,一定要做全班学生的贴心人。”这个道理我以前虽也知道,但感受最深,还是在当高二(4)班班主任这一年。高二(4)班是这个年级中学习基础较差、后进同学较多的一个班。刚接班时,不少教师为我担心,同学对我也不太信任,有些上进性较强的学生想转班,有些家长当着我的面说:“看来学校把这个班放弃了。”但学校领导给了我支持和力量,多次对我讲:“做四班的班主任困难是多的,但我们相信你能做好,因为你熟悉他们,热爱他们。”的确,我打心眼里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学生。我想,班级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人都有一颗  相似文献   

18.
《家教世界》2014,(10):11-11
赵天啸和饶硕平是北京十一学校高一年级的学生,但他们的课程表却截然不同,甚至每第一节课的科目和教室都不同。在北京十一学校,全校有4174名学生,就有4174张不同的课程表。学生们采取“走班上课”制,每个人都按照自己所选择的课程安排一天的“行程”。校方表示:给学生安排课程和学生自己选择课程,完全是两个概念。因为有选择,每个孩子才能找到自己的“最爱”。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是教师。”“师高弟子强”,“名师出高徒”,这都说明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只有每一个教师素质提高了,才能形成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也才能适应21世纪教育的需要。一、教师应当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榜样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正处于身心迅速发育成长的一代,是有自己特有的心理活动和个性特征的受教育者,是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自觉能动性的主体。他们在受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个…  相似文献   

20.
“走班制” 如何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直以来,我们的学生都是在固定的教室里上课的,所以当上海的一些学校开始尝试走班或是跑班的教学模式时,立即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走班上课,怎样走呢?人们对此十分关注,为此,记者走访了两所正在尝试走班制的学校,发现他们各有各的走法,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在学生“走”的过程中,推进了素质教育。平行走班浦东梅园小学是首个进行走班制教学模式研究的学校。该设想是由校长孔宇玮提出的。上午上语、数、英,下午搞“走班制”,在保证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让学生去找自己感兴趣的课堂和老师。每天下午第一节课后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