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也认为“应打开教室的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他们的感情经验,激发他们作文的欲望。”二者的观点都是习作必须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源。而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恰恰是完全面向学生生活领域的。如果语文教师能因校、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挖掘各种教学资源,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就能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习作资源,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最终达到“乐于写作、学会写作、善于写作”。  相似文献   

2.
杨小梅 《考试周刊》2011,(54):71-72
小学生作文是运用书面语的综合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学生的习作水平基本代表语文能力。作文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观察是说话的前提,是思维的基础,没有细致的观察,学生是不能把话说清楚,把文章写具体的。本文主要从留心生活捕捉素材、学好语文积累素材、课外阅读扩充素材、勤动笔写用好素材四个方面来谈小学生作文教学。让学生懂得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懂得勤能补拙,练能生巧,学会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的素材,从平时的学习中积累素材,从而有兴趣去写,有话可写,让写作成为小学生的乐事。  相似文献   

3.
陈海林 《现代语文》2007,(2):110-110
许多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就抓耳挠腮,眉头紧锁。其实也难怪,如果作文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孩子对它不感兴趣,甚至害怕、讨厌它,又怎能写出精彩的文章出来呢?要让学生写出好的作文首先要培养他们对写作的兴趣。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相似文献   

4.
5.
话多学生把日记当成沉重的负担,觉得学习生活太单调了,没有什么内容可写。真的如此吗?非也,只要打开生活这个源头,写作的活水就会奔涌而出。  相似文献   

6.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栋生先生在《走出写作教学的困境》一文中指出:“作文要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关注自我,在这里,特别重要的是‘关注自我’。学生最重要的写作资源是什么?毫无疑问,是他的个人生活,是他个人所熟悉的事物。”由此可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积极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拥抱生活、感悟生活,  相似文献   

7.
孙伟 《宁夏教育》2020,(5):10-12
文章根据学校劳动教育的具体实践,通过从注重学生劳动兴趣的培养,完善劳动教育课程,拓展劳动教育空间,实施家校合作几方面来阐述学校实施劳动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巧妇难作无米之炊."这就是说没有材料能工巧匠,也无法造出精美的器物.素材是未经提炼加材料,是作文的物质基础,犹如木之本,水之源.儿童明:学生写作,首先必须拥有写作文的有关的材料、中段落层次、语言表达……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大难题,也是令很多父母非常担忧的问题,不少学生“谈文色变”。有的学生到了小学毕业还不能独立写出一篇语句流畅、主题明确的文章。  相似文献   

10.
周玲超 《教育艺术》2009,(12):14-15
从新课改的理念来看,思想政治课改革强调课程知识要来源于生活,要把理论植根于现实生活中,因为理论总是苍白的,而生活之树常青.要改变理论的苍白面孔,唯一的办法就是把理论植根于社会生活的沃土中,把社会生活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1.
邱荣庆 《学子》2015,(2):66-67
现在,不少农村的学生对作文感到头痛,觉得没什么可写,在同学中间流行这样一种说法:作文难,作文难,提到作文我心烦。为何我们的学生没有感受到写作的乐趣,没有我手写我心的欲望呢?究其原因,一方面我们农村学生活动经历少,知识储备少,对写作不感兴趣;另一方面是没有掌握写作的技巧与方法,不善于发现和观察,缺乏写作素材。针对以上困惑,我们不妨试试采取以下几条相应的对策,看看能否改善这些困惑。  相似文献   

12.
很多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或许多少会有这样的感受:无论教师讲得如何投入,还是会有学生在下面无动于衷。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局面,我个人觉得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劳动,别称生产劳动,严格区别了其他活动,内涵纯洁,外延有度。本无非生产性,不适宜于动物,也无意于军事,更谈不上有害,并且从未变态。劳动是人生的标志,是造福的活动,是价值的源泉。  相似文献   

14.
写作是学生个性的自由驰骋,是学生自由发展的天地。个性,是作文的灵魂,是文章真正生命之所在。表现个性,是写作的动力。解放个性,发展个性,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5.
应该说,写作是一种快乐,因为它可以展示作者的喜怒哀乐;写作是一种才能,因为它受到人们的喜爱。同时,写作又是一种艰苦的劳动,因为在写作之中,浸透着作者辛勤的汗水。  相似文献   

16.
符穗 《生活教育》2014,(14):47-48
文本是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地借助课文中的词语、句子、段落、图片等学习情境,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练笔情境,培养学生"敢写"的意识,点燃学生"乐写"的激情,提高学生"善写"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有劳动无教育”现象之所以产生,一个重要的认识根源是对“劳动教育”的概念内涵、逻辑定位以及“劳动”与“教育”的关系等理论问题缺乏深入的思考。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不同,劳动教育是一个复合性的教育概念,是一般教育到真实劳动世界的中介环节。让“劳动”成为“劳动教育”,或让“劳动”具有“教育性”,就是要让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实践与德、智、体、美诸素养的培育建立自觉、自然、有机的关联。劳动教育的开展也因而应当与日常教育生活建立全面的联系。让劳动成为一种教育,或者让“劳动”具有“教育性”命题的确立,不仅对纠正“有劳动无教育”的实践偏颇,而且对全方位开展劳动教育、正确认识和有效建立劳动教育与学生日常生活的关系、防止“反劳动教育”错误思维、依据学段与类型实际开展符合教育规律的劳动教育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唐朝霞 《小学语文》2014,(11):34-37
在目前的习作教学中,教师常会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习作前的指导上,而对习作后的评价则如蓝天飞鸿——一晃而过。教师蜻蜓点水般用寥寥数语便总结了一次写作,然后马不停蹄地开启新一篇写作旅程。这样“上赶着”的写作教学,令写作评价趋于形式化和程式化。教师对学生的写作状态缺乏全面的掌握,很难从学生的个性角度去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9.
写作难相信是众多语文教师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作文教学费时费力,却总是收效甚微,由此导致了部分语文教师产生了迷茫情绪,该如何对这种不良状态进行整改?积极引进生活化因素,引导学生积极去关注自然、热爱生活,从生活化的状态中寻找最本真的感觉,写出最真实的感受是习作教学的必由之路。从如何让写作成为学生自然的生命状态这个角度展开具体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除了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外,更重要的是要教给他们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让学生在生活中摄取写作材料,丰富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作文表达能力。本文主要从观察生活,捕捉素材;学好课文,积累素材;读课外书,扩充素材;动笔勤写,用好素材这四个方面阐述挖掘学生写作源泉的方法,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