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师下水"思想 叶圣陶先生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为<文汇报>写的<"教师下水">一文中,旗帜鲜明地倡导"教师下水"练笔.他说:"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或者作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经常动动笔,用比喻的说法就是'下水'""这无非希望老师深知作文的甘苦,无论取材布局,遣词造句,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非常熟练,具有敏感,几乎不假思索,而自然能左右逢源,这样的时候,随时给学生引导一下,指点几句,全是最有益的启发,最切用的经验.学生只要心领神会,努力实践,作一回文就有一回进步."  相似文献   

2.
一、在读题、审题中加强读、说训练民族学生在读说训练方面受母语干扰较大,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特别注重加强他们的读、说训练,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读、说的愿望。如《蒲公英的种子》一课,教师板书课题后,让学生读题目。因为“种”是多音字,可以让学生说说:这个字还读什么音?是什么意思?在哪一课中还学过?这样不仅巩固了这个字的读音和意思,还在说话训练中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再读一遍题目,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很想看看蒲公英的样子,根据学生的愿望,教师随即拿蒲公英的标本,指导学生观察,对处在…  相似文献   

3.
反思语文课堂中的十二种现象(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泛化体验感悟和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出现的两个概念,也是语文教师使用极多的两个词语。然而在什么前提下、在什么时候、怎样让学生感悟与体验,很多老师缺少细致的研究和设计,在实践操作上极易走向形式化与简单化。教学中我们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学生自由读课文,刚粗粗地读了一遍,有些句子还没有读通顺,教师就组织学生交流读书体会;有的教师在学生读课文时,每段必问:“你读懂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成为课堂上组织学生交流感悟与体验的主要手段。前者忽视了语文教学中的读书理解,后者泛化了读书感悟与体验。我们认为语文学…  相似文献   

4.
林秀琴 《教育》2014,(3):52-53
学生怎样阅读,就会怎样生活。“师生共读一本书”就是让教师成为诗意的点灯人,让教师和学生过…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读什么书、怎么读、如何彰显共读意义就显得尤为蘑要,而激发兴趣、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挑选读物;  相似文献   

5.
张会贤 《考试周刊》2012,(41):30-30
1.语文课应该富有挑战性,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深刻起来。 有思维容量的语文课才是有效的语文课。以前的语文课,只有教师的讲解,学生只能做听众,被批判为“满堂灌”;后来的语文课,变成了教师不断地问,学生不停地答,一堂40分钟的语文课.提问不下于40个,课堂就在这一问一答中匆匆而过,被批判为“满堂问”;再后来,就是让学生反复地读,然后让学生不断地说读懂了什么,而教师自己从来不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被批判为“满堂读”;现在,又流行“满堂悟”,总是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感悟、感悟,就是不说怎样去感悟,要感悟些什么。这些语文课堂的“流行曲”,之所以受到批判,是因为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状况,一是缺少有内涵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个学生拿着一道应用题来到办公室问老师.老师并没有告诉学生怎样解答,只是把题读了一遍,谁知道这学生听后笑了“:我会了!”就跑回教室了.这老师用什么妙法把学生的疑难很快地解决了呢?原来这位老师读题很有“门道”,还很有表情呢.比如在读“今年比去年多生产多少斤”时,把“多”字读得很重,又拖得很长,于是,学生就心领神会了.可见解答应用题,不能忽视读题.怎样指导学生读题呢?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不妨培养学生边读题边审题的习惯.除一年级学生识字不多、读题有困难可由教师代读或者领读外,对其他年级学生,更多的是要培养他们独立阅读、特别是默读的好习惯.对初学或还没有熟练掌握的应用题最好要做到三读——一是初读,即了解性地读题.通过初读弄清题目中讲了一些什么事情,已知条件是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二是复读,即审题性地读题,要反复默读、边读边想.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1.弄清题中难懂的或容易混淆的词语,如“:照这样计算“”增加到”与“增加了”等;2.弄清题中没有明显给出的数据,以及与运算无关的、多余的数据;3.弄清某些倒叙的题目的题意,如(1“)妈妈今年28岁,比爸爸小5岁.爸爸今年多少岁?”(2“)某书店上月卖出儿童读物1568本,还...  相似文献   

7.
提起语文能力,几乎所有语文教师都会不假思索地概括为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这是不错的。可这四种能力说起来简单,教师做起来也津津乐道,却不见或难见成效——学生成绩照样低,课外读物仍不会读,提起写作文照样头疼。于是,我常常思索:教师辛辛苦苦地教,学生认认真真地学,其效果不佳的原因很多,诸多原因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在此我想就语感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启发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教师设计的提问很重要。但如果我们在进行课文分析的时候,千第一律,一句一句地按照文章表达的次序进行提问,如第一句讲什么,第二句讲什么.学生就照书读“乌鸦在大树上做了个窝,大树底下有个洞,洞里住着狐狸”。这样的问,学生照书答,既不能启发思考,也不能激发兴趣。如果教师换一种问法,就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如分析课文时,先请同学们读第一段课文,想一想,狐狸和乌鸦是什幺样的关系?如果学生答不出,可以提示,一个住在树上,一个住在树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不少的职校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程度参差不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听、说、读、写能力差,职校语文教学改革困难重重。笔者认为,中职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解决中职语文学习不良局面的一种好办法。一.关于中职语文教师引导作用发挥的几点建议传统语文课堂是教材写什么就讲什么,教师讲什么就学什么,教是强迫的,学是被迫的。在新课堂理念  相似文献   

10.
<正>人与人的关系,存在着一种奇妙的定位。这种定位一旦形成,会使两个人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默契。这种定位,诚如我们的左手和右手。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配合能比左手与右手的配合更默契。当我们把教师和学生看作两个个体的时候,两个人的配合要达成默契是有难度的;而如果我们把教师和学生看作一个个体的两个部分,要达成默契就只是时间问题了。所以,作为教师,请告  相似文献   

11.
经常有学生问我:老师,我们到底为了什么读经典名著?是为了出去聊天的时候多些底气。还是为了汲取做人的道理?是为了增长知识,还是为了“书读的多了自然就会写了”?很多学生甚至坦白地说:“我就没有干过比读经典名著更吃力却不讨好的事情。”的确,在应试教育思想的支配下,很多学生“功利思想”严重,拼命挣分数,沉重的学业负担压抑了他们读名著的愿望。加之社会上的动漫、游戏、网络小说以及各类时尚读物充斥着青少年的视野,读名著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成了一种负担。  相似文献   

12.
低段语文教学以学习字词为主要任务,听写是巩固所学字词的一种常用方法。细观常态听写,一直是教师读一个词学生写一个词,枯燥乏味,多年不变。在实践中笔者试着赋予听写一些新的内容和形式,让老方法变出新花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运用态势语听写如写到"鼻子""胳膊""腹部"之类的词语时,教师可提示学生看过来,手指着相关部位,学生马上就心领神会了。  相似文献   

13.
教学必有教学内容,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何为合适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有一个怎样的生成过程,这些是值得探讨的。一、教学内容由谁定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有四种:一是由“教参”来定,二是由教师来定,三是由学生来定,四是由师生共同来定。由教参规定大一统的教学内容,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弊端是显而易见的,这应该是一个已经过去的时代了。由教师专断教学内容,也已经暴露出了明显的不足,教师毕竟不是学生,教师就不能替代学生去读去想,教师就不能完全清楚地知道学生想读什么想要什么想解决什么,教师就不能擅自地替学生作主这节课应该教什么。由学生作主…  相似文献   

14.
教学实践证明,阅读能力训练抓好“找、悟、议、联”四环节,效果确实不同。 一、找 根据小学生好胜的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指向引导学生在读中找,找中读,读要读到位,找要找准确。通过速读、跳读、慢读、分角色读等,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意识,找出老师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如我讲读《少年闰土》时,就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找”和“读”,先板书课题,后提问引入,让学生在“找”的过程中感知课文内容。 师:同学们从课题看,这篇课文记的是谁? 生:闰土。 师:写的什么时候的闰土? 生:少年时候的闰土。 师:闰土少年时候长的什么模样?是怎样一个人? 在教师引导下,找出教师提问的答案。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课文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自觉的质疑问难,使学生变厌学、惧学、被动学为乐学、会学、学会。  相似文献   

15.
怎样才能让学生乐意去学?在教学中,常见的方法是:说笑话、讲故事、析文字、猜谜语、谈楹联、评遗事……说笑话。特级教师宁鸿彬用他所不熟悉的学生上观摩课,他面带笑容走上讲堂,作自我介绍:“我姓——”说着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宁”字,问学生念什么?发音中教师知道学生对这个多音字并不都能掌握,便慢条斯理地说“这个多音字作姓氏用的时候读n(?)ng,谁唤我n(?)ng老师,我就想到”把头一歪做了一个拧耳朵的动作,学生不禁笑了,教师也笑了,师生间关系融洽了,缩短了,学生注意力集中了。  相似文献   

16.
思想的张力     
经典是这样的书,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懂了,当我们实际读它们的时候我们就越是觉得它们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 我们谈读书,谈经典,首先要追问的是,什么是经典?为什么读经典以及怎么样读经典?意大利文学家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进行了详细地阐述.我加一条,经典--尤其是西方的人文经典,它向人展现出一种特别的思想的张力,展现出一种具体而复杂的思想过程.  相似文献   

17.
朱作仁 《山东教育》2000,(13):23-24
(接上期)18.提倡教师自问自答,特别对那些估计学生难以说清的词语或问题我们提倡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精讲”、“把时间还给学生”等,并不是否定教师必要的讲解及其主导作用的发挥。一位教师执教《小池》一课,在学生初步读背的基础上,自我解决生字(词)的形、义问题,然后,教师有目的地提出启发性问题,进行自问自答:“诗中的‘晴柔’是什么意思?同学们在春光明媚、风和日丽的时候去郊游,感觉如何?这就叫‘晴柔’,懂了吗?”这样,教师就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把过去曾经历的相关表象呈现脑际,与当前要理解的生词联系起来,巧妙…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到底教给学生什么呢?这是我常常想起的问题. 有人说,语文教师到底有什么用呢?学生三天不上课,一周不上课,一个月不上课,考出来的成绩也未必差,说不定还高了呢,由此可见,语文教师是可有可无的.还有人说,语文课最好上了,读几篇文章,弄几张图片,随便讨论两下,一堂课就差不多了.  相似文献   

19.
正语文教学读是关键,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学生读多了,自然就理解文章的内容,悟出文章的情感,悟出个性。悟出个性,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潜心读书,互动对话,碰撞思维,交流情感,从而不断获得"兴趣盎然""心领神会""豁然开朗"般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形成真实的、充满真情的过程。一、在课题处以读促悟,悟中激趣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它是人们了解文章的窗口。题目有的概括了文章的中心,有的交代了故事的主  相似文献   

20.
小学的时候,老师认为我就只能考个中专;中学的时候,英语老师说我考个专科都成问题;高考的时候,老师认为我过了重点线已经是出人意料;大学的时候,老师说跨文理跨专业考研,只能拣最次的学校报,还要一颗红心,两手准备。结果,我读了本科,研究生跨专业考上了北大。我并非绝顶聪明的学生,之所以能一次又一次实现人生的跨越,只因为有几句话一直激励着我,影响着我。“没有人该为你做些什么,你得为自己负责。”记得当初是在《青年文摘》上读到这句话的,之后每当有什么事情不尽如人意时,我就在心里反复地默念。我读的初中是三年制。初三第一学期,我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