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让美拨动孩子们的心弦 1.配乐朗诵,走进美的母亲."孙友田是一位贫穷的农村孩子,之所以能成长为我同著名诗人,主要是因为他有一个好母亲.就是这位根本不识字的农村妇女,是怎样把孩子领进了诗歌的王国?孙友田在文末这样写道--(配乐朗诵最后一小节: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  相似文献   

2.
师:《月光启蒙》这篇课文挺长,生字特别多,有信心读好吗?请大家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当然。也可以悄悄请教我!  相似文献   

3.
《月光启蒙》是苏教版第十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江苏徐州著名作家孙友田所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文中回忆了小时候母亲在月光下教"我"唱歌谣、童谣、讲故事、猜谜语的情景,母亲就像"我"的启蒙老师,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  相似文献   

4.
《月光启蒙》选自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下册第5单元,是一篇叙事散文,文章回忆了母亲在宁静的夏夜伴着明月星光,为儿时的“我”唱民歌、讲故事、唱童谣、说谜语的动人情景,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充满乡土气息的民间文化是精神成长的根基,是生命历程中不可或缺的宝贵精神财富。文中母亲、歌谣、月光其实已经融为一体,置于“故乡”这一背景下,“母亲”和“月光”已经成为一个统一的意象,成为学生通往“月”文化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5.
比较教学法是指,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同时向学生呈现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内容,并使用类比和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辨别它们的相同属性和不同特征的方法.小学语文比较教学法的主要形式包括类比、对比、横比和纵比,本文主要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月光启蒙》为教学案例.  相似文献   

6.
董玉梅 《考试周刊》2011,(62):69-70
《月光启蒙》是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亲情依依”中的一篇淳朴优美、感情真挚的散文。文章回忆了母亲在美丽宁静的夏夜,伴着明月星光,为儿时的“我”唱歌谣童谣、讲神话故事、说谜语的动人情景。文章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亲情。教学过程中,我逐层深入,引领学生知恩、感恩、报恩,领悟母亲在月光下把她爱故乡、爱亲人、爱生活、爱大自然、爱一切美好的事物传递给了我,表达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从而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  相似文献   

7.
胡国华 《文教资料》2010,(35):74-75
"尊重教材、关注学生、回归教材"的有效统一,是"超越教材、用好教材"的基石。只有"超越教材、用好教材",语文课堂才能扎扎实实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作者在分析自己设计的《月光启蒙》教学案例的基础上,对比其他教师的教学设计,对"尊重教材、关注学生、回归教材"的有效统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月光启蒙》是苏教版教材中的一篇内蕴丰富的散文,诗人孙友田回忆了自己童年时在夏夜月光下,母亲唱民谣歌谣、猜谜语、讲故事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怀念、感激之情。五年级的学生在理解这类散文时,确实有点难度。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在教学时另辟蹊径,从课文的题材“形散而神不散”作为突破口进行教学,看似平淡,实为“真切”,尽显“真情”,令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9.
细细拜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的确受益匪浅。苏霍姆林斯基以他闪光的思想、深入浅出的讲述,解开了我心中的疑惑,激发了我探索的欲望,引导我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0.
教材简析 苏教版第十册第17课《月光启蒙》是一篇内涵丰富的散文,写了作者回忆起在童年夏夜的月光下,母亲搂着自己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说谜语的动人情景。  相似文献   

11.
在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八课《用智慧保护自己》的教学中,我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师和学生的作用发挥明显不同,收到的教学效果也有明显差异,这使我有了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月光启蒙》是一篇淳朴优美、感情真挚的散文。作者通过在夏夜月光的沐浴下,母亲唱民歌、童谣和讲故事、讲谜语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和怀念。对这样“形散而神聚”的散文,如何抓住一个“情”字,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让学生情真意切地感受母爱的崇高和伟大呢?  相似文献   

13.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配乐诗朗诵———席慕容的《乡愁》。2.导语:我们中华民族向来注重民族感情,尤其是身在异国他乡的游子,更是充满了对家乡的眷恋。今天,就让我们同著名作家萧乾一起去拜访他的一位久居美国的老朋友,共同感受一下游子那浓浓的故乡情吧。下面,我们一起  相似文献   

14.
在声乐学习和演唱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忽略对情感的表达,虽然有漂亮的音色和音质,却因为没有情感而无法诠释作品。声情并茂的演唱是艺术的创作原则,也是唱好一首歌曲的标准。笔者通过自身在声乐学习和演唱过程中的体会和感受,结合歌曲《月光恋》,并从它的创作背景、艺术特征和情感表达等方面来谈歌曲演唱中情感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一、逻辑引读,感知文意 师:《月光启蒙》是诗人孙友田写的.有人称赞他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写作,是用煤炭蘸着心血在写作,所以他的作品便成为战斗的呐喊,前进的号角,欢乐的歌唱。是谁培养了这样一位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诗人呢?  相似文献   

16.
案例一 一、家园毁灭,怀念过去[片断一]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要播放一段小影片,想看吗?(学生们非常开心地点头)  相似文献   

17.
"五四启蒙意识"是新文学作品中的经典话语,它以其欧化批判传统,让文学领域迎来了一场凤凰涅槃式的具有现代意义的思想革命。萧红作为一位优秀的新文学作家,其所创作的小说自然承载了时代的话语,蕴含启蒙味道。《呼兰河传》完成于1940年,是萧红创作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呼兰河传》一方面承载启蒙传统,进行国民性批判;另一方面又过度启蒙,责之过切。这种矛盾,构成了《呼兰河传》复杂的启蒙内涵。  相似文献   

18.
古诗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笔者在教学中也不断地探寻古诗文教学之路,现以《登高》为例,谈谈对古诗文教学的探索。一、引领学生走进作者创造的形象世界 正常的诗歌教学,教师总是在一上课就先介绍作者背景,来个“知人论世”,以期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诗歌。而我这节《登高》诗歌课堂教学没有遵循这些,而是一开始,我踏着《登高》的配乐朗诵录音走上讲台,与学生一起聆听著名播音员乔臻精彩的朗诵。朗诵一结束,我就伴着刚刚播放的乐曲纵情朗诵《登高》。在学生沉浸在我的朗诵声中时,我再伴音乐纵情朗读我改写的小散文:今年秋天格外萧瑟。天显得那么高远,秋风急得要去与朋友团圆。而我,站在这山巅看着这一切,感受着秋的寒意。远处的河洲清清,沙岸上空有成群的白鸟低空回翔,相依相偎。我只身一人听着猿的哀啼,替我诉说着无尽的心事。抬头,那叶一点一点凋零,一片一片落下,悄无声息。可,又被无情的秋风卷起,纷纷扬扬,无边无际,直到消失在我的视线中。低头,长江奔流不息,江水奔腾澎湃,不停向前。谁知是否有尽头,是否有人正和我有一样的感受?我只身一人在万里外漂泊,常年客居他乡,中秋节只能仰天长望,糟酒下肚,只为忘记孤独。自晚年来,这身子一日不如一日,今日尚能独自登山,我深感万幸。时世的艰难,生活的困苦,让我恨得鬓发早已如霜般苍白。可谁能懂?而今,将酒举起,却只能停在嘴边。我的身体已经受不了了。连糟酒都不能喝了……现在在这高山之上,看着空旷辽阔的景色,看着秋的凄凉,我的心疼痛不止。  相似文献   

19.
语文生活化教学具有"语文处处有生活"和"生活处处学语文"两大意义。语文生活化教学智慧体现在教学目标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方式生活化、教学评价生活化,语文生活化教学智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文章以名师教学童话《皇帝的新装》为例,探讨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智慧。  相似文献   

20.
教学设想:《月光启蒙》一文语言生动、优美,情感真挚、动人,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与感激之情,读来仿如一首清新宜人的小诗,回味悠长,那份从文中散发出来的浓浓真情,又如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