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鸿章从事洋务活动三十余年,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批军事工业,民用企业;创建近代中国第一支海军,革新教育,重视培养和选拔人才,推动了中国经济、军事、化教育的近代化,堪称中国近代化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2.
李鸿章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鸿章活跃晚清政坛 40年 ,与当时中国的内政、外交关系极大 ,所以他一直是海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但受时代和不同意识形态的影响 ,对李鸿章的研究又分歧很大。本文拟对百年来的研究状况作一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3.
对李鸿章和洋务运动的评价,史学界争议较大。以前较长时间(特别是"文革"时期),对李鸿章以及洋务运动评价是基本否定。洋务运动为中国社会催生了前所未有的近代企业,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因而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进步运动;李鸿章为中国近代化第一人。  相似文献   

4.
中法战争期间李鸿章对外交涉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威 《历史教学》2002,(6):14-21
中法战争时期的对外交涉中,李鸿章先后主持了李宝谈判、李脱谈判、李福谈判、李伊谈判、李巴谈判,对战争的进程有重要影响.李鸿章在谈判中有过妥协,更有过抗争;其妥协多是在清政府授意下做出的.探讨李鸿章的对外交涉活动,以及李鸿章思想变化与朝廷态度变化的关系,对中法战争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冶高平 《考试周刊》2013,(42):19-20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社会颇有争议的政治人物之一。他一方面推行洋务运动,图谋富强,促进了中国近代化事业的起步,备受当时国内的关注,名噪一时。另一方面,他效忠清王朝,代表清政府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一贯坚持妥协政策,对外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大肆出卖国家主权,民族利益,而成为中国近代的一大卖国贼。  相似文献   

6.
户新竹 《文教资料》2014,(15):54-55
和戎外交是李鸿章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晚清时期的国际国内形势看,李鸿章的和戎外交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其和戎措施比较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在客观上缓和了清政府与列强之间的关系,为洋务运动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清王朝的改革。因此,李鸿章的和戎思想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李鸿章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深切体会了“洋枪洋炮“的威力,在同外国的交往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师夷长技“的重要性,他办洋务,办外交,整理内政,都是为了替大清“补天“.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就表面上看,已斐然可观,然其“补天“思想的局限性,使其不能达到救亡图存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李鸿章是19世纪60年代晚清洋务运动的领军人物,他的一生与洋务运动结下了不解之缘,因此,如何看待他在洋务运动中的作用及其洋务思想成为史学研究者们评价李鸿章的一个关键所在.本文旨在探讨其中的一个方面,即李鸿章经济思想在洋务运动中的体现,力图为李鸿章的研究之路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9.
苟占军 《甘肃教育》2009,(20):50-51
李鸿章(1823—1901)本名章桐,字渐甫,(一字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安徽合肥东乡(今肥东县)人。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有《李文忠公全集》问世。  相似文献   

10.
孙梅 《历史学习》2006,(7):28-29
李鸿章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仁见仁,智见智”。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19世纪60年代,面对内忧外患的问题,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中国开始了大规模近代化的过程。尽管今天我们指责洋务派“认识肤浅,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不变革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但是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已经是惊天动地了。到19世纪80—90年代,人们还耻谈洋务。李鸿章成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遭到反对是自然的了,“其时朝士皆反对合肥(李鸿章是合肥人),尤鄙言洋务”。  相似文献   

11.
李鸿章的幕府中汇聚了晚清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他们纷纷替李鸿章出谋划策,对李鸿章洋务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了给变法自强争取一个比较和平的国际环境,李鸿章较多地倾向于与西方和解,这与其幕友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2.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环境经济损益分析通常采用费用-效益法,章对影响因子的类型及其量化方法,经济损益计算方法及经济损益评价方法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实例分析说明这套方法操作简明,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3.
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出于国际趋同的需要,对六大会计要素进行重新定义,特别是在利润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中分别引入国际准则中的“利得”和“损失”概念,没有将其作为独立的会计要素,而是作为利润和所有者权益要素的组成部分;通过具体分析利得和损失的含义及归属,进一步对利得与损失在财务报表中的列示进行探讨,以对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五十年代日本处于战后初期 ,经济落后 ,日本政府以“入关”为契机进行经济政策的调整 ,其后产生的得失 ,为我国“入世”后改革开放的实践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运动的开端,其口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虽有保守落后的一面,但主要目的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化技术,而甲午战争的失败又为洋务运动提出了在中国政治体制上进行近代化改革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谈及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切入点是:思想观念上的转变,重点说明洋务派冲破顽固派封建保守思想的束缚,为封建地主阶级思想意识注入新的活力;引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重点谈其付诸实践,实际操作;奠定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社会改革的物质、思想、人才基础,主要探讨一些企业的后续存在,一批科技人才的造就,具有维新思想知识分子队伍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土城战役是1935年1月下旬红军长征途中所发生的一场恶仗。在此战役中,毛泽东同志根据具体情况,作出不同的指挥,最后使红军脱离了川军的追击、西渡赤水河,为赢得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不仅仅表现在经济上,其对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这个运动开展的本身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保守势力和保守观念;同时,随着西方文明成果的引入,人们对西方文明的态度和传统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洋务运动开始,中国通过创办新式学堂和选派留学生,培养了大批新型知识分子.他们是推动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相似文献   

19.
五六十年代作家群体以执的艺术信念和精品意识,实现了带有特定时代色彩的史诗追求。“人”的哲学观念的根基的缺失,导致其史诗范式的时代性倾斜。作为“红色经典”主要价值支撑的“历史感”,也往往出现平面化和盲从性的偏颇;其根源就在于缺乏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价值目标的“历史合理性”判断原则。  相似文献   

20.
外币货币性项目,因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与初始确认时或前一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不同会产生汇兑差异,而外贸企业产生的外币交易业务的初始计价货币是外国货币,会计记录和反映却要求使用统一的货币计量单位,这样就引发外币的折算问题,即汇兑损益。文章就汇兑损益账务处理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