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  相似文献   

2.
在一次语文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上《司马光》一课。课堂上,教师通过提问讲解,让学生弄明白人的生命比缸更重要,教育学生遇事要冷静,从而体会到司马光的机智与聪明。无独有偶,在一次低年段品德与生活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教学《遇到问题想办法》这课时,也带领学生学习了《司马光砸缸》。教师通过阅读故事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  相似文献   

3.
"积累"是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个关键词,也是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点。且不说含积累意思的文句,仅仅"积累"这个词在课程标准中反复出现了17次。课程标准反复强调积累,目的是通过语文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运用的前提是积累与内化。这17次所提的"积累"大体上可以包含6个方面的内容。一、语言的积累课程标准中所提的积累,专门指向积累语言的有8个地方。基本理念第二条:"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第一学段阅读要求3提出:"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并指出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指导学生积累个人独特的感受,才能引导学生在习作中扬起个性的风帆。  相似文献   

5.
张红梅 《河南教育》2005,(10):19-19
关于阅读教学,《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当培养学生“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这段简要描述,涉及到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目标和导向——既要尊重学生独特体验,又要重视教师对文本价值取向的引领,引导学生多元化解读文本,发展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7.
毛玉梅 《语文天地》2013,(11):52-53
文本并不是单纯的文字罗列,而是作者思想和情感的载体,语文学习要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来理解作者在文本中所寄予的思想和感情。一、抓住文本内容,丰富体验文本的内容是文本精神的载体。在高中阶段,教材所选用的课文多为古今中外的经典,都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作品,把握这些作品的内涵,首先要建立在对内容的了解上。以《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为例,要引导学  相似文献   

8.
纵观阅读教学现状,不少教师对“尊重独特感受”与“文本价值取向”关系处理不当:或者片面强调文本价值取向,画地为界,对学生智慧的火花视而不见;或者片面强调珍视独特感受,漫无目的。对学生认识的偏向置之不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重视文本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独特感受,目的都在于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完善学生的语言系统,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片面强调某个方面都有失偏颇。因此,面对开阔的阅读空间,面对丰富的阅读内容,面对个性化的阅读感悟,教师必须冷静头脑,清晰思路,既要尊重独特感受,也要重视价值引领,从而使学生语言的发展和精神的提升得到和谐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文课本作为语文教学的载体,教师要充分利用它,开发出学生的学习资源;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一种美,一种与民族同在的美、与生活同步的美、与文化同行的美。这种美,是最悠远的美,最绵长的美,最富魅力的美,最耐人寻味的美。有鉴于此,语文教学不应纯粹从工具视角教学语言文字,还应成为引导审美的过程,带领学生走进语文之美,让他们感受美的情境,领略美的意蕴,受到美  相似文献   

11.
语文学科进行美育。不是脱离语言文字另搞一套,而是要紧扣语文学科的性质.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而汉语本身富有音乐性,好的音乐给人绕梁三日余韵的美感,而古今的名篇佳作莫不如此,它们以其独有的节奏旋律扣人心弦,使人感动。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是建立在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上的,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是由感知美到欣赏美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课上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语:“谈谈你的感受”,“在你感受深刻的地方写写批注”,“带着这样的感受读一读”,“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感受”一词有非常高的“出镜率”,涉及阅读教学的有十多次。  相似文献   

13.
语文不只是人们进行交际的工具,还对人生命的整体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语文教学理应尊重生命。《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教学由“认知(知识)领域”调整到“生命全域”,这是语文教学观念的一场深刻变革,必将推动语文教学由机械论向生命论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语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这种对话的基础应是阅读对本的感受和理解,同时这也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培养目标之一。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本、更好地理解课并促进理解能力的发展呢?笔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种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文课本作为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6.
王荣贵 《考试周刊》2010,(24):67-6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同时,课标中提出的阶段目标要求也提出在阅读时要“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感受语言的优美”、“品味作品中富有魅力的语言”等。而这一切目标的实施都需要以“品读语言”为核心,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语言强大的表现力和美妙的神韵。让语文课散发它真正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作文可以作为衡量的重要尺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作文部分阐述的第二条中指引道:“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和体验。”深圳市近十年来中考作文命题方向非常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许革平 《河南教育》2009,(12):43-43
新课标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19.
语文,自1902年独立门户以来,似乎就没有过上几天安宁的日子:前天是文与道的大打出手,昨天是工具性、政治性、思想性的分分合合,今天是文学派、语言派的水火不容。内忧此消彼长,外患接踵而来。1997年,  相似文献   

20.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要让学生“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